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意义的生成 |
范文 | 徐楠 【摘 要】本文试图探究媒介时代的主力军(电视、电影和移动互联网)是如何构建“审美乌托邦”梦境,及其马尔库塞式的“虚假的需要”构筑的深层内涵。意图使人们在追求“南柯一梦”的幻境和迷途中抽离出来,对媒介文化与商业联姻达到对受众的造梦有清醒的认知和反思的态度,不至离本真意义上的审美乌托邦渐行渐远。 【关键词】符号;媒介;受众;审美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0-0282-01 随着消费主义时代的到来,媒介传递的信息和符号,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助长了“消费主义”的肆虐,让受众的“物质”情结变得严重;“亚文化”在媒介中传播和发展,对受众的审美建立产生了影响,话语权解放的“狂欢”,“审美乌托邦”的形成,审美的“功利主义”和短期的价值取向,引发了一系列直接或间接的社会问题。因此,本文主要关注媒介中受众的审美构建问题,建立符合本真意义的受众审美世界,对媒介文化与商业联姻达到对受众的造梦有清醒的认知和反思的态度,不至离本真意义上的审美乌托邦渐行渐远。 一、媒介符号的受众解读 在人类的社会传播活动中,大众媒介是信息传播的载体,是信息表达与传递的中介,其中信息是符号和意义的统一体,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意义是信息的精神内容。受众在进行媒介符号解读时,解读的方向会沿着受众的心理经验和心理期待,进行种种“解码”,即借助受众内在的知识信息库和丰富想象力展开,对符号信息不断换算、不断修正和重新评估。进而实现媒介符号的受众愿景接受,建立受众的审美期望和“审美乌托邦”,以及了解符号对于受众的审美影响,期望减少不现实的审美构建。 二、媒介符号对审美乌托邦的建构 审美乌托邦,简单说来就是“审美的乌托邦”。它所追求的是一种更完美的生活,在现有基础上更本真、更和谐地生活。审美乌托邦希望通过唤醒已被遗忘了的完整人性和自然本能,进而使人由马尔库塞所言的“单向度的人”恢复为健全完整的人,终使这个“单向度的社会”恢复为和谐的“完整世界”。然而,在新媒介时代,审美乌托邦不再是空想、幻想,而是在媒体所构建的各种符号中,深刻影响着受众的价值观、意思形态和审美心理的特征。 当代媒介构成了受众生活方式中最主要的文化影响力,媒介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扩展和延伸了受众的视觉、听觉和触觉,使受众更加认识和感知这个社会。而受众对于不同符号的解读,带来的行为和活动,又反作用于社会。同时,媒介的发展也对于受众美的认识产生了影响,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也不可避免地跟随媒体的诱导发生各种变化,现实世界和媒介构建的理想世界的边缘被模糊。受众在真实世界外,在媒介符号的诱导下,构建自己的理想生活和审美世界。 于是在媒介符号的社会里,审美是通过传媒影响构建的,是被符号制造和搭建出来的。从建构角度来看,媒介时代下,传统的语言和形象,不仅停留在符号本意系统之中,而是由这一层级符号系统中的能指、所指一同构成了符号表意系统的能指。从解构角度来看,解构,是指用一种懒散、平实的语气和无端的行为拆解英雄、历史、理想、神话的崇高和深度,进而反传统、反理性、反权威。媒介符号虽然是相对独立的,但受众可以对于符号的解码得到自己所期望的信息,运用后现代的叙事手法对原作品进行解构,以与原文本相异的角度来解释、歪曲、颠覆、革新既有的媒介权力意识形态。随着新媒介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得到了解放,自由得到了尊崇,这为解构提供了可能性,“反过来,解构又给解放一种理论上的支撑。当它们互为因果在审美领域中任意穿行于文本的缝隙中时,其超常的游戏、置换、拆解功能使中心、真理、权力、本质等都失去了昔日的尊严,和边缘、底层、弱势处于平等的地位,这应该是一种自由的表征。” 三、结语 通过各种媒介传播的信息,将多元的价值观、世界观、审美观传输给受众,利用“符号化”了的各种媒介信息构成的“景观”,深刻地影响受众的审美心理。本文借助符号理论对媒介受众审美构建进行讨论,进而在符号秩序中构建受众的“审美乌托邦”。让媒体受众可以了解媒介符号对于审美价值属性的影响,在满足现实模拟性、感官愉悦性、意义再生产性与人们内心的审美的基础上,认清媒介符号的真实意义,不至远离本真意义上的审美乌托邦。 参考文献: [1]宋炜.新媒体背景下视觉符号的意义[J].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2015,(1):70-71. [2]李益,夏光富.探析媒介变革与审美文化发展[J].新闻界,2011,(6):119-121+135. [3]赵毅衡.“媒介”与“媒体”:一个符号学辨析[J].当代文坛,2012,(5):31-34. [4]孙珊.媒介批判视角下的符号研究[J].魅力中国,2013,(7):308. [5]李益,夏光富.新媒介审美特性探究[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28-134. [6]周玫,梁芷铭.网络审美生态系统的失衡与重构[J].新闻知识,2014,(2):31-33. [7]范亚丽.网络艺术与新审美乌托邦——论网络艺术的虚拟现实性[D].郑州大学,2006. 作者简介: 徐 楠,女,汉族,西安市艺术研究所研究实习员,硕士,文艺美学。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