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疫情背景下线上线下混合金课的建设策略 |
范文 | 吴雪 [摘? ? ? ? ? ?要]? 人类正处于新一轮的教育革命前夜,互联网教育将会逐步取代传统的课堂教育,整个教育生态将会被重塑。在疫情背景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成了全国各大院校的首选,但是总体来说,我国学校还是以传统教育思维为主,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建设水平不足,线上资源构建水平有待提高,专业课程和平台融合度较差,教育智能性程度较低。因此,研究根据当前我国线上线下混合金课建设的现状,提出了线上线下混合金课建设的创新策略。 [关? ? 键? ?词]? 疫情;线上线下混合;金课;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 G642? ? ?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0-0018-02 互联网技术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最大的突破之一,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社会的信息流通方式,知识传授方式也因此而改变。网络教育、网络学习、虚拟学习社区重构了人类社会的学习方式,对于教育有着根本性的变革作用。疫情给传统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也给线上线下教育相结合提供了契机。虽然疫情的胜利就在眼前,但是必须要看到未来线上线下混合金课将会成为重要的教育变革方向,而如何打造金课,淘汰水课,这是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一、疫情背景下线上线下混合金课的建设价值 (一)疫情暴露了传统教育的弊端 普鲁士式的传统课堂教育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纪律性,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制造较强的教学压力。但是该教学模式在互联网时代已经体现出明显的滞后性,即使是简单的理论教学,也因为学生理解能力的差异而不能因材施教。而对于新工科等教学理念来说,传统课堂模式让学生被动接受,让学生陷入应试教育的桎梏之中,对于其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并无多大帮助,也不能实现知行合一、学思结合。在新的形势下,给了教育界以新的启示,未来教育可能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加强调教学效率,甚至发展为线上教学为主导,线下实践为辅的课程模式。 (二)疫情给线上线下混合教育提供了契机 在疫情影响下,全国院校都要在短期内采用线上教学方式,通过这一段时间,可以检验线上教育的不足。尤其是对于各大高校来说,可以检验过去金课建设存在的问题,研究如何改进信息化教育、科技知识、教学资源共享,如何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改进教学内容,实现良好的课堂评价,如何淘汰低阶性、陈旧性的课程,如何让教师更用心等问题。在这一段时间,高校的线上教育金课能够实现一定的突破,相关高阶专业课程能够得到落实,教育模式得以转化,所有教师都要主动适应这一模式,给学生打造高阶课堂、对话课堂、开放课堂,提升学习产出。 (三)新形势给教育变革带来了机遇 通过线上线下混合教育,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能够改变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弊端,促进学生的主体地位。知识学习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建构转变,学生全程主动参与,积极对话。比如英语专业的学生,在金课构建过程中,让学生跟随软件进行标准发音,如“distinguish”这一单词,学生自己进行发音,软件测试发音达标之后,从发音、节奏、流利度、正确率等维度进行评价,正确进行划分。学生还可以在系统上找自己感兴趣的学习材料,不断进行练习,改变传统固定对话的程式,推动人机交互。 二、当前线上线下混合金课教学所面临的困境 (一)线上教学面临的困境 首先,线上教学平台和工具还不能满足金课建设的需求,很多学生家中没有配备宽带,需要手机移动端上课,但是手机屏幕小,信号带宽受到限制,操作界面不理想,线上学习不方便。其次,碎片化学习时间让学生不能进行系统学习,学生和教师的对接受到时间的影响。尽管课堂时间较为集中,但是由于主动学习的兴趣不浓厚,学习动机没有构建起来,因此自觉性较差。目前软件也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因此学习效果较差。 (二)线下教学面临的困境 线下教学和线上教学融合较差,教师还是停留在传统思维,应试教育模式影响严重。高等教育仍然以传统理论教学和考试评价方式为主,线下教学没有很好地对线上教学进行补充。在疫情结束后,线下复课很容易再走入传统理论课堂的误区。比如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多年以来还是延续理论教学的模式,很难构建优质的实践课程体系,混合式金课教学体系还不成熟。要想建设高质量的金课,就需要对传统面授的课程进行升级,目前还需要一个过渡的阶段。 (三)教学条件的不足 教師方面,还习惯于传统授课模式,缺乏线上教学的经验和教学设计能力,很多教师是把线下课程简单照搬到课上,课前准备和课后评价都相对不足,单纯地将书本照搬到电子版还不能满足金课教学的需要。线下教学实践能力较差,还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师生互动较差。校内实训基地不足,学生的实训环节不到位,建立和线上教学匹配的实训环境还需要很长时间。线上教学资源不足,分享程度较差,平台资源没有实现充分共享。很多重复性、演示性、验证性的教学内容还是依赖教师的人工教学,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三、疫情背景下线上线下混合金课建设的创新策略 (一)推动教学模式的创新 在教学时间的分配上,可以参照翻转课堂等模式,将理论知识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接受能力进行线上自主学习。要从根本上改变过去满堂灌的模式,尤其是针对高校大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改变过去集中授课加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增加设计实践和对分课堂的比例。在教学方法上,线下教学模式也改变过去传统教学的方法,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让学生参与到实践中去。课前预习、概念理解、理论掌握、自主练习、课后复习等教学都可以转移到线上,教师通过PC端管理学生,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性。考核评价的方式,采用系统自动检测学生的答案,减少教师的批阅负担,将教师解放出来做更有创造性的工作,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抓住难点和重点,实现持续性改进的目的。 (二)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 继续发挥线下教学的优势,融合多种教学环境,混合多种教学模式,创新全新的教学方法。加强金课的教学质量,根据教学大纲掌握每个学生的教学进度,以学生为中心,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在教学中要运用多种教学工具,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实现教学目标。比如在线下教学中,未来要引入实验室和工作室教学模式,代替传统课堂教学,建设仿真环境。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建立线上线下混合金课评价机制,促进教师的投入,以提升课堂质量,打造高质量金课,增加教师的成就感,加快金课教学成果的转化。高校要推动虚拟仿真金课和社会实践金课的建设,加强金课的政策保障、组织保障、机制保障、评价保障和经费保障,强化学生的收获。 (三)建设高质量课程 建设高阶课程,充分体现课程深度,推动学习模式向智能化发展,做到一人一层,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打造分层教学模式,结合实时情况动态调整知识点和路径,推动语音、图像识别精准化、人性化,实现垂直细分化。金课的建设要实现从低级到高级、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注重学生的能力训练和素质养成。课程建设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专业技能和创新精神,学校要尝试按部就班地推动高阶段课程的建设,锻炼学生的高阶能力。努力增加课程的深度,比如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要多引入前沿课程,在线上教学中引入AI技术等最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率,在线下教学中,打造精品课程,建设一流学科,编写特色校本教材。利用开放平台,引入微课慕课等资源,充分利用优质的教学资源,进行合理科学的课程开发。 打造创新课程,依托互联网优势,改良传统板书手段,提升课堂效率。比如过去教师要给学生展示结构图,一般通过板书的简单形式,但是在线上线下混合教育模式下,教师可以通过系统直接调出CAD等结构图,让学生直观学习,深刻理解。对于一些抽象学科的理论,比如物理、化学等学科,还可以引入VR等技术,让学生带上穿戴设备,感受教学内容。这一教学创新在医学方面尤其有突出意义,学生可以在线上屏幕上直观看到人体器官的状态,甚至还可以利用VR技术模拟自己进行手术的过程,准确找到创口,增加实践的机会。在线上多次练习之后,再转到线下进行实践,这样提升了实践的效率,降低了实训的浪费。 打造挑战性课程,增加课程的用心性,引入人工智能等先进教学模式,打造挑战性教学生态环境。给学生提供便捷的学习方式、个性化的教学服务和精准专业的学习内容,将智慧课堂引入到混合式教学中,把智能终端深入教学核心环节,将教育从知识传播层面深入到实践技能提升的层次。金课建设要进入到开放阶段,让AI代替教师成为传播者,做重复性的工作,让学生在人机互动中不断挑战自我,提升实践运用能力。比如在法学专业中,可以采用人工智能应用Ross等软件让学生进行文书记录、法律检索、文件归类等练习,创造具有挑战性的多样化的教学场景。 打造金课是教育部最新的精神,伟大战疫很快就要胜利,这也给未来我国教育改革提供了契机。要打造高质量的混合式金课,就要积极创新教学模式,编写高质量教材,依托先进的教育平台和教育工具,推动课程标准、课程设计、模式创新,实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引领价值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法]安德烈·焦尔当.学习的本质[M].杭零,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美]羅伯特·赫钦斯.学习型社会[M].林曾,李德雄,蒋亚丽,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3]曹培杰.未来学校的变革路径:“互联网+教育”的定位与持续发展[J].教育研究,2016(10):46-51. [4]曾凡梅,魏延.基于问题的碎片化学习模式探究[J].成人教育,2018(2):15-18. [5]李海峰,王炜.人工智能支持下的智适应学习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18(12):88-95. [6]李梅,张小锋,岳峻,等.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C#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9(1):114-117. [7]孙铁玉.基于Moodle网络教学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当代继续教育,2017,35(6). ◎编辑 尹 军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