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在急诊科的救治措施分析 |
范文 | 和东升 辛娟
【摘 要】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急诊科救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救治措施以及转归。结果:60例患者经规范、积极的救治后,病情好转59例,1例急救无效死亡,未见并发症;治疗后患者的CK-MB、cTnT、hs-CR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给予溶栓治疗与综合急救治疗在控制病情中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急诊科;急性心肌梗塞;治疗;护理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22-215-01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心肌缺氧缺血而壞死,表现为急性循环功能受阻、胸痛以及直接反映出心肌坏死、过度损伤以及供血不足等一系列特征的心电图变化[1]。急性心肌梗塞发病时间短,病情严重,病情容易变化且容易合并其它并发症,患者预后较差,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完善急性心肌梗塞的急救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死亡率。本次研究主要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急诊科救治措施,总结相应急救治疗方法,为急诊科实施救治提供一定参考,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为50岁至75岁、平均年龄60.54岁。发病时间为54min至188min、平均90.11min。心肌梗死部位包括心肌下壁14例、心肌前壁9例、心肌前间壁27例、心肌广泛前壁10例。患者均经常规、心电图以及CT等检查确诊为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主要合并疾病包括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 1.2 方法 ①患者接入急诊科后保持绝对平卧,禁止进行任何活动以免增加心肌耗氧量。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作初步诊断,采取基本急救措施,包括心理指导、输液、除颤、心电监测、止痛以及吸氧等。监测患者的血压、呼吸、脉搏以及体温等,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密切观察。快速检查患者的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检查心电图,当发现CK-MB、cTnT、hs-CRP水平明显增高,心电图ST-T动态演变、ST段抬高、新出现Q波等时确诊急性心肌梗塞。 ②尽快进行再灌注治疗以恢复冠状动脉血供,挽救梗死心肌,减小区域心肌死亡面积,再灌注治疗包括动脉或静脉溶栓治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等。当门-球时间超过90min,且明确患者无溶栓禁忌时可进行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只要发病时间不超过12h也应进行溶栓治疗,采用rt-PA治疗,Q12H给药,控制注射时间不超过1h。溶栓治疗期间给予肝素滴注。溶栓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时间进行每日检查,结合凝血指标来对肝素用量进行调整。检查凝血酶时间、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以及凝血酶原时间,结合患者试剂调整溶栓剂量[2]。溶栓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心率、心律以及肝肾功能等进行密切观察,发现出血时及时中转PCI治疗。当门-球时间在90min内时且患者无PCI禁忌证时,进行PCI治疗,必要时进行支架置入。只要患者发生心源性休克,无论发病时间均进行PCI治疗。 ③患者卧床休息,绝对静卧,给予心肌供氧以改善心肌缺氧症状,持续进行吸氧治疗。 ④给予药物治疗,动态监测血压。血压平稳的建立静脉通路,维持补液量出入平衡,控制输液速度,从而调整血容量。给予硝酸甘油滴注,7-9滴/min。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血压、心率以及脉搏等,发现血压降低时经另一条静脉通路给予升压药物如多巴胺滴注从而控制血压。当患者心动过速或者频繁出现早搏时,给予胺碘酮静脉注射;当出现缓慢心律失常时给予阿托品静注;当出现快速心律失常且经药物治疗后缓解不明显的,给予直流电电转复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观察治疗后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观察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经SPSS23.0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60例患者经规范、积极的急诊科救治后,病情好转59例,1例急救无效死亡,未见并发症;治疗后患者的CK-MB、cTnT、hs-CR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见表1。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未能得到及时且正确的急救治疗时,很容易出现心力衰竭、心脏骤停等而导致死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8h后死亡率较高,因此发病8h内是最佳治疗时间,急诊科尽早开展对患者的急诊治疗,这对抢救患者具有重要作用[3]。收到患者之后,立即对患者的症状进行观察,10min内评估完毕,确诊急性心肌梗塞后立即结合患者的身体情况制定相应治疗方案,从而控制患者的病情。就抢救治疗方案,部分治疗方法以及药物均具有自身的适应证与禁忌证,这就要求对患者的症状进行仔细观察,从而避免发生医疗事故。治疗过程中,要给予科学的急救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的体温、血压以及心率等,及时发现并发症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4]。 CK-MB、cTnI都是常用的心肌酶谱检查指标,在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情方面应用广泛;hs-CRP是心血管意外事件、不稳定心绞痛以及急性心肌梗死的敏感预测因子。本次研究中,治疗后患者的CK-MB、cTnT、hs-CR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提示急诊科给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积极、规范的救治有助于控制患者病情进展,改善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给予溶栓治疗与综合急救治疗在控制病情中具有重要作用。开展急救治疗的同时,还要给予患者科学的急救护理,评估病情,确定治疗方案,对患者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出现并发症时要及时进行治疗。 参考文献 [1] 周玲艳.1例急性心肌梗塞心脏骤停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后的抢救与护理[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7(07):143-145. [2] 韩美英.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抢救效果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临床观察[J].中国农村卫生,2019,11(02):2. [3] 王灿荣.26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院前院内无缝衔接救治一体化的思考[J].医药前沿,2018,8(29):75. [4] 韩美英.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抢救效果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临床观察[J].中国农村卫生,2019,11(02):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