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论大学英语教学中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范文

    龙玉红

    [摘? ? ? ? ? ?要]? 分析高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且提出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策略。

    [关? ? 键? ?词]? 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5 ? ? ? ?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8-0214-02

    一、前言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明确指出,大学英语课程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开展跨文化教育(王守仁2016)。由此可见,培养能够在不同文化之间行走的跨文化人才已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跨文化能力是大学英语学习者必备的外语能力素养。外语教育的目标已从培养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转变为培养国际化领导人素质,使学生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传播好中国声音(庄恩平等2012:77;王守仁2016:4)在全球化的今天,社会对人才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外语的社会人文教育特指跨文化教育,旨在培养具有跨文化意识、知识、能力并能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和谐相处、有效沟通、平等合作的跨文化人。因此对大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有其现实意义。高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

    (一)学生和教师对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够重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程度不够

    近年来,英语教师的教学理念有了很大的改进,但很多教师依然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很大影响,教学中更加重视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即较为注重学生对英语词汇、短语、语句语法、文章结构以及文章内容的掌握能力,而忽视学生的文化交际能力,在进行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视学生基础能力的掌握情况,而缺乏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从而导致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比较低。

    (二)教师文化意识薄弱,缺乏明确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

    宋莉(2015)考察了我国高校英语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认知及教学状况,发现多数教师对跨文化交际能力概念的认识相当模糊,或是将跨文化交际能力与交际能力混为一谈,或是将其等同于文化习俗、传统、历史等跨文化知识。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没有明确的培养目标,缺乏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无法有效地阐述阅读内容和文化的关系,大大影响了学生文化意识的形成。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国外

    国外学者Byram(1997)提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且不应该局限于课堂之内,还需要社会和大环境的共同支持。Bennett(1986)提出学习者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要经过六个阶段,从不否认差异到相互交流再到接受差异最终学会适應文化差异。在教学中要循序渐进,引导学生慢慢了解不同的文化差异,帮助他们感知、理解、包容文化差异。Eva Reid提出比较法、文化同化、TPR等技巧方法去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国内

    外语教学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主要渠道之一,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新时代人才的要求之一。

    我国有关跨文化外语教学的研究与著作很多,但是大多集中于对我国跨文化教学的现状研究、策略研究、教材研究、教师跨文化意识研究,少有学者提出跨文化教学的具体教学模式。首先,我国英语教师跨文化教育意识薄弱,虽然大多老师意识到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但是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片面强调成绩,忽视了英语教育中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张翠玲、王强,2019)。其次,近年来国内有关跨文化交际教学研究多集中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途径、策略研究,许多学者均提出要将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融合培养,要遵循实用性、思想性、灵活性原则,在日常英语教学中采取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融入英语词汇、语法、阅读、听力、写作教学中去(胡文仲,2013;姜培培,2019)。此外,一些学者还提出在英语教学中英美国家文化渗透严重、而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下处于不利地位,他们倡导在英语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文化认同,既要以包容的心态接纳国外先进文化,又要坚定我们中华五千年绵延不息的优秀文化(高一虹,2012;陈素琴,张丽红,王金生,2010)。最后,一些学者尝试提出构建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学模式,顾晓乐提出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环形实践教学模式,该实践模型包含了内容、环节、活动三个层次。(顾晓乐,2017)其他学者提出过程性文化教学、行动研究教学、“产出导向法”(POA)的教学与“Seminar”教学等。(宋雨晨,2019)

    总的来说,跨文化外语教学的具体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跨文化外语教学中要关注人文性,但是也不能弱化工具性。接下来的研究应当对跨文化英语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做进一步的探索与创新。

    三、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策略

    (一)利用英语教材中的文化信息进行跨文化教学,加强文化导入

    英语教师在教学时应当充分挖掘教材课文中的文化信息,指导学生了解中西方国家文化差异,提高学生对英语文化和汉文化的敏感度,从而使学生对中国文化以及英语国家文化有更深刻的了解,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二)通过对比汉文化和西方文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以及产生这些异同的深层次文化因素

    教师可以通过对比汉文化和西方文化,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和语言;另一方面又使学生深刻地反思本民族文化,理解和欣赏本民族文化,更好地引导学生多视角、多方位地思考母语文化所涉及的文化各要素,避免在英语教学中,母语可能产生的负迁移。

    (三)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既尊重不同的西方文化,又要树立“中华民族文化自信”

    教师应该改变语言和文化割裂的局面,使学生认识到文化没有优劣之分,要充分尊重不同的文化,取长补短,使学生具有获取文化信息和学习文化的能力,进一步提高跨文化意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促使大学生肩负起文化传播和交流的使命,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

    四、结语

    教师先要增强自身的跨文化综合素质,了解高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现状,有效地利用教材,善于发掘课文中的文化素材,通过对比的手段帮助学生理解东西方文化的异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敏感性,同时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汉语和英语的差异,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Bennett,M.J.A developmental approach to training for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1986,10(2):179-195.

    [2]Byram,M.Teaching and Assess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Clevedon[M].Philadellphia:Multilingual Matt-ers,1997:50.

    [3]陳素琴,张丽红,王金生.跨文化交际模式下的英语教师本土文化意识[J].现代教育管理,2010(6):85-87.

    [4]高一虹.“本土”与“全球”对话中的身份认同定位:社会语言学学术写作和国际发表中的挑战和回应[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7(1):18-25.

    [5]顾晓乐.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之理论和实践模型[J].外语界,2017(1):79-88.

    [6]顾晓乐.“第三空间”视域下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实践探索[J].外语界,2019(4):67-75,96.

    [7]胡文仲.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外语教学中如何定位[J].外语界,2013(6):2-8.

    [8]姜培培.论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及能力的培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9(S1):103-105.

    [9]宋莉.中国高校英语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认知及教学状况调查[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

    [10]宋雨晨,田晓蕾.外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问题探讨:评《跨文化外语教学》[J].中国教育学刊,2019(11):146.

    [11]王守仁.《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要点解读[J].外语界,2016(3):2-10.

    [12]张翠玲,王强.大学英语教学与跨文化能力融合研究:评《跨文化交际与英语思维教学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9,38(9):88.

    [13]张红玲.以跨文化教育为导向的外语教学:历史、现状与未来[J].外语界,2012(2):2-7.

    [14]庄恩平,吕宁,杨盈.跨文化外语教学法:理念、体系、途径与方法[A].庄恩平.跨文化外语教学:研究与实践[C].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2:77-92.

    编辑 陈鲜艳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4:0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