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让学生每天进步一点点 |
范文 | 魏永生++申冬梅 经历了雨雪的反复、沙尘的造访,3月末的哈尔滨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好天气。伴着这难得的天高云淡,坐落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旁的文庙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就是哈尔滨市第十七中学(以下简称“十七中”)即将参加中考的初四学生以及他们的老师和家长。 晨风拂面,依旧带着北方早春的丝丝凉意,却拂不去挂在师生家长们脸上的明媚笑意。尤为兴奋的就是来到这里的717名毕业班学生,因为接下来的这场仪式,将是他们人生中意义非凡的一次经历。 “进校园,衣冠整,遵校训,展学风……”在学生们铿锵有力的《十七中学子铭》齐颂声中,仪式的序幕缓缓拉开。几名身着校服的学生代表向孔子像郑重地献上鲜花,并致以最崇高的敬礼。随着深沉厚重的擂鼓、敲钟、击筑声,作为文庙门户的大成门徐徐开启,师生家长们鱼贯而入。悠扬的古乐声伴着清脆的鸟啼,萦绕在庙宇间,更显肃穆凝重。接下来,学生们用掷地有声的经典诵读,道出了他们对先贤孔子的崇拜和敬意,而校长的致辞、家长代表的鼓励、教师代表的誓词则更像是一双双大手,托起孩子们待丰的羽翼,给予他们努力的决心和向上的动力,祝福他们在人生的考场上沉着冷静、勇创佳绩。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在孔子像前,十七中的初四学子们用他们稚嫩却有力的声音宣誓:永远不失拼搏之勤奋、奋斗之勇气!因为他们相信世界在等着他们去改变,因为他们相信希望,相信伸手就能碰到天…… 至此,十七中以“传承文明,立德树人,凝心聚智,助力中考”为主题的2014毕业班中考誓师大典宣告结束。也许,仪式中从状元桥上虔诚走过的孩子们,在即将到来的中考中无法每个人都收获圆满,但是在拜谒圣贤的过程中领悟精神、坚定信念、直面挑战,才是此次活动的真正意义所在。正如校长刘艳伟所说:“聆听圣哲先贤的训导,传承中华文化的薪火,重塑民族精神的风骨,共读人类和谐的经典……先师孔子告诉我们,要仁者爱人,修身齐家,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将是孩子们受用一生的精神财富。 “拜谒圣贤,助力中考”誓师大会结束了,它同时也为十七中毕业年级“我的成长看百天”系列活动画上了又一个圆满的句号。对这一届即将迈上人生新台阶的学生来说,在十七中学习的这4年是由一个个充满挑战和收获的“百天”组成的,他们的每一点进步和成长都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个意义非凡的“百天”里。而十七中就像是她们的母亲,用爱和鼓励陪伴和见证着孩子们,幼苗一样拔节,小树一样伸展,栋梁一样茁壮。 对婴儿来说,“百天”是值得庆贺和留念的重要日子,在人的一生中意义非凡。所以,父母们都会在这一天给孩子拍照,纪念他们的百日成长。而对学生来说,“百”则意味着百分,象征着圆满,“百天”的意义可见一斑。那么,在短短的一百天里,学生们到底可以做多少事?学到多少知识?品行有多大改变?能否创造奇迹呢?带着这样的思考,2011年3月,在校长刘艳伟的构思和倡议下,十七中正式启动了“我的成长看百天”系列活动,即在每个“百天”里完成一个设定的目标,旨在让每一个学生在不同阶段都不虚度,让每一个生命都能绽放出生命的光彩。 从入校之日起,学校即将学生的在校学习时间——4个学年、8个学期,划分为8个“百天”。这个数字并非随意设定,而是缘于每个学期除去节假日恰为“百天”,一个学年正好可以划分为前后两个“百天”。这不失为一种时间上的巧合,更体现了构思者的创意和智慧。在每个“百天”里都会设定明确的目标,不同的学年和学生其目标也有所不同,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知识能力水平逐级递进。初一学年的主题是“走进校园,携手成长”,主要侧重小升初的过渡和行为习惯养成;初二学年的主题是“趣味生物,多彩地理”,主要针对初二生物、地理“小中考”,注重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初三学年的主题是“学法整理,学纳百川”,侧重各科的学法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更加有效的学习方法;初四学年的主题是“励志成长,阳光备考”,侧重迎考准备和考前誓师。其中,学生在校的第一个“百天”(行为习惯初养成)和最后一个“百天”(中考誓师迎冲刺)分量尤重。而有关青春期教育的内容,则贯穿4个学年的始终。在这一个个特色鲜明的“百天”里,每个学生又被细化为一个个成长的个体,老师们用善于发现的眼和不吝鼓励的口,不断地挖掘出蕴藏在学生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捕捉学生们的进步点,让他们认识到,“百天”虽短却可以有大进步,从而形成积极的心理暗示,实现自我激励。同时在学生中树立同伴互助的典型,评选出具有不同闪光点的榜样、先锋和模范,用他们的优秀品质感染和鼓舞更多的学生,使其紧随其后,迅速成长,达到“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目的,最终实现所有学生的共同成长。 作为每个“百天”的回顾和总结,每个学年都会在学期末举行“我的成长看百天”展示专场。活动还特邀家长共同参与,通过教师寄语、才艺展示、表彰奖励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和孩子们一起分享成长的点滴和收获的快乐。 正言行,“百日”养成好少年 4月16日 ,一场名为“感恩父母心,让爱在心间流淌”的德育实践活动课正在十七中的初一·十一班进行。一上课,班主任杨倩就让学生回想父母在生活中曾经对自己说过的话,于是,这堂课就从对父母的“控诉”开始了。“你是怎么搞的,这么简单的题都错!”“哭什么哭,你还有脸哭!”“如果下次再考这么差,看我怎么收拾你!”……预设的目的达到了,杨倩老师便不失时机地播放了毕淑敏《孩子,我为什么打你》的录音片段:“……每一次打过你以后我都要深深地自责,假如惩罚我自身可以使你汲取教训,孩子,我宁愿自罚,哪怕它将苛烈十倍。但我知道,责罚不可以代替,也无法转让,它如同饥馑中的食品,只有你自己嚼碎了咽下去才能成为你生命体验中的一部分……”一改之前的热烈,教室里忽然安静下来,有的学生脸上甚至露出了少年少有的凝重。接下来杨倩老师趁热打铁,让学生列一份月消费账单,包括衣食、出行、教育等所有父母为自己支付的费用。这一算大家才意识到,原来父母竟将收入的大部分都用在了自己身上。可是在伸手要这要那的时候,自己却从未想过这钱是父母如何辛苦得来的,更不知道自己的理直气壮是多么的不应该。物质固然可以用金钱来换,可是这份不求回报的付出却是一笔永远也算不清的亲情账啊!至此,感恩父母、回报父母的主题便水到渠成。爱就要行动,为父母做些什么,哪怕是说些什么:做点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为父母捶捶背、和父母聊聊天、写下对父母当面说不出口的悄悄话……这些在孩子们眼中原本被忽略的小事,此刻却成了他们发自内心的感悟和表达。一曲《时间都去哪儿了》适时地响起,伴着深情的演唱,一幅成长的画卷被徐徐展开:稚嫩的学步、无忧的嬉戏、青春的叛逆、长大的烦恼、成功的喜悦、人生的起伏……而伴随这一切的却是父母无法逆转的生命老去……泪珠在孩子们的眼圈里打转,有些孩子甚至开始啜泣,这泪水中饱含着感动、醒悟、愧疚和懊悔。此时,也许说什么都是多余的,生动的事实永远都比枯燥的说教更有效。 这只是十七中每周一节的德育实践活动课在初一·十一班的一个缩影。为了让初一的孩子能够顺利地完成小升初的过渡,在初中的第一个“百天”里收获成长、赢得自信,初一学年的老师们可谓不遗余力。 初一·六班的班主任周传红老师在来到初一之前,一直在毕业班任教。她的感受是,和初四的学生相比,初一的学生真的是太“孩子”了,就连发言、站队、打扫这些简单的小事都做不好,这样如何能面对越来越大的挑战和压力呢?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在人的一生中可谓意义重大。于是,和所有的初一班主任一样,周传红老师将习惯养成作为班级管理的重中之重。每个星期她都会设定一个目标,然后逐个完成。她将第一个目标设定为“无声”,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觉意识和纪律意识,这主要体现在没有老师监督的情况下。每天早晨周传红老师都会布置学生做一件事,或是阅读一篇文章,或是练习一页钢楷……刚上初中时,学生根本不知道要做什么,自习时教室里总是乱哄哄的,而现在即使老师不在,即使什么都没布置,学生也会自觉地找事情去做,再不会像以前那样一盘散沙了。第二个目标是“礼貌”,也就是规范学生的言行,比如见到师长要主动问好,与同学交往要热情真诚,回答问题要自然大方……经过反复的强调和实践,学生渐渐形成了一种自觉意识,路遇师长时会落落大方地点头、微笑。正如周传红老师说的那样,不一定满走廊都充斥着“老师好”就是讲礼貌,礼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谦逊,是一种不卑不亢的态度。她希望自己教育出的学生都能成为这样的谦谦君子。第三个目标是“团队”,就是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针对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的现状,这一点尤为重要。因此,班级里像设计板报、组织班会这样的工作,周传红老师都会安排多名学生合作完成,目的是让学生在相互配合的过程中体会协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集体荣誉感……随着一个个目标的设定和实现,周传红老师明显地看到了学生们的变化和成长:自理能力差的小雨,改掉了粗心磨蹭的坏习惯,放学时再也不用大家等他一个人了;爱耍小聪明的小叶,认识到了投机取巧的坏处,一步一个脚印地从中等跃居到班级前列;还有反应有点慢的小贺,在老师的耐心鼓励和帮助下,再也不用担心默写时写不出几个单词了……有时,看着课间操时队列整齐的学生,周传红老师会禁不住嘴角上扬,和刚入学时站没站相坐没坐相的他们相比,现在呈现在她眼前的俨然是一群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和亭亭玉立的美少女了。也许,学生们还没有意识到,在短短的“百天”里自己身上已经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可是他们的每一点变化都逃不过老师关注的眼睛。对一位老师来说,还有什么能比学生的进步和成长更令人欣慰和喜悦的呢?
无论是主题明确的德育实践活动课,还是平常时日里的早课和班会,都是对学生实施德育的重要渠道和阵地,是“百天”目标得以实现的有效载体。而一节好课,也不在于场面多铺张、形式多丰富、表达多正式,关键是能否抓住学生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地有的放矢,让学生从中有所感悟、有所成长。如果没有平日里这些看似琐碎实则用心的努力,又如何能成就一个个“感恩之星”“进步之星”“潜力之星”呢?十七中的老师们正是秉承了这样的理念,将教育融入到每天一点一滴的细节当中,努力使学生在每个“百天”里都能达成目标,收获进步。 勤学练,“百日”牢固打基础 经历了一年的锤炼,升入初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律意识,也适应了不同于小学的学习强度。在这个学年,除了要完成语数外等基本学科的学习,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任务,那就是生物、地理结业考试,两年后该成绩将被计入学生的中考成绩,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十七中上下都形象地称其为“中考首战——小中考”。对初二的学生来说,“小中考不输在起跑线上”自然就成了他们的又一个“百天”目标。 作为学年组长和班主任,翟海英老师深知“小中考”之重,自然丝毫也不敢放松。她先是和生物、地理老师一起仔细研究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成绩水平,然后进行分类,各有侧重:对于不得要领、成绩较差的学生,着重夯实基础,使其掌握较为有效的学习方法;对于忽上忽下、成绩不稳的学生,则侧重调整学习态度,杜绝马虎轻敌的毛病;而对于那些学习扎实且成绩稳定的学生,则可以适当放手,少用些精力。为了进一步督促学生,翟海英老师还在班级搞了个“结对子”活动,每组“对子”既是伙伴又是师徒,目的是以“优”带“慢”,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这种学习模式的成效就显现出来了。之前落后的学生,在“小老师”的督促和带动下成绩稳步提升;原本学得就不错的学生,则进一步夯实了基础,稳定了成绩。翟海英老师的班里有个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成绩一直很不理想,翟海英就为他量身定制了一套学习方案,不仅配多个“小老师”帮助他,还着重加强了与其家长的联系与配合,并适当放宽对其到校时间的要求。在一段时间后的模拟考试中,他的成绩从之前的二三十分大幅度提升至八九十分,尽管还没有达到标准线91分,与满分的目标也还有距离,但是对他来说这已经是巨大的飞跃和进步了。为此,他的母亲特意送来一盒精心挑选的钢笔,一定要让老师转送给那些帮助自己孩子的同学,以表达她的谢意。 既然是考试,就必定要用成绩来说话。在去年的生物、地理结业考试中,十七中的满分率高达99.5%,这也时刻鞭策着翟海英老师和她的初二学年丝毫不能放松。然而,当看到早读、课间、午休时,教室、办公室甚至走廊里随处可见的生生、师生互学的场面,她便信心满满了。 备考,自然是忙碌而紧张的,但是翟海英老师和她的同事们在不放松的同时,也在竭力地为学生营造一种紧张而不压迫的氛围,让学生最大程度地提高在校的学习效率,尽量将学习任务都完成在回家之前。初二·五班的小可同学说,老师在课堂上讲的都是最精华的知识和方法,只要跟住老师的思路,掌握有效的方法,课后只须完成有限的作业,回家就很轻松了。这也正是十七中的老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的精髓,即“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许多升入高中的学生反馈说,高中后再深入学习生物和地理感觉很轻松,因为之前并不是死记硬背地应试,而是在真正理解和掌握科学方法的前提下学习知识,自然就基础扎实、学得透彻。而这样的学习方法和过程,也给学生留下了更为宽松的个人时间,让他们有机会在学习以外的其他领域放松心情、放开手脚,实现更为多元和全面的成长。所以,即使是在主攻“小中考”的初二阶段,仍然会涌现出那么多的艺术、体育、科技“百日之星”,也就不足为奇了。而对于“百天”,这才是真正让人满意的答卷。 顺利地完成小升初的过渡,再打一场漂亮的“小中考”之战,升入初三的学生们又将迎来新的“百天”、新的挑战。在这一年里,他们要实现的目标就是熟练运用各种学法,系统掌握各科要点,为初四准备,为中考奠基。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消化前日或近期所学,初三·十一班的班主任刘彤老师,在每天的早自习时间都会给学生发一张“小卷”来完成。说它“小”,主要是缘于其内容少而精:或是学生还没理解透的某个知识点,或是几道错误率比较高的典型题,或是需要学生牢记的重难点……题目涉及语数外物化所有学科,每日都不同,天天有提高。最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小卷”的内容并不是由各科老师拟定的,而是出自学生之手。对于出卷的学生和卷子的内容,老师都会进行把关。一般为两人一组,或由老师指定,或由学生自愿,一个负责出卷,一个负责讲解,两人合作完成。为了出一张“好”卷,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征求老师意见,翻阅习题集、错题本,认真审题并核对答案,确保每道题都准确无误后,才会将“小卷”发到大家的手中。如果说这个过程考验的是出题者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那么对讲解答案的学生来说,则要求其具备较强的表达能力,能够将知识说得明白、讲得透彻。“出卷、讲卷”一轮下来,参与的学生不仅对知识有了更准确的把握,还锻炼了能力,赢得了自信。而且,兼顾不同程度的学生,轮流“坐庄”的形式,也让每个学生都得到了参与和展示的机会,从中获得了不同的成长体验。当然,在知识的理解和答案的确定上出现争议是不可避免的,这反而是老师们更愿意看到的。每当这时,就需要老师适当的点拨,而碰撞产生的火花也照亮了学生的思维,启发了学生的智慧。 其实,“小卷”这种形式并不是初三·十一班的独创,在十七中这是一种很普遍的做法,只是根据各班级各学科的不同特点,具体操作有所差异而已。但是,不同的形式却是为了同一个目标,那就是以尊重、理解、赏识和激励为核心,努力营造没有角落、没有遗忘、没有放弃的课堂,让知识像阳光一样照到每个学生的身上,让每个学生都真正学有所得。为此,老师们给这种形式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叫“阳光小卷”。这也是十七中“阳光教育”理念的一个体现,即倡导教师顺从天性、承认差异、追求阳光、宽容失败;引导学生相信自己、鼓励自己、超越自己;尊重每个学生的特质,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而这种理念带来的直接变化就是,学生更主动了,师生更融洽了,课堂活起来了。为此,有学生编了个歌谣:“书要自己读,学会提问题;过程自己说,学会讲道理;结论自己下,不再当容器;学会梳脉络,争当‘发光体;光说不写假把式,高分高能真本事。”生动诙谐的措辞,道出了学生们的真切感受。2013届毕业生辛奇隆同学在给母校的留言中这样写道:“我最喜欢的是母校的课堂,老师们完全放手让我们自主学习,给我们充分发挥的空间……每堂课大家都在动,不困不累;每堂课都有精选的习题,典型有效,一学即会;每堂课都有老师的帮助和鼓励,让我们更自信,学习更有劲儿!” 摒弃完全依靠时间和汗水的机械训练,十七中的老师们将课堂交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活学生的思维,不仅让学生“学会”,更让学生“会学”。“会学”即掌握了方法,具备了能力,也就拥有了自信,这才能快乐的学习、快乐地成长。期末时,当学生们捧着自己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而收获的成绩和进步,成就感和满足感也许都是次要的,充满自信地去迎接下一个挑战,才是老师真正要教给他们的。而人生的第一次大考——中考,已经在不远的初四等着他们了,那将是他们下一个“百天”的奋斗目标,相信他们已经准备好了!
重点滴,“百日”铸就大未来 在十七中学习的4年里,日子被一个个“百天”分割开来,每一个“百天”都有不同的目标要实现,每一个目标的实现又都是为下一个目标的实现而作的积累。但是,如果因此而认为十七中的学生从入学开始就为这一个个“百天”疲于奔命,那就错了!也许,当你看到他们为自己的今昔变化而欢笑、雀跃、感动、流泪时,才能真正体会到他们发自内心的收获的满足和成长的幸福。 为了给每一个“百天”都画上圆满的句号,让学生在不同的阶段都有所得、有所悟,每个学期末各个学年都会举办“我的成长看百天”系列活动展示专场。届时,除了老师和学生,所有家长也会被邀请到场,分享孩子成长的快乐和幸福。那一天,是专属于十七中学生的盛大节日! 每个年级的展示专场,虽然主题、特色各有不同,但都充满了师生的智慧和激情。起步篇、历程篇、共进篇、细节篇、奉献篇……学生们将自己在“百日”里的成长点滴定格在照片里、摄录进视频中,挫折的泪水伴着成功的喜悦,如溪水般在画面间涓涓流淌,流进老师和家长们的眼里,更流进他们的心里;“智慧之星”“品德之星”“艺术之星”“科技之星”“潜力之星”……手捧奖状、满脸自豪的孩子们,再不是刚入校时不会学习、不谙礼仪、不知感恩的懵懂顽童了,他们的变化和成长让老师们欢喜,更让父母们欣慰;情景话剧、英文演讲、集体合唱……学生们将亲情的可贵、成长的苦乐、未来的憧憬、铿锵的誓言都融入精心编排的节目中,伴着悠扬的乐声,他们也像音符一样展翅高飞,穿越整洁优雅的校园,穿越殷切期盼的目光,穿越蓝天白云,飞向更高更远的明天…… “我的成长看百天”系列活动是十七中教育模式创新的大胆尝试,其价值绝不仅仅只在“百天”,而在于将目标浓缩至一个个“百天”,让学生摒弃好高骛远的心态,学会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前行。而尊重差异、评价多元、重视平等的特点,也使每一名学生在各自擅长的领域都能获得积极的发展,从而激励成长的信心和勇气,获得全面的进步与提升,正所谓“多一把尺子就多一个好孩子”。同时,“百天”又不仅仅是学生成长的“百天”,也是老师成长的“百天”。学生的进步,使老师们更加关注学生平日的点滴变化,从而有意识地放大榜样在学生中的作用,达到一名学生影响一群学生的效果。通过学生的“百日”成长,老师也可以借机梳理自己的教育教学思路,审视过往的得失,对下一阶段的工作更多了一些有益的思考和认识。而且,家长的有效参与也促进了家校联动、合作教育的实现,使家庭教育的作用得以更充分的发挥。 正如校长刘艳伟说的那样:“一百天,虽然只是人生长卷中短促的一笔,但它足以成就一位强者。因为,优秀是永远都比别人多做一点点。想到就要做到,做到就会成功!” 实践证明,这种独树一帜、大胆创新的教育模式,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大有益处的,十七中的连年丰收就是最好的例证。在近几年的中考中,十七中连续取得骄人的成绩,省市重点中学的优秀率和平均分在全市公办初中行列里始终处于领跑的位置。在2009、2010、2011年连续3年取得喜人成绩后,2012年于婉晴和尹一童两名同学以484.5分的优异成绩取得了哈市公办校并列第一的好成绩,2013年更有何天衢同学以488的高分一举摘下哈尔滨市中考状元的桂冠。据统计,2013年十七中的中考平均分和优秀率均高居全市榜首。 然而,考试成绩的领先并不能满足十七中人的教育追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各美其美”,培养品学兼优、才艺双全的“多面手”,才是根植在十七中人头脑中的教育理想:张艺馨同学获得黑龙江省宋庆龄奖学金,王熙悦同学获得中央电视台“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星光奖”,王铎然同学获得法国巴黎创新发明大赛国际金奖,牟成磊同学打破哈尔滨市中学生运动会十几年未破的百米纪录……十七中就像是一个群星璀璨的舞台,在“关照每一个生命”的“阳光教育”理念的照耀下,学生们尽情地挥舞着翅膀,释放着青春! 走进十七中闹中取静的教学楼,就如同穿越茂密的丛林来到了一处世外桃源:迂回有致、光亮整洁的走廊里,不仅于最显要处悬挂着十七中独创的《学子铭》《核心价值观五言歌诀》,墙壁上还贴满了展示学生才艺和全面发展理念的书画作品,还有每层楼梯的拐角处都设有的图书角,甚至是卫生间里精心摆放的绢花,无不透露出十七中关注成长点滴、重视教育细节的阳光理念和治校智慧。而当走进宽敞大气的荣誉室,当一座座闪耀着拼搏精神的奖杯和一张张写满收获与肯定的奖状映入眼帘时,定会发自内心地为十七中所取得的耀眼成绩而赞叹不已。然而,十七中人看重的并不是这些过往的辉煌,培养向上向善的人、全面发展的人,才是他们矢志不渝的教育理想。因为他们坚信,只有这样,十七中和十七中的学生们才能赢得更加美好的未来。
重点滴,“百日”铸就大未来 在十七中学习的4年里,日子被一个个“百天”分割开来,每一个“百天”都有不同的目标要实现,每一个目标的实现又都是为下一个目标的实现而作的积累。但是,如果因此而认为十七中的学生从入学开始就为这一个个“百天”疲于奔命,那就错了!也许,当你看到他们为自己的今昔变化而欢笑、雀跃、感动、流泪时,才能真正体会到他们发自内心的收获的满足和成长的幸福。 为了给每一个“百天”都画上圆满的句号,让学生在不同的阶段都有所得、有所悟,每个学期末各个学年都会举办“我的成长看百天”系列活动展示专场。届时,除了老师和学生,所有家长也会被邀请到场,分享孩子成长的快乐和幸福。那一天,是专属于十七中学生的盛大节日! 每个年级的展示专场,虽然主题、特色各有不同,但都充满了师生的智慧和激情。起步篇、历程篇、共进篇、细节篇、奉献篇……学生们将自己在“百日”里的成长点滴定格在照片里、摄录进视频中,挫折的泪水伴着成功的喜悦,如溪水般在画面间涓涓流淌,流进老师和家长们的眼里,更流进他们的心里;“智慧之星”“品德之星”“艺术之星”“科技之星”“潜力之星”……手捧奖状、满脸自豪的孩子们,再不是刚入校时不会学习、不谙礼仪、不知感恩的懵懂顽童了,他们的变化和成长让老师们欢喜,更让父母们欣慰;情景话剧、英文演讲、集体合唱……学生们将亲情的可贵、成长的苦乐、未来的憧憬、铿锵的誓言都融入精心编排的节目中,伴着悠扬的乐声,他们也像音符一样展翅高飞,穿越整洁优雅的校园,穿越殷切期盼的目光,穿越蓝天白云,飞向更高更远的明天…… “我的成长看百天”系列活动是十七中教育模式创新的大胆尝试,其价值绝不仅仅只在“百天”,而在于将目标浓缩至一个个“百天”,让学生摒弃好高骛远的心态,学会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前行。而尊重差异、评价多元、重视平等的特点,也使每一名学生在各自擅长的领域都能获得积极的发展,从而激励成长的信心和勇气,获得全面的进步与提升,正所谓“多一把尺子就多一个好孩子”。同时,“百天”又不仅仅是学生成长的“百天”,也是老师成长的“百天”。学生的进步,使老师们更加关注学生平日的点滴变化,从而有意识地放大榜样在学生中的作用,达到一名学生影响一群学生的效果。通过学生的“百日”成长,老师也可以借机梳理自己的教育教学思路,审视过往的得失,对下一阶段的工作更多了一些有益的思考和认识。而且,家长的有效参与也促进了家校联动、合作教育的实现,使家庭教育的作用得以更充分的发挥。 正如校长刘艳伟说的那样:“一百天,虽然只是人生长卷中短促的一笔,但它足以成就一位强者。因为,优秀是永远都比别人多做一点点。想到就要做到,做到就会成功!” 实践证明,这种独树一帜、大胆创新的教育模式,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大有益处的,十七中的连年丰收就是最好的例证。在近几年的中考中,十七中连续取得骄人的成绩,省市重点中学的优秀率和平均分在全市公办初中行列里始终处于领跑的位置。在2009、2010、2011年连续3年取得喜人成绩后,2012年于婉晴和尹一童两名同学以484.5分的优异成绩取得了哈市公办校并列第一的好成绩,2013年更有何天衢同学以488的高分一举摘下哈尔滨市中考状元的桂冠。据统计,2013年十七中的中考平均分和优秀率均高居全市榜首。 然而,考试成绩的领先并不能满足十七中人的教育追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各美其美”,培养品学兼优、才艺双全的“多面手”,才是根植在十七中人头脑中的教育理想:张艺馨同学获得黑龙江省宋庆龄奖学金,王熙悦同学获得中央电视台“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星光奖”,王铎然同学获得法国巴黎创新发明大赛国际金奖,牟成磊同学打破哈尔滨市中学生运动会十几年未破的百米纪录……十七中就像是一个群星璀璨的舞台,在“关照每一个生命”的“阳光教育”理念的照耀下,学生们尽情地挥舞着翅膀,释放着青春! 走进十七中闹中取静的教学楼,就如同穿越茂密的丛林来到了一处世外桃源:迂回有致、光亮整洁的走廊里,不仅于最显要处悬挂着十七中独创的《学子铭》《核心价值观五言歌诀》,墙壁上还贴满了展示学生才艺和全面发展理念的书画作品,还有每层楼梯的拐角处都设有的图书角,甚至是卫生间里精心摆放的绢花,无不透露出十七中关注成长点滴、重视教育细节的阳光理念和治校智慧。而当走进宽敞大气的荣誉室,当一座座闪耀着拼搏精神的奖杯和一张张写满收获与肯定的奖状映入眼帘时,定会发自内心地为十七中所取得的耀眼成绩而赞叹不已。然而,十七中人看重的并不是这些过往的辉煌,培养向上向善的人、全面发展的人,才是他们矢志不渝的教育理想。因为他们坚信,只有这样,十七中和十七中的学生们才能赢得更加美好的未来。
重点滴,“百日”铸就大未来 在十七中学习的4年里,日子被一个个“百天”分割开来,每一个“百天”都有不同的目标要实现,每一个目标的实现又都是为下一个目标的实现而作的积累。但是,如果因此而认为十七中的学生从入学开始就为这一个个“百天”疲于奔命,那就错了!也许,当你看到他们为自己的今昔变化而欢笑、雀跃、感动、流泪时,才能真正体会到他们发自内心的收获的满足和成长的幸福。 为了给每一个“百天”都画上圆满的句号,让学生在不同的阶段都有所得、有所悟,每个学期末各个学年都会举办“我的成长看百天”系列活动展示专场。届时,除了老师和学生,所有家长也会被邀请到场,分享孩子成长的快乐和幸福。那一天,是专属于十七中学生的盛大节日! 每个年级的展示专场,虽然主题、特色各有不同,但都充满了师生的智慧和激情。起步篇、历程篇、共进篇、细节篇、奉献篇……学生们将自己在“百日”里的成长点滴定格在照片里、摄录进视频中,挫折的泪水伴着成功的喜悦,如溪水般在画面间涓涓流淌,流进老师和家长们的眼里,更流进他们的心里;“智慧之星”“品德之星”“艺术之星”“科技之星”“潜力之星”……手捧奖状、满脸自豪的孩子们,再不是刚入校时不会学习、不谙礼仪、不知感恩的懵懂顽童了,他们的变化和成长让老师们欢喜,更让父母们欣慰;情景话剧、英文演讲、集体合唱……学生们将亲情的可贵、成长的苦乐、未来的憧憬、铿锵的誓言都融入精心编排的节目中,伴着悠扬的乐声,他们也像音符一样展翅高飞,穿越整洁优雅的校园,穿越殷切期盼的目光,穿越蓝天白云,飞向更高更远的明天…… “我的成长看百天”系列活动是十七中教育模式创新的大胆尝试,其价值绝不仅仅只在“百天”,而在于将目标浓缩至一个个“百天”,让学生摒弃好高骛远的心态,学会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前行。而尊重差异、评价多元、重视平等的特点,也使每一名学生在各自擅长的领域都能获得积极的发展,从而激励成长的信心和勇气,获得全面的进步与提升,正所谓“多一把尺子就多一个好孩子”。同时,“百天”又不仅仅是学生成长的“百天”,也是老师成长的“百天”。学生的进步,使老师们更加关注学生平日的点滴变化,从而有意识地放大榜样在学生中的作用,达到一名学生影响一群学生的效果。通过学生的“百日”成长,老师也可以借机梳理自己的教育教学思路,审视过往的得失,对下一阶段的工作更多了一些有益的思考和认识。而且,家长的有效参与也促进了家校联动、合作教育的实现,使家庭教育的作用得以更充分的发挥。 正如校长刘艳伟说的那样:“一百天,虽然只是人生长卷中短促的一笔,但它足以成就一位强者。因为,优秀是永远都比别人多做一点点。想到就要做到,做到就会成功!” 实践证明,这种独树一帜、大胆创新的教育模式,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大有益处的,十七中的连年丰收就是最好的例证。在近几年的中考中,十七中连续取得骄人的成绩,省市重点中学的优秀率和平均分在全市公办初中行列里始终处于领跑的位置。在2009、2010、2011年连续3年取得喜人成绩后,2012年于婉晴和尹一童两名同学以484.5分的优异成绩取得了哈市公办校并列第一的好成绩,2013年更有何天衢同学以488的高分一举摘下哈尔滨市中考状元的桂冠。据统计,2013年十七中的中考平均分和优秀率均高居全市榜首。 然而,考试成绩的领先并不能满足十七中人的教育追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各美其美”,培养品学兼优、才艺双全的“多面手”,才是根植在十七中人头脑中的教育理想:张艺馨同学获得黑龙江省宋庆龄奖学金,王熙悦同学获得中央电视台“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星光奖”,王铎然同学获得法国巴黎创新发明大赛国际金奖,牟成磊同学打破哈尔滨市中学生运动会十几年未破的百米纪录……十七中就像是一个群星璀璨的舞台,在“关照每一个生命”的“阳光教育”理念的照耀下,学生们尽情地挥舞着翅膀,释放着青春! 走进十七中闹中取静的教学楼,就如同穿越茂密的丛林来到了一处世外桃源:迂回有致、光亮整洁的走廊里,不仅于最显要处悬挂着十七中独创的《学子铭》《核心价值观五言歌诀》,墙壁上还贴满了展示学生才艺和全面发展理念的书画作品,还有每层楼梯的拐角处都设有的图书角,甚至是卫生间里精心摆放的绢花,无不透露出十七中关注成长点滴、重视教育细节的阳光理念和治校智慧。而当走进宽敞大气的荣誉室,当一座座闪耀着拼搏精神的奖杯和一张张写满收获与肯定的奖状映入眼帘时,定会发自内心地为十七中所取得的耀眼成绩而赞叹不已。然而,十七中人看重的并不是这些过往的辉煌,培养向上向善的人、全面发展的人,才是他们矢志不渝的教育理想。因为他们坚信,只有这样,十七中和十七中的学生们才能赢得更加美好的未来。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