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记叙文写作如何巧妙运用素材
范文

    王小芹

    虽然中考作文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但学生基本上都选择记叙文体。对于初中生来讲,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有记叙、描写的先天优势,记叙文也更适合。可事实上,很多老师苦恼于学生的习作干瘪、枯燥无味,激发不了人的阅读兴趣。其实,写好一篇记叙文很关键的一个因素是对素材的把握。下面就如何提高学生巧妙地运用素材的能力作几点分析。

    一、事要精

    写文章要“意在先,文在后”,记叙文是以写人记事为主的,因而,老师在作文教学时要指导学生精心构思,选择事件。很多学生拿到题目以后,稍稍想一想就动笔写,“文在先,意在后”。写着写着发现不好了,然后就改,使文章前后不连贯,甚至前后矛盾。写什么事,怎么写,这些都要事先弄清楚,这就要精心设计。

    老师要能够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中的偶然事件来打通作文的关节,让人眼前一亮。如,2019年江苏泰州兴化初三适应性考试,以“不期而遇的温暖”为题,写一篇记叙文。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设计故事呢?首先要带领学生分析什么是“不期而遇”,它是指意想不到的,然后是“温暖”,这是指它让人感觉到有一种暖流,几个字组合在一起,就是要描述一件,让人意想不到,却让人感觉温暖的事件,理清思路后,就是选材。如,有名学生写自己刚刚学习绘画,什么也不会,跟不上老师的步调,越来越不自信。一天,快要承受不住的自己逃离画室,躲到一片废墟中,这时,看到了残砖乱瓦中有一棵向日葵。它追着微弱的阳光,迎风盛开。这让作者感受到一股暖流,内心充满温暖。就在此时,老师出现在了自己身后,鼓励自己,让自己走出了阴影。

    这个故事中第一个巧合是在废墟中遇到一朵盛开的向日葵,第二个巧合是正好此时老师出现了。指导学生设计这样的巧合,就能让叙事避免平淡,产生小小的波澜,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除了巧合的设计,在事件的安排上还可以指导学生运用明暗线的结构,设计一人一物,使明暗两条线索相互映衬,交相生辉。例如写“我最敬佩的人”,可以这样指导学生组织材料:我们家院子里有一棵无花果树,因为担心它长大遮住阳光,每年父亲都要剪掉它的枝丫,今年不知什么原因,它显得更加瘦小,中端的枝干扭向一旁,虬曲丑陋。父亲想把它拔除掉,但病中的母亲不忍,没事时就站到树旁,不是修剪残枝败叶,就是浇水,要么给它施肥。在母亲的悉心照料下,无花果树一天天变得粗壮,叶子也繁盛起来。一天,母亲爽朗的笑声把我引到屋外,原来是无花果树结果了。母亲很开心,对小果树更是用心。晚上,我还在挑灯奋斗,突然下起了暴雨,透过窗户看到无花果在风雨中飘摇,真担心它会被折断。可是,第二天早上醒来,发现母亲已经起床,站在树下,用手轻轻抚摸着小小的果子,此时,母亲脸上挂着微笑。不久后,再去医院检查,母亲的病已经痊愈。

    这个事件的设计就运用了两个线索,一条是明线,无花果树瘦弱,母亲悉心照料,逐渐粗壮,抵御风雨并结满硕果。一条是暗線,母亲生病,身体虚弱,家人悉心照料,母亲与病魔斗争,母亲病愈。文章采用明暗两条线索,一人一物,交织在一起,相互衬托,既描绘了一棵茁壮成长起来,能够经历暴风雨的无花果树,又塑造了一位有着顽强乐观的精神品质的母亲。可以说,双线编织胜人一筹。

    不过,在教导学生精心设计事件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要真实,即合乎生活的真实。就是说要符合时代、现实、人物、场合等各方面的特点,要让人相信。特别是那些具有偶然性的巧合情节,更要注意真实性。比如,上文设计的正当自己情绪低落,不自信时遇到了一棵向阳的向日葵,如果再设计一个巧合,说一年后再到这儿时,发现它仍然生长在废墟中,追着阳光,这就违背了生活的真实,失去了可信度。

    二要合乎情节,即合乎人物行事的情理逻辑和事件发展的事理逻辑。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做什么样的事,切忌人为拔高。精心设计事件,并不能违背事件发展的逻辑顺序。

    三要巧得出奇。欧·亨利的小说向来是以奇制胜,《麦琪的礼物》中为了互送礼物,妻子卖掉了自己的一头长发,买回了丈夫金表上的链子,丈夫卖掉了金表买回了妻子喜欢的梳子。这种巧合巧得新奇,巧得令人叫绝,同时又巧得让人心酸。

    二、理要深

    记叙文是通过写人记事来反映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也就是说,写人记事只是手段,思想情感的表达才是根本。这就要求老师在指导时要教导学生深入挖掘所选素材中的理趣,能够透过事件看到其中所蕴含的生活哲理,这样才能够让文章深刻、格调高远。

    初中生往往喜欢写自己的童年生活。如,从小在乡下跟随奶奶长大,现在上学了,回到了城里,但自己一直忘不了奶奶做的酒酿,醇厚香甜。现在回到城里,再也吃不到奶奶做的酒酿了,由此表达了对奶奶的深情怀念,对童年生活的追忆。

    学生往往就停留在此层面上运用此素材,不能做更深入的挖掘,在此,教师要帮助学生深刻分析。比如,为什么奶奶的酒酿味道独特?是奶奶做酒酿的方法独特,还是一丝不苟地遵循每一道工序。由此,可以指导学生把奶奶的形象塑造地更加丰满,奶奶不仅温和可亲,令我怀念,她做事一丝不苟的态度更令我敬佩。更令人感怀的是奶奶的酒酿遵循了传统的工艺,奶奶坚守着我们的传统。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个素材,一个事件,不能只停留在其表象上,还要善于指导学生根据主题的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深入挖掘,这样能够使文章新颖而独特。

    比如,下雨天出门,一辆疾驰的摩托车飞扬起一道道污浊水柱,溅得行人一身污水。而后面一辆白色的汽车驶过时,没有了风驰电掣,而是放缓了速度,并摇下车窗,示意行人先过。通常学生运用这个素材来赞扬司机的礼貌让人,其实,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深挖素材蕴含的情理。可以引导学生从司机摇下车窗,露出善意的微笑的角度,揭示当我们以善意去对待别人时,我们自己也会变得迷人。或者可得出这样的道理:虽然一直以为世界冷漠,其实只要我们为他人停留一秒,就能带来一缕阳光,温暖人心。

    记叙文的写作,离不开素材的选用,只要老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有效地指导,学生的文章必能笔下生花,妙趣横生。

    编辑/李莉E-mail:[email protected]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0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