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探究式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实践探究 |
范文 | 【内容摘要】高中是广大学生理论知识积淀、思维能力培养、学习习惯养成以及创新水平提升的重要阶段,作为高中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教学工作的开展状况如何,深刻影响着广大学生能力与素质的提升。特别是基于课程改革的教育大背景,探究式教学模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价值也得到了愈来愈多主体的认可。本文从实际出发,探讨了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应用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具体策略,希望可以为专业育人目标的落实,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模式 高中生物 教学策略 创新方法 相较于其他常见的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的有效应用,打破了原有单向灌输式教学体系的桎梏,充分彰显了广大學生的主体作用以及主观能动性,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们参与生物学习的积极性和效率。特别是基于素质教育的时代大背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全面、有效推行探究式教学模式,对于学生学科素养的培育意义重大。所以,探究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探究式教学的应用策略有着较高的现实价值与实践意义。 一、探究式教学概述 所谓的探究式教学,指的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借助于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自主的进行事例或者是问题的探究,最终获得并且掌握相应的结论和原理。借助于这一教学模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参与度以及思维创新性得到了充分的激发,他们在思考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实现了理论知识的深化。 二、合理的情境创设 作为一门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学科,生物学科的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并且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较高的指导价值。所以在该学科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应当借助于一些生活化的情境,逐步培养学生们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并检验生物知识的意识和能力,助力其学科素养的全面提升。特别是针对一些较为抽象,理解难度较大的生物知识,如果教师不能借助于合理的教学情境,将其同学生们的实际生活有效联系在一起,那么学生很难深入理解并记忆同其相关的知识点[1]。除此之外,相较于单纯的理论灌输式教学模式,情境的创设更有利于激发广大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及主观能动性。 而教学情境的合理创设,需要广大教师吃透教材,并且深入发掘实际生活中同其教学内容关联密切的要素,对其加以全面的整合、合理的分析、有效地利用。例如在进行有关杂交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袁隆平发明杂交水稻的案例为切入点,引导同学们思考生物技术之于人类发展的重要价值,并且深入感知生物这一学科同我们实际生活的重要联系。在此基础上,可以逐步引入有关杂交的理论知识,从而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之中,使同学们逐步掌握同本课教学内容相关的理论知识,并且了解到了生物方面的一些小常识,实现了自身学科素养的有效提升。 三、科学的实验导入 上文中我们说到,作为一门凸显出实践性特征的学科,生物教学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科学的实验教学部分。借助于实验课程的学习,可以大大提升学生对于生物这一学科学习的兴趣,全面培养广大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其可以更好地参与到这一学科的学习过程中来[2]。而高中阶段实验课程的开展,需要广大教师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勇于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充分发挥广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在自我探究、自我发现的过程中,迈入更加广阔的生物天地。 我们以DNA双螺旋结构的解旋这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在课前应当做好充分的实验教学准备,带领学生们来到实验室进行该过程的观察活动。在利用显微镜观察解旋全过程之前,教师应当带领学生们回顾课本上有关该课的基础理论,然后指导同学们按照合理的步骤进行观察。最后,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让同学们介绍其观察的结果与感受。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彰显,其自身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思维创造能力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四、环节的有效对接 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完善,还离不开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这也是总结该模式应用经验、反思教学工作开展不足的重要途径。如果教师不能客观的评价学生在完成探究式学习过程中的表现,那么就会使学生丧失探究的积极性,也无法在多次的探究过程中吸取经验,获得成长。所以,广大生物教师应当牢牢把握高中生的学习基础、认知能力、兴趣爱好等特质,有针对性地选用探究式教学的评价方法与指标[3]。例如,生物教师可以采用探究成果展示交流、主题论文答辩、主题学术报告等活动形式,让同学们以个体或者是小组为单位,将自己的探究式学习结果展现出来,在同学间展开全面的交流与碰撞。如此一来,有利于同学们接受到更多的思想与理念,在思维碰撞过程中激发更多的火花,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广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其步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结果评判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以定性为主、定量为辅。评判指标应当涵盖学生们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创新创造等各方面的能力,尽可能对每一位学生都给予一定的鼓励,并且为每一位同学之后的自主探究指明一定的方向与道路[4]。如此一来,可以大大提升学生对于该学科学习的积极性,使其更加主动地投入到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应用中来。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中生物的教学状况如何,深刻影响着广大学生理论知识的积淀、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创新水平的提升。广大教学主体应当积极引入并应用探究式教学模式,不断提升高中生物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助力广大学生更好地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立新.任务驱动式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11):35. [2]刘斌.探究式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学周刊,2016(25):97-98. [3]周俊萍,杨舒晗.启发-互动式教学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科技风,2016(7):65. [4]邱玲燕.以导促探,激活课堂——高中生物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6,2(5):153-154+158. 作者简介:曹跃飞(1969年12月-),女,汉族,籍贯湖南省永兴县,中学一级教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高中生物教学. (作者单位:永兴县永兴第三中学)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