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移动技术支撑下的翻转课堂构建与实践
范文

    黎军

    [摘? ? ? ? ? ?要]? 当前VB程序设计课程比较枯燥,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无法保证课堂的互动效果。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应在授课期间,以移动技术为基础,构建翻转课堂模式,真正使学生可以在课前观看视频、课中内化知识以及课后升华知识。分析VB程序设计实例,指出了教学期间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指出了翻转课堂的构建流程,以期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实践能力,保证预期学习效率,并为此后VB程序的设计教学提供更多的借鉴依据。

    [关? ? 键? ?词]? 移动技术;翻转课堂;VB程序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42 ? ? ? ?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8-0018-02

    在高校计算机课程教学中,VB程序设计属于必修的基础课程,其具备功能强大、易学、易用以及简单等特点,可以使学生学习更多的计算机知识,提高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水平。但当前部分高校计算机VB程序设计教学依然存在较多问题,为了使学生可以在有限的学时中更好地掌握此门课程,教师应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流程。翻转课堂属于新型的教学活动组织模式,主要以网络技术为依托,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前自主进行视频学习,之后在课堂中讨论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完成整个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内化所学知识。在本次研究中,要求教师在VB程序设计中,结合移动技术,引入翻转课堂模式,从而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VB程序设计课程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不同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各不相同,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计算机课程在学校开始普遍开设,这也为高校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教师无法有效掌握授课的难易程度。部分学生已经学习信息技术,认为VB程序设计课程的内容比较简单,无法激发学习兴趣。而部分学生没有接触过信息技术,认为VB程序设计课程难度较大,学习比较吃力,以致影响了最终的学习效果。其次是授课内容多,且信息量较大。计算机VB程序设计课程存在较多内容,學习期间需要记忆大量的命令,且对程序代码与框架书写的要求较高,这些均加大了高校开展VB课程的难度,无法保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完成教学内容。最后是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互动性较差。VB程序设计大多采用机械化的教学方法,无法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且在此学习模式下,学生无法调动学习兴趣,与教师互动较少,更无法针对课程内容进行分析解决。

    二、VB程序设计课程中引入翻转课堂的可行性

    首先是教学的硬件环境可以保证课程的有效实施,当前大部分高校已经配备计算机基础的教学管理系统,教师可以利用此上传教学视频,布置教学任务,并进行教学测试。同时,学生也可以登录系统打卡完成各种教学任务,简化了教学流程,充分保证了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其次是可以提升开展教学活动主体的能力,通过在VB实践课程中引入翻转课堂模式,可以发现教学主体可以胜任翻转课堂教学活动的基本要求。且当前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可以登录相关教学平台查看教学资源。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录制并发布教学视频,甚至部分专业教师还可以开发并维护网络平台,为教学的开展提供了优良条件。最后是课程内容符合VB程序任务与项目的形式要求,计算机VB程序课程具备较强的实践性,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大多采用任务发布、项目构建的方式进行,可以保证学生在分组的基础上进行自主探究,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基于移动技术下VB程序设计课程中构建翻转课堂的措施

    翻转课程改变了以往教师为主体、教材为中心的授课模式,教师可以重新规划课堂时间,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内化。同时,通过引入翻转课堂还可以减少教师课堂讲授时间,更多要求学生自主学习,提升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VB程序设计课程中,教师基于移动技术,将翻转课堂的引入分为两条主线,包括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一)教师活动

    1.授课内容

    教师分析VB程序设计授课的基本内容,将其分为基础语言知识、控件使用、语言控制结构、过程函数、项目开发等部分,细化为63个学习模块。教师结合每2~3个模块发布一项教学任务,录制一个视频,保证时间为10~20分钟。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还应分析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设置内容紧凑的学习视频。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通过观看视频掌握VB程序知识,而基础较差的学生则需要反复观看,通过多次学习掌握基础知识。学生学习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一般为20分钟,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专注学习,教师应合理控制视频时间,提升学习效率。除此之外,在课堂授课时,也应以发布教学任务为主,并综合进行分析探究、汇报成果等环节。

    2.录制发布课前视频

    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学习情况录制教学视频内容,保证针对性。为了保证授课的全面性,教师应熟练掌握自制教学视频技术,并搜集课程相关的网络资料,保证学生在学习时可以自由选择,并在计算机基础教学管理系统发布教学视频。

    (二)学生活动

    学生活动也是实施翻转课堂的过程,教师应将VB课程设计分为课前自主学习、课中讨论疑难问题、展示程序学习成果以及课后教学测试等部分。在此期间,学生应通过观看教师提供的视频完成VB程序设计知识的内化。

    1.课前模式

    在此阶段,教师应要求学生理解并接受VB程序设计知识。学生可以利用电子设备登录系统下载教学视频,自由观看学习,视频时间较短,学生可以任意选择时间段,且可以反复观看。在完成视频内容的学习后,教师应针对视频中存在的疑难点进行解答,期间可以面对面交流,也可以利用微信、QQ以及电子邮件等进行解答。在检测自身对知识点与程序书写技巧掌握情况时,学生可以完成教师布置的程序设计任务,通过成绩确定。

    2.课中模式

    在翻转课堂中,学生属于学习主体,教师属于学习的引导者。实际课程学习中,教师应回答学生课前自学的问题,在结合以往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解答。在完成重难点知识的讲解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其进行分组,布置任务并引导小组讨论。期间教师观察各小组的完成情况,及时解答存在的疑难问题,避免学生的学习流于形式。在探讨完成后,及时对自己的任务进行调试修改,保证学习任务的完成效果。为了督促学生及时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可以在每组随机抽取2名学生,展示任务的完成情况。同时,教师还应以小组为单位,对学生进行评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不但应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还应及时找到学生存在的疑惑,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大多学生处于思维活跃时期,还会提出跨学科的问题。此时教师不但应掌握专业知识,还应扩大知识范围,在有限时间内提高学生的讨论效果。

    3.课后模式

    学生在经过课前预习与课中内化后,已经基本掌握VB程序设计基础知识。对于学习效果较差的学生,教师应针对实际情况进行单独辅导,保证学生可以自由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四、翻转课堂的应用效果

    教师应在教学质量、教学内容、学习效果、教学媒介等方面评价翻转课堂的实施效果。在设计VB程序课程时应结合课堂效果、学习效果以及教学视频等方面设计调查问卷,对学生进行调查,并统计数据分析。

    一是视频教学资源评价,学生在翻转课堂教学中应首先观看视频,视频质量直接影响授课效果。调查发现,当前大多教师可以制作质量较高的视频资料,但依然需要控制视频时间,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增强教学内容的启发性与趣味性。二是课堂教学效果分析,调查分析可知,学生大多认为小组讨论的时间较短,教师课堂讲授时间较长,且学生无法在课堂中保证提问效果,课堂活跃度与设计初衷存在差距。分析可知,部分教师在设计VB课程时没有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且部分学生已经习惯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发言次数较少。此时教师还应做好学生的引导工作,为学生营造轻松的讨论氛围,以有效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保证课堂讨论与程序任务的组织效果。三是学习效果评价,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应采用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统计可知,大部分学生可以完成VB程序的设计,具备编程能力。除此之外,通过教师评价可知,学生VB程序任务完成情况良好,试卷成绩较佳,学习能力大幅度提升。

    总体而言,基于移动技术对VB程序设计课程引用翻转课堂模式,可以更好地改善课堂的教学情況,获得预期的学习效果。

    总之,当前大学生大多采用自主探索的学习模式,授课时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但VB程序设计课程依然采用传统的授课方法,无法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与理解,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应不断改进教学模式,引入翻转课堂方法,使学生可以在讨论中展示学习成果,提升学习水平。在VB程序设计课程中引入翻转课堂模式,可以使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比传统授课模式效果更好,但实施期间应注意以下方面:一是应合理规划学习内容,并确定合适的教学资源。在观看视频时,教师应重点为学生指明学习重难点,保证合理的视频播放时间,并保证声音与视频画面的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二是教师应进行有效的监督与指导,在学生观看视频学习期间,与其多沟通交流,以免出现敷衍问题。在课堂教学期间,教师也应时刻保持责任心,与学生深入探究VB程序的设计流程,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获得较高的讲授效率。除此之外,课后教师还应及时总结分析,了解学习基础较差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单独辅导,从而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姜晶.注册入学背景下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构建:以《VB程序设计》为例[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9).

    [2]陈鸿俊.基于“微课”的高职院校课程教学研究与探讨:以《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为例[J].中国培训,2017(6).

    [3]殷正坤.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为例分析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5(9).

    [4]吴敏宁,艾晓燕,刘红霞,等.基于MOOC的“VB程序设计”课程的模块化设计[J].微型电脑应用,2018(5).

    编辑 张 慧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4:0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