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析运动训练竞赛“立德树人”的教育价值实现途径 |
范文 | 蔡弥柏 [摘? ? ? ? ? ?要]?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教育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自从党的十八大以来,“立德树人”被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运动训练竞赛的过程中,它的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对从事体育教育的教师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运动训练竞赛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担当起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同时,必须要明确时代内涵,积极探索和落实“立德树人”的途径,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关? ? 键? ?词]? 运动训练竞赛;立德树人;教育价值;实现途径 [中图分类号]? G715? ? ?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5-0186-02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国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生活方式也由原来的单一无趣变得越来越趋于多样化。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不免会丧失斗志,变得随波逐流,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缺乏信仰、缺乏理想、精神空虚、没有责任感的现象,因而在运动训练竞赛过程中,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立德树人”的重要意义 (一)“立德树人”的基本内涵 “立德树人”这一理念是我国思想文化发展过程中延伸出的优秀教育理念,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用“德”来育人,所以,教师首先就要有“德”。“立德”与“树人”来自两部不同的典籍中。“立德”一词由来已久,最早出现于《左传·襄公》一书中。在古人眼中,人生的最好追求就应该是树立德行,其次才是建功立业,然后是著书立说。“树人”一词来自古籍《管子·权修》一书,文中提到的“终身之计,莫如树人”表现了优秀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与艰巨性。现在,将“立德”与“树人”两个词语合并使用,出现了“立德树人”,两者之间词义的集合体现了对教育工作者的最高要求,既要“立德”也要“树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育工作的不断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对社会发展有积极促进作用的人才。 (二)关于“立德树人”所体现的时代内涵 党的十八大报告确立了教育的根本任务,即“立德树人”,这种教育理念的确立不仅体现了当今时代发展模式,同时,也是对我国传统教育理念的传承与发展。“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不仅要在课堂文化课教学过程中贯彻落实,同样也要在体育生的运动训练竞赛中落实执行。“立德”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以及除此之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个人成长进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人”不仅包括高端建设型的人才,也包括数以亿计的普通劳动者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我国强调的“立德树人”的理念,体现出我国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学生道德规范要求的重视。很多非专业人士都会觉得运动训练竞赛并不需要贯彻落实“立德树人”这一理念,这样就难免会出现在运动训练竞赛中忽视“立德树人”教育的现象。在体育运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不仅要培养他们的专业技巧,锻炼他们的个人身体素质,更需要让他们成长为一个有德行的人。所以,对于体育专业的教师而言,教育的目标不仅是让学生掌握专业的基本知识素养,更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从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更全面地形成。 二、运动训练竞赛中“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 (一)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 在教育发展过程中,正确的发展方向对教师和学生都具有重要作用。在开展运动训练竞赛的教学过程中,指导教师和学生都要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确定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主导权,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意识形态。在当今国际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经济、政治、文化、信息等各方面的发展越来越趋向世界性,由此使各国之间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在运动训练竞赛中,由于缺乏社会经验,辨别是非的能力有限,难免受到西方国家思想文化的过多影响,成为西方国家意识形态领域渗透的重点对象。所以,学校必须要开展思想文化领域的政治性教育,让学生能够从更好的层面去认识和理解“立德树人”的重要性,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的教育,确保高校开展“立德树人”发展方向的正确性。 (二)运动训练竞赛过程中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在当今时代,高校学生在社会上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所以,在开展教育过程中要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当今的世界发展模式下,各国的思想观念、价值追求、生活方式越來越多地受到不同民族的影响,越来越趋于国际化、大众化。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念也渗透到我国民众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对高校学生来说,他们更加容易受到别国价值观的影响,对他们造成“价值困境”。为使大学生具有积极乐观、正确的价值观,高校需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教学方针,这样,为解决高校学生陷入“价值困境”提供正确有效的解决方式和理论依据,能够在发展过程中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以天下为己任,积极传播正能量 近年来,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人们道德水平有待提高的现状,我国的社会道德制度在不断发展完善。这样的教育,有利于当代大学生高尚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的培养。当今社会,互联网技术越来越普及,智能手机走进了千家万户,各种思想、文化、信息的传播更加的方便快捷,这样,不免导致很多人出现道德沦丧、诚信缺失、急功近利等人性退化的问题,尤其是在一些高校的学生中更容易产生。为此,在体育专业的学生运动训练竞赛过程当中,一定要强调“立德树人”的重要性,这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是非常必要的。高校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强调教师“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高校学生的荣辱感、判断力,用德育来加强高校学生的个人道德修养,让学生真正成长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成为能为祖国发展做贡献的栋梁之材。 三、在运动训练竞赛过程中实现“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 (一)健全教学机制 各高校应该在日常的运动训练竞赛过程中构建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教育体系。一方面,高校成立的目的就在于育人,应该在日常的教学中把育人放在首位,坚持“以德育人”;另一方面,要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健全教学机制,“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健全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初心,也有很多的问题,需要教育工作者投入很多的精力,需要不断努力。所以,学校应该建立健全教学体制,对教师进行“德育”方面的培训,让教师对“立德树人”这一概念有更加具体准确的认识,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任务。此外,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贯彻落实“立德树人”这一理念,尤其是在对体育学生的运动训练竞赛过程中,注重他们技能锻炼的同时,也要注意加强他们的道德教育。 (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年走上了教师的岗位,成为职业学院中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学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要着重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注重对教师“师德”的要求,将“师德”作为教师育人的基本底线,而且要对教师进行思想理念的教育,使他们能够在日常的教书育人过程中提高和落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素养以及师德水平,增强教师的职业荣誉感,以积极乐观的工作态度、高尚的个人情操和渊博的学识来吸引学生,间接地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学校应该对教师进行“立德树人”教育的专题培训,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提高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真正地把“立德树人”落实下去,学校的检查与教师的自主落实结合起来,形成全方位的教学质量监察体系,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促进师风师德的形成与持续发展。 (三)教师要对教学体制进行创新 我作为清远职业技术学院网球队教练,带领学生参加首届中国高等职业院校网球锦标赛,获得混合双打第一名、团体第二名的佳绩。这些优秀成绩的取得来自我对原有教学体制的创新。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顯著的提高,对我国的教育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使教学水平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对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很多的职业学校都会对教学制度进行一定的改革,使之更能培养出适合当今时代的人才。学校教学不能再沿用传统固有的教学方式,而应该结合当今社会对学生的要求,进行符合社会要求的教学体制改革,让学生有开阔的视野,能更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日后的就业提供坚实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密切关注现实问题,在课堂上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马克思主义,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客观公正地对待社会问题。 (四)优化教学环境与社会环境 环境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环境的影响,好的环境对人的发展具有积极正向的带动作用,相对落后的环境对人的发展则有着阻碍作用。优化校园环境和网络环境对学生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运动训练竞赛过程中,不论是教师还是学校都应该尽量营造积极向上“立德树人”的校园环境,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健康成长。在学校“立德树人”文化建设中,学校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进去,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对“立德树人”有更加深刻具体的了解,将“立德树人”落实到具体的教学环境中,促进学生全面、更好地发展。 四、小结 职业院校的“立德树人”教育对于学生的个人素质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职业院校开展“立德树人”教育,教材要更加符合社会实际,贴近现实生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对学生的运动训练竞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创新合作,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当代“立德树人”教育的要求,学生才能更好地在社会上立足。学生毕业后能够顺利就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自己的作用,不仅仅取决于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其对待工作的态度以及职业素养的高低。这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就业和创业,所以,对于学校教学而言,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对学生的就业和创业具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维佳.浅析亚里士多德德育思想对新时代立德树人教育观的现行价值[J].青春岁月,2018(11). [2]张红梅.论立德树人教育观的现实价值意义与目标要求[J].金田,2014(4). [3]朱倩渝,张璇.高校辅导员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途径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4). [4]刘晓丽.立德树人维度下高校思政课价值的实现途径[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9(2). [5]弓永华.高校立德树人中“四个自信”的价值运用[J].前进,2019(2). [6]毕进杰.运动竞赛作为“立德树人”体验路径的探析[J].体育学刊,2016,23(3):108-111. ◎编辑 郭起珍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