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论“三言二拍”中的商人形象 |
范文 | 宋彩宁 【摘 要】“三言二拍”中塑造了大量生动的商人形象,一改明代以前文学中低俗的商人形象,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商人世界的新篇章。“三言”和“二拍”中的商人形象,在同样时代背景下又有所区别。本文通过外貌性格、经营方式和物质消费三方面进行比较,从而分析两部作品各自的商人形象特征。 【关键词】“三言”;“二拍”;商人形象;比较 中图分类号:I2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0-0279-01 “三言二拍”作于明朝末年,是我国古代短篇白话小说的奠基之作。“三言”是《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总称,是冯梦龙整理编纂的,每部收录小说40篇,共120篇。“二拍”是凌濛初创作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小说集,“二拍”每集40篇,共80篇。“三言二拍”用生动的语言全面细致描述了明末市民的生活,其中浓墨重彩描写了商人和商人的生活。 自古以来,在重农轻商的思想下,商人的社会地位低微,在文学作品中商人形象也大多是外貌粗俗不堪,个性卑微龌龊、重利轻义,而“三言二拍”中描写了大量的商人形象,从不同角度诠释了新的商人形象。作为两部不同的作品,虽然时代特点一致,但商人的形象还存在差异。 在外貌描写上,两部作品中的商人都是容貌清秀,气质不俗,一表人才,并且都追求高雅精致的装扮,饱读诗书,谈吐不凡。“三言”中的商人颇懂礼数,待人接物彬彬有礼,呈现出不凡的文人气息,少了一些商人的市侩和俗气。但也正是这样的儒雅性格,体现了他们胆小被动的性格弱点,导致了某些悲剧的产生。“二拍”中商人身上的文人气逐渐淡化,浑身散发着精明强干之气,在爱情和婚姻方面比“三言”中的商人果敢,遇到自己心爱的人努力追求,不论地位是否相配。 在经营方式上,“三言”和“二拍”中的商人也有所不同,“三言”中的商人大多为重情重义的小商贩,他们诚信经商,公平交易。如《施润泽滩阙遇友》中的施润泽就是一位重义的商人,他靠养蚕织绸为生,有一天在回家的路上,捡到了六两银子,满心欢喜想为自己购置一台绸机,可是他想到如果别人丢失了这六两银子,有可能家破人亡,便在丢失的地方等待失主,归还了银子。施润泽在“三言”中是一个有情有义的典型商人形象,他没有以利为本,能为他人着想。像这样重情重义的小商贩,在“三言”中还有很多。在“二拍”中,商人大多是巨商富贾的形象,并且有一些过人的新兴经营观念。在做生意时,他们洞察市场变化,以此调节价格,从中获利。比如《转运汉巧遇洞庭红波斯胡指破亀龙壳》中的商人文若虚就利用这样的经商技巧,大赚一笔。他用一两银子买了一筐红橘子出海贸易,在吉零国十分稀奇,大受欢迎,文若虚见顾客如此之多,便把橘子的价格一抬再抬,最后买家以三倍的价格买走了剩下的橘子,文若虚也得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相对于“三言”中商人的循规蹈矩,“二拍”中的商人比较审时夺度,利用经营技巧从中获利。由此看出,“三言”中的商人大都是小商贩,他们品德高尚,重情重义,一改明代以前的以利为本的商人形象。“二拍”中的商人经商方面更加进步,作者没有过重的描述“情”和“义”,重点刻画了他们如何经商致富的过程,相对于“三言”中商人比较原始的经商技巧,“二拍”中的商人便是谙熟各种经商技巧的精明老手。 在物质消费上,“三言”和“二拍”中的商人也有所区别,“三言”中的商人更感性,他们乐于把金钱花费在日常奢侈享受上,他们追求华美的服装头饰,注重样式的精美和服饰的质感,对饮食也非常讲究,注重排场。此外,他们还把大量的金钱用于娱乐上,《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盐商孙富,他就常常流连于青楼,为了得到杜十娘,不惜花上重金。“三言”中的商人也乐于购置土地,依靠土地来收取租金,简单而无风险,这是由保守的小农思想导致的。“二拍”中的商人消费相对理性,也更加有长远的眼光,除了用在娱乐上的花费,他们更愿意投资扩大自己的商业规模。在“二拍”的创作时期,明朝经济飞速发展,浓厚的商业氛围使得商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所以他们意识到,只有不断扩展自己的商业规模,才能发展的更好,赚取更多钱财。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二拍”中的商人消费理性且有远见,比“三言”中的商人思想更进步。 在文学历史的长河中,商人形象一直被贬低、被否定,他们唯利是图,薄情寡义。“三言”“二拍”的创作改变了传统的商人形象,他们的形象在此转型,并公正描述了商人的思想和生活状态。冯梦龙和凌濛初饱满刻画的商人形象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不能混为一谈,而忽略他们各自的特征,通过差异性的对比,可以发掘“三言”“二拍”中商人各自的独特光彩。 参考文献: [1](明)冯梦龙.警世恒言,喻世明言,醒世通言[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2009. [2](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2009. [3]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4]陆树仑.冯梦龙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 [5]徐定宝.凌濛初研究[M].安徽:黄山书社,199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