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应用精子透明质酸结合试验评价精液质量的可行性
范文

    古米娜?卡米力麦 麦提吐尔荪?阿卜杜艾尼

    

    【摘 要】目的:对采用精子-透明质酸结合试验评价精液质量的方法进行可行性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5月到2019年5月在男科门诊部接受治疗的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以精子-透明质酸结合试验的结果作为参考值进行分组,将58.5%作为分值,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精子-透明质酸结合率≥58.5)和研究组(精子-透明质酸结合率<58.5),两组各100例。对两组的精子DNA碎片率和精液常规参数(精子浓度、精液体积、前向运动百分比、pH、残留胞质、活动率、头部缺陷率、正常形态率等)进行比较;同时对精子-透明质酸结合率和上述指标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之间精子DNA碎片率和精液体积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百分比、精液pH、残留胞质、活动率、头部缺陷率、正常形态率等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进一步得出,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百分比、活动率、正常形态率等参数与精子-透明质酸结合率呈正相关,精液pH、头部缺陷率、残留胞质等参数与精子-透明质酸结合率与呈负相关,但与精子DNA碎片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精子-透明质酸结合率和精液常规参数具有相关性,采用精子-透明质酸结合试验评价精液质量的方法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精子-透明质酸结合试验;精液常规参数;精液质量

    有关研究显示 ,精子-透明质酸结合率的高低与精子成熟与否呈正相关性。,主要原因在于透明质酸是卵母下包透明带基质的主要成分之一,可与精子头部表面的相关受体相结合。因此,在研究精液质量的相关实验中,经常采用精子-透明质酸结合试验的方法评价精液质量。本文针对子-透明质酸结合率和精液常规参数的相关性进行研究,进而得出该方法的临床推广价值,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5月到2019年5月在男科门诊部接受治疗的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年龄19—55岁,平均(24. 5士9. 11)岁。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成年男性,平均年龄应大于18周岁;②标本留取方式应采用特制的精液采集套;③接受精液常规检查,精液浓度≥20×10 /m L,同时前向运动精子率 (PR) ≥10%。排除标准:①精液总量过低(<1mL);②收集方式不当或者保存方式不当造成标本损坏;③在7天内有性生活。所有研究对象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以精子-透明质酸结合试验的结果作为参考值进行分组,将58. 5%作为分值,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精子-透明质酸结合率≥58. 5)和研究组(精子-透明质酸结合率<58. 5),两组各100例。对两组的精子DNA碎片率和精液常规参数 (精子浓度、精液体积、前向运动百分比、p H、残留胞质、活动率、头部缺陷率、正常形态率等) 进行比较;同时对精子-透明质酸结合率和上述指标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1.3 观察指标

    以《WHO人類精液检验与处理实验室手册 (第五版) 》为标准,进行精子相关参数的检测。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给予t检验,诊断结果数据材料以n(%)表示,给予检验,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由表1可得,研究组和对照组之间精子DNA碎片率和精液体积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 , 而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百分比、精液p H、残留胞质、活动率、头部缺陷率、正常形态率等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5) 。并且进一步得出,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百分比、活动率、正常形态率等参数与精子-透明质酸结合率呈正相关, 精液p H、头部缺陷率、残留胞质等参数与精子-透明质酸结合率与呈负相关, 但与精子DNA碎片率无明显相关性。

    3 讨论

    精子-透明质酸结合试验的方法在临床上已经逐渐得到开展,成为评价精子成熟度的一项新的标准,成熟精子头部的透明质酸更容易与卵细胞透明带的受体相结合 ,完成受精工作。而相反,不成熟精子的精子-透明质酸结合率明显较低 。在本研究中,笔者遴选4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精子-透明质酸结合率为分组标准,结果显示精子-透明质酸结合率和精液常规参数具有相关性,并且该数据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可有效反映精子的功能。

    综上所述,采用精子-透明质酸结合试验评价精液质量的方法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孙琴, 李鸿儒, 梁元姣, 等.精子顶体酶检测对不明原因不孕夫妇助孕治疗方案选择的临床意义[J].中华男科学杂志, 2017, 23 (2) :152-156.

    马征兵,薛力.精子的顶体酶活性与受精能力的临床研究[J].中国性科学,2019,(28)07,33-36.

    石理华, 魏茂提, 李辉, 等.采用ITRAQ方法研究男性弱精子症精子蛋白的差异表达[J].武汉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12, 33 (3) :373-377.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7:2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