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初中数学教学中变式教学的实践应用 |
范文 | 刘元平 摘 要:在现代化的教育改革中,素质教育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初中数学作为初中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必须深入贯彻落实新课程教育改革的理念,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而变式教学无疑是一个最佳的选择。通过对变式教学内涵与作用的浅析,深入探讨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实践应用措施。 关键词:初中数学;变式教学;实践应用 一、变式教学的概念和作用 概念:变式教学重在“变式”,它要求教师对数学命题进行有计划、有目的地合理转化,在不改变命题中的本质的前提下,改变其非本质条件,改变题目中的条件与结论,运用丰富的形式和内容提出课堂问题,并设置合理的情境,使学生数学的学习过程更加轻松、简单、高效。 作用:首先,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其次,它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并激发和提高他们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1]。 二、变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一)应用变式教学让数学概念形象化 数学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专业性都比较强的学科,这些特点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就开始充分表现出来。数学知识的概念和理论都比较抽象,而且逻辑性非常强,学生如果没有足够的数学基础和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就难以理解其中的含义,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也就会非常吃力。而运用变式教学就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数学教师将课本中抽象概念通过变式教学的方式转变为生动形象的数学公式,让数学知识变得一目了然,学生通过这样形象而立体化的方式能够快速吸收和掌握数学知识。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学习效率得到提升,学习兴趣自然也能有效提高,从而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数学知识,进行自我探究式的学习,在有效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还能培养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其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独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有利于其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比如,学生在学习“一次函数”的过程中,只知道其数学方程式是y=kx+b,但是将其进行变形后的公式就不能很快辨认出来,也不会灵活运用。对此,教师就可以列出一系列函数公式,让学生从中找出一次函数公式,并引导学生进行公式变形来解题,以加强学生对一次函数的认知和理解。 此外,教师可以利用情境化教学的方式,将实际生活与数学知识联系起来,在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利用变式进行教学,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让他们充分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价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实践应用能力。比如,在讲解“勾股定理的应用”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个生活中实际情景条件:小红和小明打羽毛球时,球不慎被打到旁边的树上,而球与地面的垂直距离为4米,现有一个3米长的梯子,而小明的身高有1.8米,问:怎么才能让小明顺利取到羽毛球?通过这样的生活情景,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更浓厚,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也会更深,并积极主动地进行研究和探讨,从而使学习效率有效得到提高。 (二)应用变式教学让数学问题简单化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由于一些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限制,没有认识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在题目课程讲解上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数学基础情况和个人的理解能力,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讲解,加上部分教师在数学题目的讲解上缺乏合理有效的讲解方式,使许多学生难以理解教师的解题思路和解题过程,从而导致数学课堂效率得不到提高。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变式教学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在教学时注重对解题方式的讲解,而不是只是把时间和精力用在题目内容上。学生只有学会解题方法和技巧,才能真正理解题目的含义和解题思路,从而让解题过程更加简单化、高效化。比如,假设“二次函数”中有这样一道题目:求y=4x2+2在直角坐标系中的图像,并求出其与原点之间距离最短的坐标。学生面对这样的题目不知道如何解题时,教师就可以将“两点之间距离最短”的概念利用变式进行形象的转化,让学生利用这一概念进行解题,从而使整个题目简单化。 (三)应用变式教学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通过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激发和培养,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数学的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效率,还能让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发散性都得到提高,从而为学生今后高等数学的学习打下坚持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可以利用变式将一些相似的经典题型进行汇总和分析教学,将一道题目中的条件、形式或者问题进行改变,让学生转换思维进行分析和研究,找出其中的规律,抓住题目的本质,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能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2]。比如在“三角形”的讲解中,有△ABC,三条对边分别为a、b、c,已知(2a-c)cosB=bcosC,求∠B的度数,然后教师可以适当改变条件,如b=3,a+c=4,求出△ABC的面积。 总之,变式教学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深化現代化教育改革、开展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教师应该积极利用变式教学的思维改进教学工作中的方法和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技巧,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从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玉春.变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10):148-149. [2]张成杨.变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24):9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