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丰富书法教育内涵,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
范文

    张山英

    摘 要:在中华民族文化历史长河中,书法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书法文化源远流长,书法文化博大精深,书法文化也在随着时代不断地演变,书法的演变过程直观地反映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与此同时,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一任务越来越迫切,教育部门可以将书法文化的精髓融入教育过程中,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以及学习态度,从而培养学生鉴赏文化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并逐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根据现代教育的现状以及书法文化的内涵,提出了丰富书法教育内涵,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可实施性策略。

    关键词:书法教育;核心素养;策略

    一、丰富书法教育内涵,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提出的背景

    1.教育方针的需要

    近年来,教育部提出要进行课程深化培育方针,并且着重强调了“核心素养”这一任务的重要性,并且要求学校对中学生进行书法教育,使学生能够规范书写,并且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将文字的魅力通过书法的形式展现出来。书法的文化对学生了解中华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书法文化可以将中华文化的精髓展现得淋漓尽致,书法文化还可以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升华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这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良好的核心素养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人格以及优秀的品质。

    2.教育改革的需要

    我国的应试教育使大多数的教师只注重学生成绩的提高,而不注重学生内心世界的发展,尤其是学生的文化底蕴以及学生的综合素养这两方面。核心素养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尤为重要,教育部提出了教育策略,策略的实施初见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学生并没有全面了解书法文化,这也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并没有提升,所以,这些不足为教育改革创造了条件,使教育部必须对现有的教育模式进行改革,更新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丰富书法教育内涵,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3.提高我国教育水平的需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各国的教育方式也不尽相同,国际之间的竞争力也越来越强,发达国家的教育水平发展的也越来越迅速,因此,我国也必须提高教育水平,提高我国的竞争力,而想要提高教育水平必须制定合理的计划,学生只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并不足以提高我国教育的水平,这就推动了书法文化教育的进行,以此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出高文化、高素质的人才。

    二、丰富书法教育内涵,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解读

    1.拥有文化基础是前提条件

    学生能够领略书法文化的内涵,更好地利用各种文化产业提升自己内心世界的前提条件就是对中国书法文化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且还要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文化是整个国家历史的灵魂,拥有文化基础就是指学生在拥有基本的科学文化以及其他各类人文文化等相关知识的储备下追求书法文化的探究,想要让学生领略书法文化的内涵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就需要有基础的文化知识储备,就要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审美,养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在日后的学习中倍加努力,达到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

    2.注重学生的自主发展

    自主性是每个人与生俱来具备的属性,想要贯彻书法文化内涵,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就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要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但是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仅仅有教师的引导是不够的,必须配合上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才能相得益彰。学生必须要有自主学习,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要学会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接受水平,扩大学习知识的范围,学会管理自己的学习状态,掌控自己的学习情况,善于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总结以及自我反省,并且在失败中学会总结经验,同时,要学会自主规划学习前景,自主设定书法文化学习目标,有选择性地学习书法文化知识,从而提高个人核心素养,使自己全面发展。

    3.学生需要融入社会生活中

    每位学生都是集体中的一份子,每位学生都在时刻和外界社会进行相互交流,所以学生在获得书法文化知识后,要学会利用已学的知识,将领略到的内涵应用到社会生活中,形成自己的处事风格,学会与他人、与社会和谐相处,努力成为一个核心素养较高的中学生。

    三、学生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错误的思维方式

    随着教育模式的不断更新以及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在教育方面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种培训组织层出不穷,应试教育逐渐成为现代教育的特征,这就使得学生养成一种只注重成绩的思想,而不考虑精神层次的发展,学生很难真正懂得书法文化的实质,从而形成不良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而获取书法知识以及提高个人品质的思维更能促进核心素养的提高。

    2.教学模式过于传统

    目前,我国的书法教育模式较为机械化,尽管很多的教师有较为丰厚的知识储备,他们所拥有的书写技能也较为成熟,但是,大多数的教师采用的仍然是傳统的教育方式,与学生的互动较少,这并不能保证学生的注意力可以时刻集中,课堂的效率并不高,学生所学到的书法文化知识不足以陶冶他们的情操,也很难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3.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积极

    由于书法教育的模式较为单一,并且内容较为枯燥,并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多数的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这并不利于书法文化知识的获得,更不必说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纵观我国古代历史,每一位著名的书法家在书法学习的过程中都有对知识的渴望,正所谓:兴趣是学习的开端。有了兴趣才能更好地领略书法文化,才能使思想达到品质化。

    四、丰富书法教育内涵及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1.加强基础常识和书写技能的培养

    初中书法书写要求是对学生基本书写技能的培养,以提高其书法水平。书法的练习可以起到静心、练性的作用,还可以启智、悟道,增强自制力和定力。严格正确的书写技能,能规范学生的正确姿势,使字体美观,具有文化艺术。首先,教师可指导学生进行法帖的临摹,使学生在不断的练习中学习经典书法,感受书法笔法、结构及运笔的精髓,使其不断进行修正,以提升自我的内定力。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心读并欣赏字帖,对照释文诵读并牢记于心。同时,要指导学生欣赏字帖的用笔、结构、布局等,使其感受书法作品的意蕴,感受作者的学识、情趣,培养其审美观和鉴赏能力。

    2.做好校园的课程管理

    想要弘扬书法文化的内涵并且进一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教学团队要领略书法文化的精髓,一个拥有书法文化气息的教学团队是学生提高核心素养的保障。首先,改善培育理念,教师需给学生灌输传统书法文化精神,以此来提高学生书法文化的内涵与核心素养。其次,建立良好的书法师资教育队伍,实行“走出去引进来”的模式,以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促进书法课程的开发程度。聘用书法专业水平较高的老师为导师,同时对其他科老师进行一定的培训,使全员参与到课程开发和推进中,以整体提升校园的书法水平。再次,构建书法艺术环境,使其弥漫在全校园,营造书法墨香的氛围,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最后,重视书法的内涵开发,指导学生书写结构的设计、落笔的轻重、运行气势的缓急与强弱,使其掌握我国汉字的书写规律,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同时,可通过讲解或播放书法渊源、字体演变的历史及规律,让学生了解我国璀璨的文化,建立其自尊自强的信心。

    3.增设特色及实践活动

    (1)参观展览。鼓励学生多走进书法展览馆、美术馆、名书法家工作室,参观书法展览,激发学生对书法的兴趣,增强对书法的艺术领悟和热爱。(2)召开专家讲座。定期开展书法讲座,向学生传授书法的笔法、布局及技巧,提升其书写技能和艺术鉴赏能力。另外,可邀请名书法家亲临课堂,现场指导学生书写及对作品的欣赏,激发学生对书法的热爱,并提升其审美能力及领悟力。(3)借助网络辅助学习。在信息技术发展的网络时代,可指导学生通过网络进行资料查询,例如书法的缘由、名书法家的相关典故,或观看书法家的视频、影片,同时可进行书法作品的欣赏,以培养对书法的美学鉴赏力,并促进其对书法的情操陶冶。(4)举行书法比赛。学校可开展形式丰富多样的书法实践活动,如开展书法比赛,开展“书法之星”竞赛活动等;设置书法墙、文学鉴赏等展示活动,对优秀的书法作品可进行校园展览,为学生的高素质发展提供平台。让其感受传统书法文化的吸引力,增加学生的文化底蕴,促进核心素养的提高。同时,教师可鼓励及组织学生与家长共同参加社会书法活动及比赛,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培养的同时将书法教育融入家庭、推向社会,促进社会文化的大力发展,并使学生学会展现自我,提高其能力和核心素养。另外,学校还可以设立兴趣社团等,以促进学生个性的长远发展。

    4.注重與其他学科的融合渗透

    书法与语文、数学、美术、音乐等学科都有融合性。在语文中,可以通过汉字的文化起源、典故和演变,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历史、文化,感受书法的艺术之美和楹联文化。我国的汉字是对自然万物的描摹而生成的象形字体,在数学中,可以结合几何知识研究汉字的书法规律、结构;在美术上,可以通过空间布局和协调等研究书法的结构;音乐上,可以通过节奏和旋律认识书法艺术的章法等。

    5.勤练以提升劳动素养

    书法练习是手、脑、眼集于一体的综合性劳动。书法的反复练习,有助于学生树立尊重劳动的观念,体现其正确的价值观。劳动价值观的形成可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动机,促进自觉学习行为,使其感受到劳动的光荣性,建立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另外,书法学习无捷径,需要循序渐进、一点一滴、踏实诚恳地进行,只有通过努力和持之以恒才能见成果,培养其吃苦耐劳和勤于苦练的精神,促进其劳动素养的提升。

    总而言之,在中学生学习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应尽可能做好书法课程的管理,开展特色活动,加强学生的技能练习,使其学习书法文化,了解书法历史和蕴意,培养艺术情操和审美鉴赏能力。同时,丰富书法教育内涵,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争取培养出大量富有中国书法文化底蕴的学生,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同时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己以适应社会的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建新,袁铭翼.丰富书法教育内涵 培育学生核心素养[J].辽宁教育,2017(21):20-24.

    [2]刘琰.基于语文教学加强核心素养的研究[J].北方文学(下旬),2017(5):157-158.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0:4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