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舍
取舍写作构思中根据主题的需要所作的对材料的“剔”和“留”的工作。主题来自材料,材料为主题服务。写作不能没有材料,但并不是材料越多越好。明·王骥德《曲律》:“好用事,失之堆积; 无事不用,失之枯寂。”材料堆积和没有材料,是忽视选材、不善取舍的结果。白居易《与元九书》:“凡人为文,私于自是,不忍于割截,或失于繁多。”“私于自是”,就是无视材料对主题的制约性,主题对材料的依赖性,一味堆砌材料,不忍割爱,结果文章繁杂冗长,不仅不能突出主题,反而会淹没主题。所以有经验的作家都很注意对材料的选择取舍。“取”和“舍”,“选材”和“剪材”,在突出主题方面既对立又统一。有“取”必有“舍”,有“选材”必有“剪材”,取舍是作者选择材料的具体体现。选择取舍得当,以作者对材料的鉴别能力为基础。无鉴别即无取舍,鉴别失误,取舍难以恰当,所以说到底,作者还是要提高自己对材料的分析鉴别能力。
取舍qǔshě采取或舍弃 △ ~适当。
【取舍】采取和舍弃。泛指选择。如:难以取舍。
取舍
取舍
取舍用舍 趣舍 弃择 救夺 去就 去留 辟就 取遣 取优舍劣:优胜劣汰 优胜劣败 优存劣败 舍此就彼:撩东劄西 安排取舍:裁 对事物的取舍安排:裁剪 裁翦 在重大问题上选择去取:何去何从 何去何就 何适何从 奚去奚从 没有眼力,取舍不当:买椟还珠 得匣还珠 还珠买椟 自己取舍的标准与众不同:人弃我取 人弃我欲 人弃我趋 自己取舍的标准与众相反:人取我与 (要或不要:取舍)
取舍(同)弃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