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超早期脑血肿碎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
范文 | 王明明 【摘要】目的:探究超早期脑血肿碎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分为第一组和第二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脑血肿碎吸引流术进行治疗。对第一组60名患者在7~72h以后进行治疗,对第二组患者在发病以后6~7小时以后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第一组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1个月以后,第二组患者格拉斯预后评分(GOS)优于第一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给予超早期脑血肿碎吸引流术进行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日常活动能力,促进康复。 【关键词】超早期;脑血肿碎吸引流术;高血压性脑出血 【中图分类号】R969.4【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5-062-02 引言 高血压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病症,发病率极高,对患者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高血压易引起脑出血,被称为高血压性脑出血,随着老年人血管功能的衰弱以及结构的变化,高血压性脑出血发生的概率会增大,该病导致患者死亡或者残疾的概率较大,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目前有研究指出,对该病的患者采取超早期的治疗能够显著减少患者的死亡概率,主要的治疗方式为手术方式,并且恢复效果较好,但是并没有得到权威的认证。本文对患者的采取脑血肿碎吸引流术进行治疗,进行手术的时间不同,对取得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现具体报告如下。 1患者资料与方法 1.1患者资料 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名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过检查之后被确诊为原发性的疾病,并且为自发出血,出血量在20到60ml之间不等,并且出血的时间都在三天以内,排除患者患有其他的血液类型的疾病与脏器功能严重受损。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其中第一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38名,女性患者22名,年龄在41岁到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3±3.1)岁,平均出血量为(36.1±4.5)ml。第二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35名,女性患者25名,年龄在40岁到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8±4.5)岁,平均出血量为(34.9±5.1)ml。两组患者的年龄与性别等基本资料并无巨大的差异,但是有可比性。在进行研究之前为患者及其家属对实验的目的方法等做了详细的介绍,获得了患者及家属的同意。 1.2方法 对所有患者均采用脑血肿是碎吸引流术进行治疗,根据CT技术的检查来找到血肿的部位并进行准确的标记,手术采用局部麻醉的方式,再将引流管放入血肿的中心位置,将血肿吸出,之后再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到颜色变浅。对患者进行重复抽吸,第一次抽吸40%左右,第二次在进行抽吸,抽吸达80%以上就可以将脑针拔出。对第一组的患者在发病7小时到72小时时进行治疗,对第二组的患者在发病6小时到7小时之间进行治疗。 1.3评定标准 在治疗一个月之后对患者进行GOS评价,评价分为优良中差死亡五个等级。对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的情况进行记录比较。术后并发症为脑出血、消化道出血以及感染。 1.4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试验的数据通过SPSS20.0进行统计学的分析,使用卡方进行检验。若p<0.05,则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GOS评价 在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一个月对患者进行GOS的评价,以此来查看患者的恢复情况,经过比较分析,发现第二组患者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第一组的患者,具体的情况如下表所示。 2.2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 经过治疗之后对患者的售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进行比较,经过比较分析发现,第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第一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3讨论 高血压性脑血管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属于脑血管类型,发病率较高的人群为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并且该病在治疗之后具有很高的并发症的发病概率,高达30%甚至更高,并且该病的危险性较大,导致患者死亡或者残疾的概率也极高,很多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后遗症会一直存在,其主要的并发症为脑部神经系统的功能受损,并发症有脑部出血,消化道出血等等,对于该病患者的治疗方法目前还没有得到统一,大多是清除患者脑部的血肿,其中方法分为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若患者的血肿较小,在20ml以下,自身可以慢慢的吸收,这时可以采用药物治疗的方法对患者进行辅助性的治疗,该方法较为保守,对患者的损伤较小。若血肿大于20ml则要进行手术治疗,本文所使用的手术方法为脑血肿碎吸引流术。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在患者发病的超早期对患者进行脑血肿的碎吸引流术进行治疗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的死亡概率,在手术之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以及恢复的情况都优于较晚时间接受治疗的患者,所以说在高血压性脑出血发病的初期要及时进行治疗,在发病6小时到7小时时进行治疗可以获得更好地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恢复,值得在临床进行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兆兴,郭晓峰,汤敏,等.微创碎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200例研究.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4,5:23~25. [2]康强.微创血肿碎吸術治疗少量高血压脑出血的应用研究.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2. [3]王阳.高血压脑出血采用微创锥颅血肿砰吸引流术的效果.中国伤残医学,2014,22(5):7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