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在机械制图教学中如何应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教学 |
范文 | 萧长贤 摘 要:近年来,中职学生生源基础较差且厌学情绪严重,利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教学效果不佳,本文认为,应改变教学方法,应用新型的教学方法——行为引导型教学法。 关键词:机械制图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 任务 知识 技能 由于近年来中职学生生源基础差、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和企业对技术工人的新要求等原因,中职学校需要探讨对中职学生采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 一、什么是行为引导教学法 行为引导型教学强调以职业行为为基础,以培养能力为主线即关键能力,包括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对专业按学习领域来实施教学。主张突出实践性教学,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学习的辅导者和主持人,让学生独立自主地设计完成自己的学习。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的实施方法包括:图示思维(大脑风暴)法、卡片展示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项目教学法、引导课文法、模拟教学法、畅想落实法。 二、为什么要采用行为引导教学法 近年来技工教育生源质量大幅度下降,学生学习出现严重厌学情绪,上课听不懂,对讲过的内容记不住,课后不会做练习。考过的题目若要学生再做,学生仍会做错,做不出来。上课老师讲得多,学生做得少,没有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 根据以上现象,笔者认为,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成为学习的主人,以此作为整体倡导思想,进行教学,采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 根据国外实验表明,学生参与学习的方式不同,掌握或记住所学知识的程度不同:给学生一篇教材,学生经过阅读,他们只能记住所学知识的10%;由老师认真讲解,学生能记住20%;让学生看一遍再口述内容,学生能记住30%,让学生边看边讲解原理,学生能记住50%;若老师组织学生讨论教材内容并由学生将心得向大家展示,学生能记住70%;若由学生看过教材,再动手做一做,最后将劳动成果向大家展示,则学生能记住90%。这就说明多器官感受学习比单器官感受所记住知识的差别很大。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特别注重发挥学生眼、耳等多感觉器官的作用,更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开发学生的右脑,使左右脑协调工作,平衡发展,培养“全脑人”提高学生创造力。 三、行为引导教学法如何应用于机械制图 机械制图的教学可以采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项目法教学。因为它相比其他课程,在形式和实质上都更适应行为导向教学法;它处于一种独立性、完整性和单纯性很强的状态。具体做法是实施教材改革和教学过程改革。 1.教材改革 教材结构形式改为:总领域—模块—课题—任务,即整体教材(总领域)下面分成若干模块,每模块下面分成若干课题,每个课题下面分成若干任务,每个任务是教学内容的最小组成结构。 一项任务就有一项相应的学习目标,任务引领知识和技能。在实施任务的同时,学生从中获得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教材描述完成任务的思路是:先提出任务,再对完成任务进行分析,分析后,找出相关知识,最后对任务进行解决实施,写出实施步骤。现以“绘制内、外螺纹的旋合图”这一任务为例,说明教材的结构形式和完成任务的步骤(即:任务如何引领知识和技能,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能力)如图1。 图1 任务:绘制内、外螺纹的旋合图 学习目标:掌握内、外螺纹旋合在一起的图形的绘制。 任务引入:绘制将图2件与图3件旋合在一起的图。 图2 图3 相关知识:国标规定,在旋合部分按外螺纹绘制,在通过轴线的剖视图中,表示螺纹连接时,螺纹孔剖开,螺杆不剖。在垂直轴线的剖视图中,螺杆也要剖。 任务分析: 应画出轴向图和径向图才能恰到好处地表达螺纹旋合件。轴向图画成剖视图,径向图画两个图:视图和剖视图。 任务实施: ①画轴向图:先画螺杆再画螺纹孔件。 ②画径向视图(绘制在轴向图右方)。 ③画径向剖视图,(绘制在轴向图的左方)。 ④得到如图4所示的图。 图4 螺纹连接的画法 2.教学过程改革 教学过程可以采用以下两种形式中的任意一种。 第一种:将班上的同学分成若干组,将任务布置到每个组,同学们共同做各自每组任务。教师在同学们中巡视、指导、督促。任务完成后,每组推选一份作业上交,上交后,教师将每组的作业在班上展示,让大家评价,由各组得出评价意见。老师又将各组对每组作业完成的评价意见展示给大家。最后教师做总体评价。 第二种:以个人为单位,班上的同学不分组,教师直接将任务下达到每个学生,由每个学生去做任务。此时,教师在学生中巡视、指导、督促学生们完成任务。学生们完成后,教师在班上随机抽取5~6份作业,将抽取的作业向大家展示,让每个学生作出评价。评价后,教师又随机抽取5~6份评价向大家展示,最后教师对前面抽取到的作业进行整体评价。 第一种方法与第二种方法比较各有优缺点:第一种方法能强调团队精神,锻炼学生们的协调能力,但可能出现个别学生偷懒不做。第二种方法能迫使每个学生不偷懒,但未锻炼学生们的协调合作能力。 应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应注意,我们针对不同接受能力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强调统一进度,统一要求的同时,要因材施教,不宜搞“一刀切”,既要保证学习好的学生有足够发展空间,又要使学习差的学生能够得到成功的体验。同时教师本身的素质也到提高,不仅本专业的知识和素质要提高,而且相关方面的知识也要多了解和掌握,还要把学生的思想工作做好。学生要明确学习的目的,了解本专业的发展,消除学习的顾虑和迷茫。 总之,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是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它的运用是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我们机械制图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采积极用它、发扬它。 (作者单位:江西省萍乡市工业学校、 江西省萍乡市高级技工学校) 摘 要:近年来,中职学生生源基础较差且厌学情绪严重,利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教学效果不佳,本文认为,应改变教学方法,应用新型的教学方法——行为引导型教学法。 关键词:机械制图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 任务 知识 技能 由于近年来中职学生生源基础差、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和企业对技术工人的新要求等原因,中职学校需要探讨对中职学生采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 一、什么是行为引导教学法 行为引导型教学强调以职业行为为基础,以培养能力为主线即关键能力,包括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对专业按学习领域来实施教学。主张突出实践性教学,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学习的辅导者和主持人,让学生独立自主地设计完成自己的学习。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的实施方法包括:图示思维(大脑风暴)法、卡片展示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项目教学法、引导课文法、模拟教学法、畅想落实法。 二、为什么要采用行为引导教学法 近年来技工教育生源质量大幅度下降,学生学习出现严重厌学情绪,上课听不懂,对讲过的内容记不住,课后不会做练习。考过的题目若要学生再做,学生仍会做错,做不出来。上课老师讲得多,学生做得少,没有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 根据以上现象,笔者认为,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成为学习的主人,以此作为整体倡导思想,进行教学,采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 根据国外实验表明,学生参与学习的方式不同,掌握或记住所学知识的程度不同:给学生一篇教材,学生经过阅读,他们只能记住所学知识的10%;由老师认真讲解,学生能记住20%;让学生看一遍再口述内容,学生能记住30%,让学生边看边讲解原理,学生能记住50%;若老师组织学生讨论教材内容并由学生将心得向大家展示,学生能记住70%;若由学生看过教材,再动手做一做,最后将劳动成果向大家展示,则学生能记住90%。这就说明多器官感受学习比单器官感受所记住知识的差别很大。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特别注重发挥学生眼、耳等多感觉器官的作用,更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开发学生的右脑,使左右脑协调工作,平衡发展,培养“全脑人”提高学生创造力。 三、行为引导教学法如何应用于机械制图 机械制图的教学可以采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项目法教学。因为它相比其他课程,在形式和实质上都更适应行为导向教学法;它处于一种独立性、完整性和单纯性很强的状态。具体做法是实施教材改革和教学过程改革。 1.教材改革 教材结构形式改为:总领域—模块—课题—任务,即整体教材(总领域)下面分成若干模块,每模块下面分成若干课题,每个课题下面分成若干任务,每个任务是教学内容的最小组成结构。 一项任务就有一项相应的学习目标,任务引领知识和技能。在实施任务的同时,学生从中获得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教材描述完成任务的思路是:先提出任务,再对完成任务进行分析,分析后,找出相关知识,最后对任务进行解决实施,写出实施步骤。现以“绘制内、外螺纹的旋合图”这一任务为例,说明教材的结构形式和完成任务的步骤(即:任务如何引领知识和技能,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能力)如图1。 图1 任务:绘制内、外螺纹的旋合图 学习目标:掌握内、外螺纹旋合在一起的图形的绘制。 任务引入:绘制将图2件与图3件旋合在一起的图。 图2 图3 相关知识:国标规定,在旋合部分按外螺纹绘制,在通过轴线的剖视图中,表示螺纹连接时,螺纹孔剖开,螺杆不剖。在垂直轴线的剖视图中,螺杆也要剖。 任务分析: 应画出轴向图和径向图才能恰到好处地表达螺纹旋合件。轴向图画成剖视图,径向图画两个图:视图和剖视图。 任务实施: ①画轴向图:先画螺杆再画螺纹孔件。 ②画径向视图(绘制在轴向图右方)。 ③画径向剖视图,(绘制在轴向图的左方)。 ④得到如图4所示的图。 图4 螺纹连接的画法 2.教学过程改革 教学过程可以采用以下两种形式中的任意一种。 第一种:将班上的同学分成若干组,将任务布置到每个组,同学们共同做各自每组任务。教师在同学们中巡视、指导、督促。任务完成后,每组推选一份作业上交,上交后,教师将每组的作业在班上展示,让大家评价,由各组得出评价意见。老师又将各组对每组作业完成的评价意见展示给大家。最后教师做总体评价。 第二种:以个人为单位,班上的同学不分组,教师直接将任务下达到每个学生,由每个学生去做任务。此时,教师在学生中巡视、指导、督促学生们完成任务。学生们完成后,教师在班上随机抽取5~6份作业,将抽取的作业向大家展示,让每个学生作出评价。评价后,教师又随机抽取5~6份评价向大家展示,最后教师对前面抽取到的作业进行整体评价。 第一种方法与第二种方法比较各有优缺点:第一种方法能强调团队精神,锻炼学生们的协调能力,但可能出现个别学生偷懒不做。第二种方法能迫使每个学生不偷懒,但未锻炼学生们的协调合作能力。 应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应注意,我们针对不同接受能力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强调统一进度,统一要求的同时,要因材施教,不宜搞“一刀切”,既要保证学习好的学生有足够发展空间,又要使学习差的学生能够得到成功的体验。同时教师本身的素质也到提高,不仅本专业的知识和素质要提高,而且相关方面的知识也要多了解和掌握,还要把学生的思想工作做好。学生要明确学习的目的,了解本专业的发展,消除学习的顾虑和迷茫。 总之,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是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它的运用是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我们机械制图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采积极用它、发扬它。 (作者单位:江西省萍乡市工业学校、 江西省萍乡市高级技工学校) 摘 要:近年来,中职学生生源基础较差且厌学情绪严重,利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教学效果不佳,本文认为,应改变教学方法,应用新型的教学方法——行为引导型教学法。 关键词:机械制图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 任务 知识 技能 由于近年来中职学生生源基础差、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和企业对技术工人的新要求等原因,中职学校需要探讨对中职学生采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 一、什么是行为引导教学法 行为引导型教学强调以职业行为为基础,以培养能力为主线即关键能力,包括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对专业按学习领域来实施教学。主张突出实践性教学,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学习的辅导者和主持人,让学生独立自主地设计完成自己的学习。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的实施方法包括:图示思维(大脑风暴)法、卡片展示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项目教学法、引导课文法、模拟教学法、畅想落实法。 二、为什么要采用行为引导教学法 近年来技工教育生源质量大幅度下降,学生学习出现严重厌学情绪,上课听不懂,对讲过的内容记不住,课后不会做练习。考过的题目若要学生再做,学生仍会做错,做不出来。上课老师讲得多,学生做得少,没有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 根据以上现象,笔者认为,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成为学习的主人,以此作为整体倡导思想,进行教学,采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 根据国外实验表明,学生参与学习的方式不同,掌握或记住所学知识的程度不同:给学生一篇教材,学生经过阅读,他们只能记住所学知识的10%;由老师认真讲解,学生能记住20%;让学生看一遍再口述内容,学生能记住30%,让学生边看边讲解原理,学生能记住50%;若老师组织学生讨论教材内容并由学生将心得向大家展示,学生能记住70%;若由学生看过教材,再动手做一做,最后将劳动成果向大家展示,则学生能记住90%。这就说明多器官感受学习比单器官感受所记住知识的差别很大。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特别注重发挥学生眼、耳等多感觉器官的作用,更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开发学生的右脑,使左右脑协调工作,平衡发展,培养“全脑人”提高学生创造力。 三、行为引导教学法如何应用于机械制图 机械制图的教学可以采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项目法教学。因为它相比其他课程,在形式和实质上都更适应行为导向教学法;它处于一种独立性、完整性和单纯性很强的状态。具体做法是实施教材改革和教学过程改革。 1.教材改革 教材结构形式改为:总领域—模块—课题—任务,即整体教材(总领域)下面分成若干模块,每模块下面分成若干课题,每个课题下面分成若干任务,每个任务是教学内容的最小组成结构。 一项任务就有一项相应的学习目标,任务引领知识和技能。在实施任务的同时,学生从中获得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教材描述完成任务的思路是:先提出任务,再对完成任务进行分析,分析后,找出相关知识,最后对任务进行解决实施,写出实施步骤。现以“绘制内、外螺纹的旋合图”这一任务为例,说明教材的结构形式和完成任务的步骤(即:任务如何引领知识和技能,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能力)如图1。 图1 任务:绘制内、外螺纹的旋合图 学习目标:掌握内、外螺纹旋合在一起的图形的绘制。 任务引入:绘制将图2件与图3件旋合在一起的图。 图2 图3 相关知识:国标规定,在旋合部分按外螺纹绘制,在通过轴线的剖视图中,表示螺纹连接时,螺纹孔剖开,螺杆不剖。在垂直轴线的剖视图中,螺杆也要剖。 任务分析: 应画出轴向图和径向图才能恰到好处地表达螺纹旋合件。轴向图画成剖视图,径向图画两个图:视图和剖视图。 任务实施: ①画轴向图:先画螺杆再画螺纹孔件。 ②画径向视图(绘制在轴向图右方)。 ③画径向剖视图,(绘制在轴向图的左方)。 ④得到如图4所示的图。 图4 螺纹连接的画法 2.教学过程改革 教学过程可以采用以下两种形式中的任意一种。 第一种:将班上的同学分成若干组,将任务布置到每个组,同学们共同做各自每组任务。教师在同学们中巡视、指导、督促。任务完成后,每组推选一份作业上交,上交后,教师将每组的作业在班上展示,让大家评价,由各组得出评价意见。老师又将各组对每组作业完成的评价意见展示给大家。最后教师做总体评价。 第二种:以个人为单位,班上的同学不分组,教师直接将任务下达到每个学生,由每个学生去做任务。此时,教师在学生中巡视、指导、督促学生们完成任务。学生们完成后,教师在班上随机抽取5~6份作业,将抽取的作业向大家展示,让每个学生作出评价。评价后,教师又随机抽取5~6份评价向大家展示,最后教师对前面抽取到的作业进行整体评价。 第一种方法与第二种方法比较各有优缺点:第一种方法能强调团队精神,锻炼学生们的协调能力,但可能出现个别学生偷懒不做。第二种方法能迫使每个学生不偷懒,但未锻炼学生们的协调合作能力。 应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应注意,我们针对不同接受能力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强调统一进度,统一要求的同时,要因材施教,不宜搞“一刀切”,既要保证学习好的学生有足够发展空间,又要使学习差的学生能够得到成功的体验。同时教师本身的素质也到提高,不仅本专业的知识和素质要提高,而且相关方面的知识也要多了解和掌握,还要把学生的思想工作做好。学生要明确学习的目的,了解本专业的发展,消除学习的顾虑和迷茫。 总之,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是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它的运用是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我们机械制图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采积极用它、发扬它。 (作者单位:江西省萍乡市工业学校、 江西省萍乡市高级技工学校)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