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中国当代高校合唱(团)教育教学现状分析及排练建议 |
范文 | 摘 要:近十年来,随着中国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高校合唱教育教学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地区到国家间的合唱交流、合唱比赛日益频繁。教育部举办的大学生艺术展演、国家和地区的合唱协会、合唱联盟开展的各类赛事多彩纷呈,国内高校合唱团的总体声音水平与选用合唱作品的难度也迅速提高,在我国发达地区的合唱成熟团队位列国际权威合唱比赛的前茅。在这个大学生合唱发生“井喷”的大背景之下,如何针对各位老师所处的高校学校特质以及各自不同学校学生的特点,来开展行之有效的合唱教育教学活动,是今天笔者想与在座的各位专家老师们共同探讨的议题内容。 关键词:高校;合唱;教学;指挥 据教育部公布的《2019年全国高等学校名单》统计数据分析,[1]目前国内各类高校数量(含北上广深及国家单列市)比较集中的省市从高到低排名前五为:江苏省(167所)、广东省(154所)、山东省(146所)、河南省(141所)、湖北省(128所),其中包含普通高等学校、独立学院及成人高等学校。这些省同时也是大学生合唱团基数最多的几个省份。从梳理各类学校的情况来看,笔者将目前中国高校的合唱团大体分为4类进行分析。根据各种类情况,给出针对性的排练建议以及规划建议。 1 第一类高校——艺术类专业院校合唱团(合唱团主体学生为本校音乐专业的大学生) 优势:嗓音条件好,有一定的音乐声乐基础,五线谱上手速度快。 缺点:多数专业院校学生对合唱艺术及合唱团存在误解;由于团员多来自不同的音乐专业方向,声音用声方式不统一、开始的声音融合度并不高;对合唱艺术的认识不够全面,认真程度和合唱学习能力反而不如很多非音乐专业的学生。 课程排练建议:需要指挥老师的正确引导,以及与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导师进行必要的沟通,多管齐下。针对声音的融合度训练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的配合,在每次合唱排练热身练习以及作品各声部熟悉读谱阶段,指挥要充分备课,融入声音训练及统一的母音咬字规则等概念,提高学生对合唱艺术的兴趣和排练的积极性。这类高校的合唱团一旦解决声音统一和不同专业学生导师及学生观念上的误区和阻力、排练时间的协调问题,那么完成很多高难度合唱作品都相对容易。 2 第二类高校——师范类院校合唱团(合唱团主体学生为本校音乐学<音乐教育方向>的大学生) 优势:师范类院校学生较专业院校学生好进行统一管理,声乐能力比较均衡,易于排练,五线谱上手速度快。同时,合唱作为师范类学生在校期间的公共必修课程,群体接受度高,合唱团有合唱课作为基础和前提条件,排练进度也快。 缺点:师范类学生课业压力大,不同课程多,合唱排练时间往往不能够满足指挥的需要,老师要与学校及学生们协调时间。学生整体声乐水平比专业院校略低,训练完成后音色的纯净度有可能比同类专业院校稍低,具体还需要看指挥老师在排练过程中的引导情况。 课程训练建议:除了师范类学生自身的声乐能力之外,合唱指挥老师往往需要充当一部分的声乐训练教师,比如合唱气息的训练以及身体肌肉对声音的支撑,多声部和声音色的概念与听觉习惯的养成,都要在合唱排练中有所渗透。另外,师范类专业的有些学生性格会比较腼腆,活力和状态往往较专业院校弱一些,在作品声音张力上需要指挥老师平时训练多加注意。 3 第三类高校——综合类大学合唱团(含团委大学生艺术团合唱团)(合唱团主体学生来自学校非艺术音乐专业的大学生,分为条件较好的重点综合类高校与一般综合类高校的合唱团) 优势:综合性大学进入合唱团的学生多数热爱唱歌,学习态度端正;但对合唱艺术的和声理念可能有所欠缺。有条件的高校(如985/211以及省级重点扶持高校)选拔多为有兴趣并具备一定音乐艺术学习背景的大学生,有艺术特长生作为声部骨干,有一定的读谱认谱能力,可以实现老带新,自主学习能力强,排练起来相对轻松,归纳总结快。 缺点:条件一般的综合性高校不一定选拔到非常理想的合唱队员,指挥老师要从零进行合唱团的普及训练,从五线谱或简谱认谱发声开始,训练周期长,作品进度慢,每周需要更多排练时间和排练次数。合唱团团员来自不同学院,课程课表时间不同,协调共同排练时间有难度。 课程训练建议:实行指挥老师—团长—正副声部长多级责任承包制。针对初始读谱认谱练声的基本环节,要做到:指挥老师总排练,不同声部小排练,穿插时间精排练,录音回家听排练的习惯,尽可能地提高合唱排练的效果。根据综合类院校合唱团的特点特性,需要一定的合唱作品存货,这里主要指的是有成熟的合唱作品储备。指挥如果单靠有限的每周固定排练时间就参加演出,那么综合类一般院校就会出现作品出活慢的情况。在这类院校教学的指挥老师,平时需要有目标有规划地进行一些特定演出作品的积累与练习,以便应对学校及省内突发活动时的安排。 这里多说一点,综合类大学存在理工科和文科具有不同侧重学科的学校,学生进行合唱训练时各有特点。理工科包括金融类的高校大学生,学习能力强,对数字相对敏感,音乐中的节奏和拍子上手快;但对作品的情绪把握、处理和音乐感觉带入性慢,需要指挥老师在排练时更多地引导与示范。反之,文科类学生认谱读谱需要指挥老师更多关注,语言方面有不同专业的学生支撑,相对容易一些,处理作品旋律线条方面有一定优势。 4 第四类高校—综合类大学二级艺术学院合唱团(合唱团主体学生来自二级艺术学院学生) 优势:有一定的音乐声乐与五线谱基础,文化课成绩好,学习能力相对高。 缺点:声乐水平参差不齐,存在音乐大类不同专业的学生。由于招生数量规模的限制,此类合唱团往往存在大一到大四全阶段的学生,以满足合唱团完整编制人数的需要。这会造成排练中存在刚刚进入大学合唱團的新人和有着丰富演出经验的老团员,出现比例不均衡,参差不齐,训练难度会因此增大,声音融合度不高等排练具体问题。 课程训练建议:针对此类合唱团,建议充分运用校级综合类专业的学科优势,主力队员仍为二级艺术学院学生。另外,和校团委艺术中心沟通,促成校级选拔其他学院有音乐基础的非音乐专业学生以补充合唱团同一层次学段的团员,提高排练的统一性,减少新老队员“大换血”造成的合唱团断层情况,利用音乐专业学生的音乐基础能力和非音樂专业学生学习归纳能力相互补足,支撑合唱团的发展。同时指挥需要布置课上课下的排练任务,定期检查每周的排练认谱背谱等内容的完成情况,督促团员学习进度。 没有不好的合唱团,只有不够优秀的合唱指挥。笔者认为,一所高校合唱团好坏,七成原因在指挥,三成在于学校和学生本身的素质情况。想要培养出好的合唱团,作为一个指挥老师,要抛开功利心理,对合唱事业的奉献精神是首要的,不仅课上要使出浑身解数,课下还要花时间了解各声部学生完成的情况,遇到比赛和大型演出前,加排加练都是各位指挥的常态。指挥老师针对声音的引导、自身合唱理念以及对于选择演出、比赛不同场合的合唱作品选曲品位,都直接影响着合唱团未来的发展与水平。不论在座各位老师目前在哪一类哪一所高校任职指挥老师,笔者相信都存在不同的困难和无奈:排练场地如何保证,加排时间怎么协调,是否能争取到学校与领导层面的支持,每届学生的生源如何,硬件条件和演出服装预算……但只要不厌恶排练,不安于现状,不放弃自己热爱的合唱艺术,结合省内外环境和学校政策,办法总比困难多。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实现中国高校合唱教育教学的光明未来! 参考文献: [1] 2019年全国高等学校名单[D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http://www.moe.gov.cn/jyb_xxgk/s5743/ s5744/201906/t20190617_386200.html. [2] 颜佳玥.对普通高校合唱教育的审视与重构[J].大众文艺,2018(23):188-189. [3] 季毅.基于素质教育视角探讨高校合唱教育的改革发展[J].科教导刊(下),2017(06):106-107. [4] 陈庆梅.普通高校合唱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革[J].黄河之声,2013(09):74-75. 作者简介:许洋(1989—),男,江苏无锡人,上海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讲师,南京艺术学院教师,入选2015国家艺术基金·中央音乐学院“青年合唱指挥人才培养计划”(全国遴选50人,江苏2人),江苏省委宣传部“紫金文化青优”,研究方向:合唱指挥。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