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的困境及路径探析
范文

    周杰龙

    [摘? ? ? ? ? ?要]? 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为缓解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形势,主要从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重要性方面切入,分析现有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存在供求失衡、内容表面化、水平不足等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应的建设路径,以期为相关高校提供有益借鉴。

    [关? ? 键? ?词]? 应用型本科;大学生;就业指导;师资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5? ? ?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0-0226-02

    近几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形势愈发严峻。2019年高校毕业生达到834万人,这为大学生就业带来巨大挑战。相对于科研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更加广泛地与生产相结合,培养社会实际生产所需的人才,就业指导教师在此种情况下,应当充分做好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意识的工作,合理配置人才资源。目前各高校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仍存在一定问题,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从而做好应用型本科院校就业指导工作。

    一、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可有效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我国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体制的实施将大学生就业也推向市场,形成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局面。而在市场经济发展下,大学生就业困难愈发严重,我国教育部以此为基础出台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发展方案,以期推动毕业生就业[1]。同时,往届毕业生工作岗位与知识结构不匹配情况比比皆是,导致我国尽管人才紧缺,但人才浪费问题也十分严重。做好大学生职业教育指导,可减少资源浪费。让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就必须建设专业化就业指导教师团队。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的困境

    分析

    (一)师资力量供求失衡

    随着高校扩招,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数量越来越多,就业指导课程主要面向全校学生,但任课教师数量较少,无法满足现有学生需求,这不仅为教师工作带来一定压力,大班授课方式也会对教学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教育部规定专职就业指导教师与高校毕业生比例应为1∶500,但多数高校无法达到此标准。为解决此问题,高校通常安排众多兼职教师进行就业指导,通常多由书记或辅导员担任,但因其公务繁忙,无法保证教学实践,流动性也较大,导致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存在不稳定情况,学生无法获得有效职业指导,并未缓解毕业生就业困难问题。

    (二)工作内容表面化

    应用型本科院校尽管重视学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注重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但并未建设健全就业指导学科,就业指导中心也多处于摸索阶段,从事就业指导的教师短期性较强,工作内容简单,学术研究也不够深入[2]。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由于其公共性质较强,考核工作不严厉,存在较高的主观随意性,除了指导课程之外,其工作通常为发布招聘信息、宣传政策,而职业发展培训与讲座过少,并未起到培养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和技能的作用。

    (三)专业化水平不足

    就业指导内容涉及面较广,对于师资队伍综合素质具有较高要求。首先,教师应当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以负责、认真、求实、严谨的态度服务学生;其次,教师应熟练把握国家就业政策与劳动法规,为学生提供相应政策指导;最后,教师还应当拥有的良好沟通能力及较高专业素质。作为合格的就业指导教师,其应当掌握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理论知识及职业规划、技能培训等实践能力,才可为学生提供合理的职业指导。但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大部分教师原有专业与就业指导无关,且缺乏在职培训与继续教育,其专业化水平无法胜任就业指导工作,无法达到社会需求。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的路径

    分析

    (一)完善制度安排

    1.保证政策实行。政府政策引导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具有极强的引导作用,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中,要求建立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加大了机构、人员、资源等方面保证,为本科院校建设就业指导教师队伍提供政策支持。因此,地方政府应当根据国家方针和要求部署,与地方社会经济实际发展相结合,将相关政策完善,鼓励院校构建符合学校专业、顺应社会发展的就业指导制度,建立并完善校企合作发展模式,尤其是在建设应用型本科就业指导坚实团队方面予以政策倾斜,扶持督促開展就业指导课程,建立起“培训—就业”模式,以便让就业指导教师高度融合自身工作经验与理论知识,发挥自身作用,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质量和职业指导水平的提高。

    2.深化人事改革制度。通过释放制度红利,以提高就业指导教师创造性和积极性,将就业指导任务高效完成[3]。主要措施有改革职称评审或实施就业指导教师资格准入这两种方式。职称评审是单独评定就业指导教师职称,侧重于其知识水平与专业结构,构成以讲师为主、助教与教授为辅的团队,优化职称结构。而准入机制则是构建就业指导教师的权威证书,应建立专业机构人员,完善课程培训、资格认证、考核评定等规章制度,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聘用就业指导教师提供参考标准。

    (二)加大财政投入

    随着应用型本科院校不断发展与就业压力逐渐增大,就业指导工作对资金与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对于建设就业指导教师造成严重影响。政府在此方面应当实施促进教育公平财政政策,加大对职业教育投入,尤其是就业指导教师建设的资金投入。

    1.设置专项资金。需认真落实教育部相关规定,根据不少于学校学生本年度学费1%标准,用于就业指导教师激励培训及就业指导工作,以提高就业指导教师待遇[4]。并且,可以地方实际财政为依据,按照比例设置专项基金,实现专款专用,以缓解学校资金紧张情况,保障就业指导教师培训学习与工作开展,提高其整体素质。

    2.筹集社会资金。应当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引导更多社会资金加强应用型本科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促进院校建设就业指导教师团队。可通过教育宣传方式,鼓励应用型院校与社会资本加强联系,开展社会募捐,以获得更多资金。

    3.加强硬件设施投入力度。随着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对就业指导工作也提高了需求,政府应当对此进行研究,制定相应硬件设施建设标准,加强投入,督促应用型本科院校配备投影机、计算机等职能设备,加快咨询辅导室、就业指导网站、面试洽谈室、信息查询室的建设,为就業指导教师工作提供保障。

    (三)健全指导机构

    应用型本科院校重视招生工作,对于就业指导则有所忽视,且仅由就业指导部负责此工作。但是,就业指导工作与院校长远发展关联密切,属于综合性与挑战性工作,应当由就业指导部负责全面统筹,其他教职工配合,以实现共同推进。因此,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出发。

    1.完善组织机构,将毕业生就业作为“一把手”工程,以学院院长为领导,相关职能部门与各系负责人为成员,就业指导中心为组织机构,协调统筹全校就业指导工作[5]。并且,各系成立以辅导员、系领导、班主任及相关教师为主的就业小组,配置专职就业指导教师,打造“专兼”结合团队,实现全员参与就业指导。

    2.明确队伍建设定位。就业指导教师工作内容涉及范围较广,具有复杂性与特殊性等特点,所以,需要对就业指导教师工作目标进行科学定位,以实现科学化、专业化就业指导工作。专业定位主要可分为三点:一是专业工作能力,包含沟通协调、语言表达、规划设计、分析研判及调查研究能力。二是专业知识结构,包含就业指导工作所需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及教育学等学科知识。三是专业职业精神,包含正派作风、道德修养、责任心及服务意识等。

    3.实现学科化建设。就业指导作为专业化较高的学科,涉及经济学、人力资源学、计算机学、心理学、社会学及管理学等知识,也需要对国家就业形势有所了解。应用型本科院校若是有条件,可与大学生特点、发展需求及就业指导实际工作相结合,设置就业指导专业,培养专业人才,构建专业化专家团队,积极开展相关理论研究,逐渐研究出符合我国国情与大学生特点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就业指导理论。

    (四)加强教育培训

    应用型本科院校就业指导工作涉及众多学科领域,应当在健全指导机构后提高就业指导教师团队素质,可依据其工作特点,从以下几方面出发。

    1.强化岗前培训。与资格准入机制相结合,构建岗前培训制度,系统培训新上岗就业指导教师,规定教师应当获得上岗合格证书方能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培训内容则包含就业指导工作所有领域,如政策法规、各学科基础知识、工作职责等,让每一个就业指导教师对自身工作均有初步了解,能够尽快熟悉工作,指导大学生就业。

    2.注重在职培训。学校可构建日常就业指导教师培训制度,组织教师进行定期业务学习。此过程中,应当实现多样化学习培训,如校本培训、老教师传帮带、进修培训、素质拓展等,以保证不同层次就业指导教师均可得到相应培训。尤其应强化对兼职就业指导教师的培训,以提升整体就业指导教师团队实力。同时,还要强化专业培训,每年度均选择优秀指导教师报考相应硕博或资格考试,以提高其专业素养。

    3.开展对外交流。应用型本科院校若是有条件,应当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方针,建立校际交流考察制度,定期选派就业指导教师互相学习交流,并积极聘请或引进拥有扎实专业基础、较高就业指导技能、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开展教育培训等。

    总之,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就业指导师资团队,可有效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因此,应当根据高校发展情况及大学生特点,从完善制度安排、加大资金投入、健全指导机构、加强教育培训几方面出发,从而有效提高就业指导师资队伍质量,以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观。

    参考文献:

    [1]路飞,肇立春,李哲,等.应用型本科专业“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及途径[J].教育现代化,2019,6(68):73-75.

    [2]赵爱琴.构建校企行联动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的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9(14):70-73.

    [3]李涛.论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9(12):54-57.

    [4]盛兰芳.英国大学就业指导队伍建设的特色及启示[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19(3):33-36.

    [5]杨辉,杨彩平.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师职业化能力的塑造[J].大学教育,2017(6):150-151.

    ◎编辑 司 楠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0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