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阅读内容的选择与教学重构 |
范文 | 张健 【内容摘要】选修内容中的阅读教学,关键在于内容的“选”与学习的“修”。基于教材内容的研读,可以指导学生有效地“选”,但需要将选的自主权交给学生;基于学生学情的分析可以指导学生的“修”,但修本质上是属于学生的过程。追求阅读的有效性,是选、修的旨归。 【关键词】选修 ?阅读教学 ?选择 ?重构 阅读是一种具有自主特征的信息输入过程,特别是对于选修内容而言,“选”什么样的内容而“修”之,又如何“修”,成为高中语文教学中选修内容的教学思考重点之一。苏教版选修教材的数量远超必修,内容也非常广泛,与阅读直接相关的就有《实用阅读》、《新闻阅读与写作》等,这些内容的选择与教学如果遵循传统的思路或者遵循必修教材的教学模式,显然是不可取的,其在实际教学中必然面临着内容的选择重组与教学重构的问题。现以《实用阅读》为例,谈谈笔者的思考。 一、教材研读,内容选择的基础 选修课程原本就带有延伸与拓展的意味,《实用阅读》自然也不例外。对比表明,该教学内容强调的是语文应用意识,强调的是培养学生迅速甄别有效信息的能力。《实用阅读》教材的介绍中明确指出,“生活在信息时代的现代公民,具有这种意识与能力,将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具体到教学实践中来,在选择整合本册教材中的内容时,笔者以为首先要对整册教材进行研读。分析表明,本教材与必修教材中一样采取了专题呈现教学内容的方式,七个专题覆盖了自然科学(包括论文与科普文章等)、社会科学、历史、文化、艺术、天文、生物等众多类别,可谓一本简版的百科全书。但其内容又不是指完全指向科学及其它知识的普及,而是指向上面所提到的学生对有效信息的提取,因此其具有教材的基本特征,其能够让学生顺利地进入情境去在丰富的材料中筛选与选择,尤其是每篇课文后的“阅读与探讨”,及每个专题最后的“积累与应用”,巧妙地在学生的阅读与理解之间形成一个驱动力。 笔者以为,本册选修教材既然是培养学生的信息选择能力的,那对于教材的阅读顺序、重点把握上就应当赋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权,让他们自己去对教材内容进行阅读、理解与判断,以确定合适自己的阅读重点,并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拓展是选修教学的应有之义,只有学生能够在选修教材阅读的基础上去进行拓展,才彰显了选修中“选”这一核心要素的真实含义。 二、学情分析,教学重构的依据 教材重构的关键在于对“修”的理解,因为选修不同于必修,教师的系统讲授不是选修教学的重头戏,让学生自主地去“选”,然后在选的基础上认真地“修”,才是教学重构的本质含义。矛盾常常在于,如果真的没有教师的任何指导,即没有真正的“教”,即使是高中学生,选修也是难以真正发生的,或者即使发生了,也多是低效的,因此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形进行分析,就是教学重构的重要基础。 当下的高中学生在面对选修教材时会有什么样的认识,会有什么样的选修能力,值得研究。根据笔者的调查与判断,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于选修内容的理解往往是肤浅的,他们认为这些内容的阅读对他们的考试尤其是高考不具有实质性的帮助,这种实用主义的倾向使得学生的选与修均难以企及真正的深度。一旦知道学生的这一认识,教师教学重构的一个基础性工作就应当是,通过一定形式的价值引导,让学生认识到选修内容的学习培养的是他们“渔”的能力。 解决了学生的认知问题,随后更为核心的就是培养学生“自修”能力,自主地面对选修教材上的内容,读之、思之、解之,更多的应当是一种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完善的过程。如果说高中学生的自主意识与能力已经不需要教师过多地关心的话,那面对选修教材的“修”的能力却仍然离不开教师必须的指导。学习小组的建立估计绝大部分语文同行并不陌生,其成功的原因则在于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性,但教师又没有放弃自己的指挥阵地,尤其是在学生自修的过程中,教师通过指导与平台搭建的方式,让学生的阅读不再局限于个体或小群体的理解,而是面向整个班级甚至是自己的未来,是与群体或未来的自己对话的过程。 三、有效教学,“选”与“修”的旨归 选修教学并非天马行空,并非没有目标,笔者以为选修课程的教学也是需要对其有效性进行关注的。关注的角度是多维的,最为直接的可能还是上文所提到的“选”与“修”两个方面,选修内容的教学,原本应当关注的也应当是这两个方面。 从这两个方面来关注有效性,基于的是学生的一种视角。因为当将选的权利交给学生时,他们一定是基于自身的兴趣与长处去进行的,由此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情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当修的过程交给学生时,学生所用的方法一定是在之前学习(尤其是必修学习)中积累下来的学习习惯与学习能力的体现,因此教师不仅可以判断当下学生的学习,还可以判断之前学生的学习。当然,作为选修,笔者感觉更多的还应当是向前看,诚如上面所提到的学生有了一种拓展阅读的欲望时,就可以认为选修课程中这样的阅读教学是有效的,因为在笔者看来,这正是语文应用意识的一种体现。 【参考文献】 [1] 姚志华. 论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存在,《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4. [2] 雷传平、钱加清. 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分析,《中国教育学刊》,2011.4.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中等专业学校)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