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信息化手段在冶金技术专业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
范文 | 王健 摘 要:传统冶金技术专业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包括理论与实践无法结合,教学方式单一以及知识体系和信息资源相对滞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我们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机遇。信息化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可突破传统教学的瓶颈,具体改革的方式是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冶金技术专业课堂教学,包括理论的合理延续、动画视频和现场视频、仿真实训、虚拟现实技术、教学平台的建立等。 关键词:高职 冶金技术 课堂教学 信息化手段 随着科技和时代的发展,信息化手段在课堂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将对传统冶金技术专业课堂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进而对这些问题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改进作探讨。 一、传统冶金技术专业课堂的局限性 1.理论与实践无法结合 传统冶金专业的教学方式、教材、课堂内容都偏向理论化,而冶金技术又是一个理论重要,实践更重的专业。职业技术院校旨在为企业输送具备待岗能力的专业人才,如果仅仅依赖理论知识为主的课堂,恐难实现这个目标,向企业输送的人才也不具备核心竞争力。 2.教学方式单一 进入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大多数基础文化知识薄弱。采用传统的老师备课,板书授课,学生课中学习,课后复习,期末理论考试模式,学生很难在单一的课堂教学中学到真正的冶金技术。孔子曰,有教无类。进入职业院校不代表这些学生不优秀,只是可能之前长达十几年的传统教学方式不太适合他们。面对枯燥、生硬的理论知识,鲜有人能够甘之如饴。他们迫切需要多样化、形象化、更现代化的教学方式。 如果丁俊晖的父亲在他小时候表现出惊人的台球天赋时便制止,让他认真备战高考,结果会怎么样?至少中国不会这么早出现这个曾经世界排名第一的台球天才。 很多例子都说明,每个人有不同的天赋。高考并不是唯一成才的道路。我们应该为学生找到适合他们的教育方式。 3.知识体系,信息资源滞后 如今时代瞬息万变,以冶金技术为例,一个很小的数据变动可能在技术层面就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如果不能同步展现在教学当中,有可能学生面临的将是一个错误的示范。这种情况在以前是很难避免的,但现在应当尽量规避。 以上三点为现阶传统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局限性。 这些局限性束缚住了老师的思想、学生的双手,将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动手能力、记忆力禁锢。学生经常怀疑自己的能力,久而久之连学习自信也没有了。 突破以上这些局限性已然是迫在眉睫。如今,科技时代,信息技术和电教化走进课堂,赋予我们丰富的教学手段。我们要充分利用新时代的优势,为学生提供一个多样的、形象的、身临其境的教学环境。 二、信息化手段在冶金专业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1.理论的合理延续 第一,将知识点简化整理,以PPT的形式形象展示,让学生易读易记。 第二,将重点和难点做成微课,和实践内容相互呼应,让学生有目的性、系统化地学习理论知识。同时,微课和视频可以保存下来反复观看,以便学生自学,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手段。 第三,建立微信群或者QQ群,将老师,同学们以及企业工程师一起加入,随时随地分享学习资料或者视频,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碎片化学习,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也可以得到及时的处理和反馈。 2.理论结合实践 面对理论与实践无法结合以及教学方式单一这两个局限性,在未来的教学改革中,我们应在理论与实践当中建立起一座桥梁,以多种方式方法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平稳落地,让学生产生形象生动的感知。 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1)动画视频和冶炼技术的现场视频。这个部分分为三个内容。第一,让学生参与到视频的录制与动画的制作,作为课堂作业的一部分。产学结合,与企业的合作是职业院校的必由之路。第二,开展动画视频制作讲解比赛,让学生自发性地熟悉每个操作流程,互动参与进来。这个过程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基础信息处理的技术。第三,结合课堂理论知识写出总结性稿件。 视频的录制和动画的制作以及团队之间的比赛,最后到理论知识的总结,足以让学生熟悉基本的操作流程和技术要点。 (2)仿真实训。通过仿真模拟软件在实训室完成实训,可与技能大赛版同步进行。首先由老师示范操作,再由学生分小组模拟操作,以角色扮演形式进行不同工种演练。学生已经在之前的动画视频和冶炼技术视频的制作过程中充分熟悉了流程。模拟演练的操作可以让学生完全掌握整个技术。随着5G技术的成熟,将来可以现场连线企业工程师进行示范演练指导,并实时为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 (3)虚拟现实技术的广泛应用。 第一,制作三维网络课件。在教学中,我们制作的网络课件在不断完善,但仍然不能摆脱二维平面的约束。在课件中加入虚拟现实技术,就能将声音、图片、视频等各种媒体有机结合,用VRML设计各种三维模型、物质结构等,可以让学生多角度观察学习,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观察到普通视频无法观察到的事物变化过程,对于冶金技术来说,这绝对是无可替代的教学方式。 第二,开设虚拟现实实验室。在现实中,我们对于冶金技术很难通过实验掌握。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建立3D模型模拟演练实验过程,假设实验,就可以得到相应结果。这对开发学生想象力方面显得弥足珍贵。 第三,建立虚拟教学。在微课或者是视频教育中,师生之间往往缺乏互动,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难免不容易集中精力。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虚拟教学来解决。 构建虚拟教学环境,可以让不同地方的学生参与进来,展现一个真实的教学环境,增强师生之间的实时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3.丰富教学资源 针对于知识体系和信息资源的滞后,网络信息技术就是我们最主要的手段。 ⑴互联网搜索。现如今,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手段越来越多,不局限于课本。互联网让我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方式更加“便捷”,当然,互联网信息质量良莠不齐需要对知识进行“辨别”。 ⑵论坛。论坛是一个专业性极强的又公开又私密的一个环境。它可以让大咖尽情分享,也可以让初学者在浩瀚海洋中找到指引前进的灯塔。在这个专业划分的绝对领域里,可以讨论在冶金技术中遇到的一切问题并寻找答案。 (3)数据共享。在冶金技术领域,亦或是其他行业。有些实验数据或是具体的实操数据是在网络共享的。这极大地方便了真正的研究者,为深入研究的老师和同学提供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端口,让他们轻松地站到巨人的肩膀上。 4.教学平台 在学习过程中考试是在所难免的,它是对我们每个阶段学习成果的一种有效化检测。以往的考试往往非常严肃、生硬,缺少人情味。笔者在教学平台设立的课堂互动讨论、章节测验,既能及时测试出学生在即时课堂中对知识的接收程度,也可以通过评价和自我评价的方式对老师提出批判性的建议,同时对学生也起到一定的警示和鞭策作用,对于巩固知識框架和应对随机事件的心理升级,都是有帮助的。 以上列举的方法,可以有效突破传统冶金技术课堂教学的局限性,让教师教之有神,学生学之有物,单位聘之有才,国家用之有梁。信息化教学乃是丰富教学方式,深化教育改革,整合教育资源最符合时宜、最行之有效的方法。高职教师理应身先士卒,积极运用信息手段对教学内容进行创造性设计,开动脑筋,大胆创新,与所授学科特点相结合,使教学的表现形势更加有特色、有灵魂。 (作者单位:甘肃钢铁职业技术学院)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