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偷听”艺术运用的范例 |
范文 | 杨文山 偷听,顾名思义,就是在不被说话者察觉的情况下听其谈话内容的情形。偷听,作为一种情节艺术,对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故事发展,展示主题都有着独特的作用。 英国作家吉尔伯特·海厄特在《偷听谈话的妙趣》一文中说:“荷马有个经久不衰、被人用滥了的比喻:生着翅膀的语言。别人谈话中的只言片语就长着翅膀。它们宛如蝴蝶在空中飞来飞去,趁它们飞过身边一把逮住,那真是件乐事。” 这些长着翅膀的语言,常常携带着一些特殊的信息,它们被有意无意地逮着,就容易造成特殊的艺术效果。高中语文必修5第一单元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自《水浒》七十一回本第十回),就是成功运用偷听艺术的范例。在这一篇不长的课文中,作者竟然两次运用偷听的艺术方法。 酒生儿李小二偷了店主人家钱财,被捉住了,要送官司问罪。林冲及时救助了李小二,使他免吃了官司,又赠送了些钱财给他,两个人就这样结下了友情。李小二来到沧州做生意,恰巧林冲也被发配到了沧州,老朋友异地相遇,格外亲切,就开始密切走动起来。在李小二的酒店里,从此凡是和恩人林冲有关的消息,小两口都格外地留心。当李小二从客人的谈话中听到了“高太尉”三个字时,马上就警觉起来,心里想到“莫不与林教头身上有些干碍?”小夫妻两个本来想去找林冲来看个究竟,却又怕他赶在气头上闹出事来,就只好让妻子去偷听他们的谈话,第一次偷听就这样发生了,自然而又合情合理。 当李小二夫妻把偷听的话跟恩人汇报后,林冲猜到一定是陆虞侯跑到了这里。“林冲大怒,离了李小二家,先去街上买把解腕尖刀,带在身上,前街后巷一地里去寻……” 这次偷听,表现了李小二夫妻是知恩报恩的人,随时都关注着和林冲有关的消息。实际上,却突出地表现了高太尉及高衙内得不到林冲妻子誓不罢休的贪婪和对林冲赶尽杀绝以免后患的凶残本性。这一次偷听,更重要的是得知了陆虞侯已到沧州这个可怕的消息。这个消息顿时制造出了紧张的氛围,林冲寻找仇人陆虞侯这一悬念紧紧抓住了读者的心,使其和李小二夫妻一样,都“捏着两把汗”,跟随着林冲的行踪,心提到了嗓子眼里。读者紧紧地跟着小说一步一步地走下去。 泄露秘密,正是偷听的作用之一。这次偷听,暴露了陆虞侯的行踪,制造出了一个悬念,很好地为后文做了铺垫,推动了故事情节波澜起伏地发展。 “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消息),林冲也自心下慢了。”读者刚才悬起的心,也跟着稍稍落下去了一点。陆虞侯等人仿佛人间蒸发了一样,暂时似乎风平浪静了。小说宕开一笔,接着去写林冲接管草料场的事情了。这样就造成了一张一弛的艺术效果,作者对小说节奏的把握十分到位。其实,看似平静的河水下面正涌动着一股巨大的暗流,一张阴谋的大网正在一步一步悄然张开,只是林冲一个人不知晓罢了。 美国布朗大学教授安·盖林在《小说中的偷听:从奥斯丁到普鲁斯特》中说,从古希腊戏剧开始,偷听一直被用作推进小说情节的手段。《哈姆雷特》中,波洛涅斯受命躲在内宫帷幕后面偷听哈姆雷特母子谈话,被哈姆雷特刺死……巴尔扎克的小说都倚重或偶然或故意的偷听,比如《高老头》,其背景是一个租住的公寓里,在那里,人人都偷听、传播流言。 小说的情节进一步发展着。为了暗杀林冲,陆虞侯等 正在一步一步地按计划地实施着阴谋。接管草料场这一情节,正是为最后的暗杀张本。在小说发展的这部分里,节奏一下子缓下来。恰好为作者进一步塑造林冲的人物性格留足了空间。 接到了草料场管事这个差事之后,“林冲道:‘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知何意?”一句话道出了他的人品,大祸大难就要临头了,他竟然还没有任何察觉,陆虞侯来沧州的事情,他似乎也完全忘了。这既表现出了他无防人之心的善良,更反映出了他还没有认清高衙内之流真实面目的幼稚。 和老军交接好之后,林冲来到了看守草料场的房屋里。“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林冲道:‘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这一细节,看后让人只想落泪。这充分地表明此时的林冲还是想在这里安心服刑的,好好地干下去,以便早点出狱回家,他还是想做一个大宋朝的顺民的。 谋害林冲的阴谋终于可以实施了。北风怒号,“大雪下的正紧”,他们终于等来了一个气候恶劣的夜晚。风高夜黑,放火杀人,没有比这夜再好的时机了。 这场狂风暴雪却也正在悄悄地改变着一切。破陋的房屋(谁会给犯人建造美轮美奂的屋舍呢)年久失修,经受不住这样的大风大雪,草屋倒塌了。林冲只好到山神庙里暂住一宿。 从看护草料场的草屋子,“行不上半里多路,看见一所古庙”。这说明山神庙是离草料场最近的一处可以躲避风寒的地方。林冲还想安心服刑,自然就要对眼下的这份差事负责任,离草料场最近的地方,也就自然是他首选的了。因为这样才更便于照看草料场,加之刚才去打酒时,路过这里顺便看了一眼,也算是一个熟悉的地方了。进了庙里,林冲发现“又没邻舍,又无庙主”,这样也就不会打扰别人了,正好可以在这里过夜了。他就用一块大石头“靠了门”,开始吃起酒来取暖。第二次偷听的条件,就这样一切都顺理成章地具备了。 正在吃酒驱寒的林冲突然“听得外面必必剥剥地爆响”,“林冲跳起身来,就缝缝里看时,只见草料场里火起,刮刮杂杂的烧着”。就在他“伏门边听时,是三个人脚响。直奔庙里来;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住了,再也推不开。三人在庙檐下立地看火”。 根据前文,读者都知道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谋杀行动。暗杀之所以一直没有实施,是还不具备外部条件,即差一个可以放火的天气,只要刮起大风,阴谋就可以实施了。这样推测一下,差拨应该早就踩好了点儿。他们选在山神庙观看大火,一则这里离草料场仅半里路,离得近,能随时随地地掌握大火燃烧的情况,防止意外的发生而失手。杀不了林冲,他们回去是无法交差的。二则这里便于他们隐蔽,不易别人发现,顺便还可以躲避风雪。 他们太急于杀死林冲了。在林冲刚刚接管草料场的第一个晚上,就要借助朔风暴雪实施阴谋了。这个夜晚,林冲是注定要和他的仇人陆虞侯相会在风雪中的山神庙。第二次偷听发生了。 数内一个道:“这一条计好幺?”一个应道:“端的亏管营,差拨,两位用心!回到京师,禀过太尉,都保你二位做大官。这番张教头没得推故了!” 一个道:“林冲今番直吃我们对付了!高衙内这病必然好了!” 又一个道:“张教头那厮!三回五次托人情去说,“你的女婿没了,”张教头越不肯应承,因此衙内患病看看重了,太尉特使俺两个央浼二位干这件事;不想而今完备了!” 又一个道:“小人直爬入墙里去,四下草堆上点了十来个火把,待走那里去!” 那一个道:“这早晚烧个八分过了。” 又听得一个道:“便逃得性命时,烧了大军草料场也得个死罪!” 又一个道:“我们回城里去罢。” 一个道:“再看一看,拾得他两块骨头回京,府里见太尉和衙内时,也道我们也能会干事。” 这实在是最精彩的偷听了。把偷听用在这个时候,用在林冲这个人的身上,作者真的是一个深得“偷听”艺术真谛的人。 大家知道,林冲出身于一个枪棒师家庭,他原来是当朝的八十万禁军教头,过着安分守己的小康生活,按着阶级划分,他应该是统治阶级的一员。或者说按着利益集团划分,他们是一个共同体的。然而,一个偶然的变故改变了他的人生命运。高俅的义子高衙内看中了林冲的妻子,为达到霸人妻室的目的,高氏父子不惜一切手段,步步紧逼。林冲因为身份低微竟然不敢得罪高氏父子,一忍再忍。可是高氏父子得寸进尺,步步紧逼,决不肯罢手,非把他置于死地不可,于是,林冲开始遭遇一连串的打击。由 于他不愿跟上司闹翻,更不想背叛朝廷,所以就一味地退让、委曲求全,总想寻找一个避难所,继续过他教头平静的生活。究其根本,所有这一切,都是由他自身的地位和切身利益所决定的。 由此可见,林冲这样性格的人,除非让他直面一个血淋淋的现实,否则,他是不会轻易放弃这个念头的;除非让他无路可走了,他才能彻底清醒过来,才会重新选择道路,甚至起来反抗。 这场偷听,对林冲说来是一场残酷的现场直播。三人的“精彩”对话是颇耐人寻味的。 “这一条计好幺?”讨好邀功献媚的奴才嘴脸跃然纸上。这句话完全暴露了这场大火是一个阴谋,是一个罪恶的设计,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置他林冲于死地。因为即使林冲侥幸“便逃得性命时,烧了大军草料场也得个死罪!”逃不出来是死,逃出来也是死,多么阴险凶残,下的是死手。因为只有林冲死了,林冲的岳父张教头才没有了最后的借口。霸占一个寡妇似乎也就顺风顺水了。这番对话,客观上彻底粉碎了林冲心中长期以来的那个幻想,断绝了他的一切后路。 三人的对话中,带出了一个重要的信息。眼下妻子还好,因为岳父一直在顽强地顶着。正是为了逼迫林冲岳父放人,博得高氏父子的欢喜,他们才赶到沧州来追杀林冲。所以,他们放火的时候,“直爬入墙里去,四下草堆上点了十来个火把,待走那里去!”着火点多,燃烧就快,火借风势,一下子就能烧成了火海,林冲逃生的机会根本就不存在的,他们料定了林冲是必死无疑的。所以,他们要等到大火烧完了,“再看一看,拾得他两块骨头回京,府里见太尉和衙内时,也道我们也能会干事。”今晚的草料场,就是林冲的火化场。他们须要拾得几块骨头,作为向主子邀功请赏的凭证。这一句话,赤裸裸地暴露出了一个杀人魔鬼的凶残嘴脸,无比歹毒,令人震怒。 差拨、陆虞候、富安三人此刻的肺腑之言,句句属实,句句都像涂上毒汁的匕首,刀刀都深深地刺到了林冲的心上。仇恨的火焰,被点燃了,熊熊燃烧起来了,比这场大火更凶猛十倍,百倍。长时间积蓄在心中的复仇之水,此刻疯狂地决堤了,波涛汹涌,惊天动地。林冲一跃而起,痛杀三个罪恶的小人,场面十分具有视觉冲击力,读者感到十分解恨,特别畅快淋漓。小说在此到达了高潮,林冲的人物性格得到了升华,命运也将随之发生彻底地转变。 偷听,具有揭示事实真相的艺术效果。暗杀是阴谋,要秘密地进行,整个行动方案知道的人越少,成功的概率越大。一直心存幻想的林冲对高氏父子凶恶的本性认识不清,要想揭开事实的真相,偷听的运用就是必然的选择。如果没有这次偷听,林冲永远都不会相信自己竟会惨遭如此毒手,不会相信他们竟会这般赶尽杀绝,他也就永远不会清醒过来。正是作家对人物性格的准确把握,尊重人物命运发展的客观规律,忠实于小说主题的总体要求,匠心独运,才有了这样精彩的情节设计。正是这场偷听,营造了一个粉碎罪恶阴谋的现场直播的效果。在铁的事实面前,林冲看到了高氏父子的凶残,认识到了社会的黑暗,他大梦猛醒。这也一下激起他男儿的血性,亲手杀了差拨、陆虞候、富安这三个小人。他的出身,他的性格,如果不是用这样血腥的现实来“硬逼”,他是绝对不会以牙还牙,以血还血的,也就不会惹下人命案子。没有人命案子,他就还会幻想下去,还会安心服刑,企望终于有一天可以回家和老婆过安稳日子。所以,没有这场偷听,林冲就不会被“逼”上梁山,彻底加入到梁山的队伍中去。 这场偷听,点燃了熊熊的复仇之火,烧掉了一个苟活的林冲,涅磐出了一位反抗斗争的英雄。 林冲偷听的这一段,差拨、陆虞候、富安三人深信即将大功告成,便直言不讳,洋洋得意,和盘端出,邀功请赏,所以他们的对话里含有大量不可告人的信息。这段对话直接就把暗杀的动机、实施的手段等一下子赤裸裸地摆在了林冲面前。正是使用了偷听这一情节艺术,省去了大段的叙述文字。陆虞侯为什么要来沧州,管营为什么要把草料场管事的美差交给自己,他们又是怎样密谋暗杀计划的等,所有的谜底,这个时候都被一一揭开。作者不用再费笔墨一一补充交代,借着他们三人的嘴就都捎带了出来。这种由于偷听而造成时空的转换与节省,正是偷听艺术的又一大功效。 分析至此,我们完全可以说,《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所以这样生动吸引人,令人百读不厌,全部的艺术功效完全得益于两次偷听的艺术运用。 特别是第二次,堪称典范,如果不是偷听,竟然再也找不出来另外的一种情节设计方法了。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