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诗词教学,全在一个“美”字
范文 赵裕花
【内容摘要】古代诗词以其特有的美感屹立于中国五千年语言文化中,因此古代诗词的鉴赏鉴赏在高中语文实际教学中应被足够的重视。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我感悟和开展随文练笔等办法,让学生们在情境中自主感悟,体悟诗人情感,升华自身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诗词教学 审美教育
相对以往学习语文的经历来说,高中语文的学习更加侧重于语文素养的养成,即希望学生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能够深化自己的思维,升华自己的人格,进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而高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鉴赏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古代诗词以其特有的美感屹立于中国五千年语言文化中,因此古代诗词的鉴赏鉴赏在高中语文实际教学中应被足够的重视。古诗词相对于散文、议论文、叙述文等文体来说,语言简练却又较难理解,用词精炼优美,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捕捉古诗词语言表达之美,把握意象、意境之美,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激发学生们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们在情境中自主感悟,体悟诗人情感,升华自身素养。接下来,笔者将从情境导入、自主感悟、随堂练笔三个方面,谈谈自己在古诗词教学中的一些见解。
一、情境导入,创设“美”的意境
古诗词中词句的理解是比较难的,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时候会觉得每一个词语都是认识的,每一句诗也是理解的,但是组合起来就是云里雾里,不懂诗词的意思是什么,想表达的思想感情又是什么。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古诗词教学时应一改之前陈旧的教学方式,而是为学生们创设相应的情境,引导学生们结合情境学好古诗词。
比如,我在讲解苏教版高中古诗词《蜀道难》一文时,先带领学生们在学习了难词难句,并通读了全文的基础上,再结合诗人李白生活的时代背景来理解文中大意。首先,诗人以一句“噫吁嚱!危乎高哉!”来点明题目所谓的蜀道之难。之后,我让学生们设想“上青天”之难,诗人将“蜀道”比喻为“上青天”,可见上蜀道也是很难的。我又让学生们想象自己在攀爬一座“猿猴”想要通过都发愁的险峰,抬头是天,低头是云,深不见底,其山川之险峻,令人难忘。结合这些意象的解读,学生们很快理解了蜀道之难,再结合诗歌中大开大阖的情境描写,学生们明白了诗歌表达的是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通过诗词中意象的描写,结合诗人时代背景,进行情境再现,将诗中描写的情境给学生们更加直观的展现出来,引导学生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情境代入,进而欣赏古诗词之美。此外,创设情景对于激发学生们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也有着十分有益的作用。
二、自主感悟,体验“美”的情感
高中语文的学习不能够由教师直接灌输给学生们应知应会的知识点,而是引导学生们自主思考、自主探究,在通过自己的努力理解诗歌之美的同时,深化自身诗歌鉴赏意识,增强自身的诗歌鉴赏能力。自主感悟是指学生们在学习诗歌时,可以通过大声朗读、仔细琢磨等方式,体验古诗词中“美”的情感。
比如,我在讲解苏教版高中语文古诗词《虞美人》一词时,先教会学生们“雕阑玉砌”等较难理解的词语,又给学生们讲解了词人李煜的痛失家国的遭遇,结合这一时代背景,要求学生们自己诵读课文,体会词中“愁绪”情感的表达。学生们纷纷表示,通过多次诵读,自己对于这首词中的愁绪有了新的感悟,如“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一句,用“断水”来比喻“消愁”,用“水更流”与“愁更愁”相呼应,来表达词人愁意之绵延不绝。学生们通过诵读的方法,不禁觉得词人愁意扑面而来,更能深切体会词人愁绪。
通过诵读和仔细琢磨的方式来理解词意,学生们仿佛亲眼目睹了词人李煜的满满愁绪,看到了月光下对酒独酌、愁绪难平的词人形象,在增添学生们学习古诗词的兴趣,陶冶了学生们的情操,引导了学生们爱国护国的正确人生观。
三、随堂练笔,升华“美”的素养
学以致用是一切知识学习的最终目的。学生们学习了新知识,并在实际学习或生活过程中合理运用,不仅能加强自己对知识点的记忆,还能有效的展示自己,表现自己优秀的一面。因此,在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的课堂上,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们随堂训练,根据自己所学、所想、所经历的事情进行练笔,也可以由教师给出场景,由学生们根据以往的知识积累进行诗词表达。
比如,我在讲解苏教版高中语文古诗词《苏幕遮》一词时,学习了词人范仲淹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愁绪表达,“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一句点出了词人此刻心中的愁绪难平和相思之苦。于是,针对这种情感,我要求学生们根据以往所学知识说出几句类似的诗词。学生们争向发表意见,有的学生背出了李白曾写的“低头思故乡”,也有类似于这次第怎么一个愁字了得的直接叙愁的描写……学生们主动思考、积极回答,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由此可见,想要学好古诗词,不仅要从学习生字、生词,以及诗词中的句子,还应仔细品味其中的意境,结合诗人的时代背景以及个人遭遇,分析诗词中意象的描写,进而深度理解诗词大意,了解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方式、方法类比,学生们可以通过不同的诗词来进行训练,在理解不同诗词的同时,学习古诗词鉴赏的方式方法,在体验诗词之美事升华自己“美”的素养。
【参考文献】
[1] 孙敏. 高中古诗词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2010(11).
[2] 施春晖. 在古诗词教学中培植学生的审美心境[J]. 教学与管理,2008(1).
[3] 李晓芳. 浅议古典诗词教学的审美性[J]. 教学与管理,2010(7).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江海中学)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3: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