标题 | 关于中职生学习动机、自尊与攻击性的研究 |
范文 | 李扬 现在职业教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愈来愈多的学生走进职校学习一技之长。可职业教育始终被不少学生当做无法考取高中后的无奈选择,心理上难免产生的失落感,导致学生在学习上无动力,缺少目标。而无论是家长还是社会,普遍认为上职校的学生今后就是普通工人甚至是卖苦力的,这导致学生对自身也自暴自弃。他们对学习、对成绩完全漠视,经常打架斗殴,拉帮结派,甚至早恋,试图从这些方面得到“肯定”并获得“自信”,长此以往形成了恶性循环。 一、学习动机、自尊及攻击性行为的基本概述 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个体的学习活动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部启动机制。学习动机会推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持续向前,继而最终影响学习的效果。一直以来,关于个体学习动机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很多学者对中职生的学习动机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这一群体在学习动机方面确实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动机不强、积极性不高、学习目标不明确,应引起高度重视。 自尊作为一种人类对自身的评价和体验,是个体自我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尊反映了个体在社会中的位置,是指在不同社会环境中,个体对自身价值的一种整体评价,是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通过自尊个体能够直观地判断自身的价值。国内心理学者一直把自尊作为儿童及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并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探索。调查研究发现,初中阶段学生的自尊水平是不稳定的,初中生的自尊水平在年级上表现出显著的差异,从初二起学生的自尊水平明显呈降低趋势。 攻击性行为是一种故意伤害他人,并给他人带来身体与心理伤害的行为活动。攻击性行为既会影响到儿童青少年人格和品德的发展,同时也是个体社会化成败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一些研究者对攻击性行为发展投入了很多精力,发现攻击性行为广泛存在于青少年行为发展中。因此,攻击是人们根据行为者和行为本身的特性而对某些伤害性行为做出的一种判断。学校内出现的攻击性行为,对攻击者和被攻击者的身心健康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习惯性地攻击他人会造成攻击性行为不断升级,甚至导致暴力犯罪的出现和攻击者行为的失控失调。而被攻击的青少年,如果频頻受到攻击,会出现情绪抑郁、注意力分散、感觉孤独、逃学、学习成绩下降、失眠甚至自杀等状况;如果被攻击的青少年不甘受到攻击,奋起反击,长此以往很可能发展为具有暴力倾向的高危人群。 二、学习动机、自尊和攻击性关系的相关研究 学习动机不明确的学生,由于其自我期望值不高,自尊水平低,导致攻击性行为增多。相反学习动机水平越高的学生,行为目标明确,其自尊水平也高,从而攻击性行为明显减少。 1.关于学习动机与自尊的关系研究 自尊与成就动机的关系,在各种学习动机理论中都有讨论,如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韦纳的成就归因理论,都认为自尊是影响学生成就行为的重要力量。 心理学家帕奇通过系统研究得出结论,自尊与学业成绩间存在以下关系:比较自尊、自信的学生学业成绩水平良好,但自卑、不自信的学生学业表现欠佳。即高自尊能够树立个体的信心并促使行为获得成功,高自尊也能够预测学生学业上的成功。 大量的研究都显示个体的自尊与其成就动机有高度相关,自尊较高的个体相对于低自尊的个体有较高的成就动机;而对低自尊的个体而言,他们倾向于选择较为容易的学业任务以避免失败。因此,在对学生的培养和教育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其自尊的健康发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促进其健康成长。 2.关于攻击性行为与自尊的关系研究 作为心理学界研究的热点,自尊与攻击性行为的关系研究一直没有停止。但是截止到现在,对于攻击性行为和自尊的关系还是存在很多不同的观点。归结起来,对于自尊与攻击性行为的关系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一是早期研究者持有的自尊与攻击性呈负相关的关系,即个体低自尊更容易引起攻击行为;二是之后研究者提出的自尊与攻击性正相关关系的观点,即个体的高自尊更容易导致攻击行为;三是认为自尊与攻击之间并没有相关关系。三种观点都通过大量研究结果佐证,因此要明确自尊与攻击行为的关系还需要更多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的探讨与支持。 3.关于学习动机与攻击性行为的关系研究 目前国内外研究者关于学习动机与攻击性行为关系的研究尚少,但研究的结论和揭示的现状却非常统一,即:学习动机不明确的学生,其攻击性行为明显增多。 朱微波通过对班级内学生行为的分析,得出学业不好易形成学生攻击性的结论。徐州师范大学的李梅、学者孙煜明和台湾地区学者的相关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业成绩和人际交往的成败与攻击性行为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比较而言,经常遭受学业失败、学习困难的学生和交往不良的学生更易出现攻击性行为。 三、意见与建议 本研究认为改变此种现象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社会风气 习总书记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作了400多字的重要指示,说明了在国家层面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需要大批高级技能人才作为支撑。孔祥瑞、郭明义、许振超等无数蓝领工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实:只要有一技之长,同样可以在社会上找到立足之地,并且为社会创造价值,还能获得他人的尊重与敬仰。因此人们要转变头脑中的固有观念,正确认识职业教育,给予职业教育更多的认可,真正为职业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2.政策引导,调动各方的积极性 如何让大众真正认可职业教育,除了国家的重视外,相关政策的落地是关键。国家要出台相关政策,以鼓励和吸引地方、学校、企业重视职业教育,让地方看到发展职业教育的前景,让学校看到搞好职业教育的希望,让企业看到支持职业教育的实处。例如对与职业院校合作的企业进行税收或政策的扶持,保证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能够学到一技之长并且获得较高的待遇水平;同时大力扶持职业院校,让学校提升自身能力,使课堂与企业接轨,以便学生今后顺利步入社会;最后提高企业蓝领工人的待遇水平,并且给广大蓝领工人更多的工作机会和较好的待遇,让劳动者真正能够靠双手创造财富。 3.职校要重视营造健康和谐向上的氛围 作为培养教育学生的主体,职校责无旁贷担负着改革的重担。要通过职业教育短暂的几年时间将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和企业需要的技能人才,难度之大可想而知,这就需要学校通过科学的教育方法以及良好的学习氛围对学生进行教育。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特别要注重以下几点。 第一是尊重学生,不要歧视任何一名学生,无论他是否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是学生重拾自尊的关键环节。同时给予学生足够的关爱和重视,让他们感到温暖、感到爱。让他们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积极阳光地学习、生活。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要经常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家庭情况,多多关注学生。笔者学校曾经对在校生进行过家庭情况调查,发现单亲家庭和离异家庭的学生占学校学生总数的20%。这个数字更表明,学生之所以形成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和父母关爱不足的结果。 第二要疏堵结合、齐抓共管。在学生入校后,首先要让他们认真学习各项规章制度,清楚什么是绝对不能触碰的底线,一旦出现问题及时解决,严重问题决不能姑息手软,要以儆效尤。防止学生间打架斗殴、拉帮结派等负能量的散播,使学生清楚其严重后果。由于进入职校的学生还处于青春期,遇到事情容易冲动、不想后果,因此学校要不厌其煩地对学生进行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教育,教给学生一些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而不是采取攻击行为和伤害他人的行为。充分利用班会、校会以及晚间集中学习时间进行教育,做到形式多样化。为防止学生反感,可以把曾经发生的恶性事件编制成小教材、课件或光盘,给学生学习,还可以邀请派出所民警进行相关教育等等。除了“堵”,还要用各种途径“疏”。进入职校后,大部分学生开始脱离家庭独立生活,除了上课时间外,学校要积极开展丰富的课余活动。学校可以在学生放学后开展第二专业的学习,不但丰富了业余生活,还可以获得相应专业的上岗证,进入社会后更有竞争力。学校还可以开设学生喜欢的社团,如表演、朗诵、声乐、舞蹈等。除此之外,艺术节、运动会、图书角、校外志愿者、学生会等活动和组织都可以丰富学生们的生活,并积极传递正能量。 第三要改革教育教学方法。首先要在教材和课时安排上推陈出新。例如创新教学手段,脱离以往教材的长篇大论,编制适合中职学生学习的校本教材,做到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减少语数外的学习,增加专业课学习,给学生更多动手操作的时间和机会,培养学生学习技能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其次是开展丰富多彩的专业技能活动。教育部提出了“高中有高考,职校有大赛”的口号后,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以及各省市职校技能竞赛如火如荼,给职业院校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学生一旦学到一技之长,在大赛上崭露头角,未来则无可限量。职业院校可以利用这个契机,在校内开展技能节,让学生们展示自己的技能,激发学习的内在动力,让学生们有一个目标并为之奋斗。 4.家长关注,做到不抛弃不放弃 很多家长生不逢时没有赶上好时代,希望自己的遗憾能够在孩子身上得到弥补,希望孩子考上大学,有份轻松稳定的工作。而一旦孩子进入职校就感觉已经没有任何希望了,一切随波逐流,甚至把职校当成大幼儿园,只要不出大事就万事大吉。其实不然,每个学生的特长不同,有的学生擅长语数外,有的学生则动手能力很强,在教室里上课郁郁寡欢,到了机器设备前却神采飞扬。因此家长要以进入职校为新的转折点,根据学生的爱好特点选择适合的专业,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予更多的关注,鼓励他学到一技之长,使学生重塑信心,重拾自尊,将其注意力从打架斗殴等攻击性行为转移到学习技术技能上来,让职业教育真正成为其人生的一个新起点。 (作者单位:天津市机电工艺学院)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