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地理核心素养在课堂中的应用 |
范文 | 谢倩荷 摘 要:“核心素养”是新课改的焦点,地理核心素养包括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观念和地理实践力。以“多变的天气”一节教学为例,浅谈初中地理教学设计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多变的天气 【教学分析】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第三章第一节“多变的天气”,由“天气及其影响”“明天的天气怎么样”和“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三个小标题组成。“多变的天气”不仅叙述了天气的特征,更将天气与气候做了比较,说明天气的短时性、多变性等,帮助学生理解多变的天气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促进学生地理综合思维的培养。“明天的天气怎么样?”不但教会了学生认识简单的天气图标,更会让学生养成及时阅读天气预报的习惯,为今后的生活和学习做铺垫。“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环境的必然追求,不仅要求学生了解PM2.5,更要求学生知晓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念。 初一学生对地理有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所以本节课采用“情境—问题—探究”的形式,创造出劣构性问题,将所学知识融入情境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本节课的内容。 【课标要求】 1.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课标解读】 1.涉及概念(或结论)的解读 (1)天气:一个地区短时间内的气温、云量、风、降水等的状况(时刻变化)。 气候:一个地区多年天气平均状况(具有一定特征,一般变化不大)。 (2)常用的天气符号:晴、多云、阴、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冰雹、雷阵雨、雨夹雪、小雪、中雪、大雪、雾、霜冻、沙尘暴等。 (3)天气图:用常见天气符号表示有关地区天气状况的图。 卫星云图:卫星云图图片,其中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颜色越白云层越厚,厚的为阴雨。 (4)空气质量:污染指数越小,空气质量越高。 (5)实例: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排放等会增加空气污染;植树造林,低碳交通等能减少空气污染。 2.行为动词能级要求解读 (1)“区分” 区分天气和气候首先需要知道天气和气候各自的描述方式和特征。天气应该从阴晴、温度、有无雨雪、风向风力等方面进行描述,且天气是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具有瞬时性。气候需要分季节,说出某地的气温以及降水状况,具有稳定性。 (2)“识别” 识别晴、多云、阴、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冰雹、雷阵雨、雨夹雪、小雪、中雪、大雪、雾、霜冻、沙尘暴等天气符号,学会关注天气,感知天气变化。 (3)“看懂” 看懂天气图的含义,如不同的天气符号表示不同的天气状况。學会在天气图上指出某地的天气变化情况。可以用我是小小气象家的环节来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 (4)“说明” 首先,需要了解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有哪些影响,其中包括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其次,重点说明人类怎样改变自己的行为,使之朝着对空气质量有利的方向发展,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3.达标教学途径或活动 (1)“区分”“运用”“识别”“看懂”“说明”行为的主体是学生。 (2)为给每个学生有“区分”“说明”等机会,必须充分展开小组学习活动,同时还安排小组代表在全班开展组际交流、提问的互动学习环节。 (3)为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热情与兴趣,特别设计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学习情境材料(有视频、文字、图片和教师叙述等形式),并在此情境铺垫的基础上,提出相应教学问题,引导学生在讨论、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 (4)在“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和“看懂”简单的天气图环节,学生可以扮演小小气象员播报自己感兴趣区域的天气。 【教学目标】 1.能举例如家乡四季变化和某日天气变化,说出其差别,并正确运用。 2.能联系生活中遇到的现象,如查天气符号,判断不同的天气类型,并针对不同的天气安排不同的活动。 3.能阅读卫星云图,举例如云层厚度等,说出卫星云图传递的天气信息。 4.能联系生活中遇到的现象,如工业污染和植树造林等,说明人类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教学方法】 讨论法、讲述法、读图分析法等。 【教学重点】 说出“天气”与“气候”的差别并能正确应用。 【教学难点】 举例说出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教学材料】 亲爱的Mike: 今天的南京可谓经历了一场大暴雨■,虽说南京的天气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的,但是今天的暴雨也是几十年没遇到的了,车库被淹,奶奶家的小区院子前都积满了水,车子好像在水里飘着。北京的天气怎么样呢?等暴雨过后我来北京和你一起打篮球! 你的好友 Nick 亲爱的Nick: 前段时间比较忙,现在才安下心来给你回信,北京今天的气候很热,艳阳高照■,只能待在室内啦,天气晴朗可是空气质量不是很好,PM2.5指数比较高,希望快点看见蓝天白云!北京欢迎你! 你的好友 Mike 【教学情境和问题】 教学情境设计: 阅读Mike和Nick的对话,你发现了哪些问题呢? 教学问题设计: 1.你发现信中有哪些说法与图中符号描述的天气是不符合的?说明理由。 2.假若你来写这封信,你该怎样写呢? 3.信中所述天气与人类活动有关吗?你认为人类活动可能对大气有哪些影响?举例说明。 【教学线索】 1.你发现信中有哪些说法与图中符号描述的天气是不符合的?说明理由。小组讨论,将错误的地方举例说明,并画出正确的天气符号。 2.假若你来写这封信,你该怎样写呢?若给你一幅天气图,你能当一回小小预报员,分别从两幅图来播报南京和北京的天气情况吗?并甄别出错误的地理语言? 3.信中所述天气与人类活动有关吗?你认为人类活动可能对大气有哪些影响?联系资料举例说明。 【教学活动】 活动一:天气符号如何正确辨别? 同学们,今年我们受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江苏多地也出现强降雨,根据南京初一学生Nick和北京初一学生Mike的信件对话,请大家小组讨论,在阅读信件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呢?有错误吗? 主教学问题:天气符号如何正确辨别? 子问题一:你从两位同学的信中发现哪些有关天气符号的错误?怎样改正呢? 子问题二:你是如何辨别不同天气下的天气符号的?和小组成员一起说说你的方法? 子问题三:小组代表上台展示,争当小小气象员,根据天气图,播报你最感兴趣的区域的天气状况。 你认为这两封信中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呢?若你是其中一位小伙伴,你能帮助他用正确的地理语言将信中的错误改正过来吗? 地理实践力不仅是传统意义上课堂外的地理观测、地理调查等,也包括课堂内运用的地理工具、地理模拟实验和演示等,地理实践力是学生实践能力和品质的综合表现,读图技能是地理实践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就能提高地理知识和方法的应用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本环节采用观察、阅读天气图和资料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活动二:天气和气候各有何特征? 主教学问题:天气和气候各有何特征? 子问题一:信件中的哪些地方应该用天气?哪些地方应该使用气候? 子问题二:你认为天气和气候最大的差别有哪些呢? 子问题三:谈谈自己家乡的气候与你印象最深刻的天气。 综合性是地理学科的显著特征之一,综合思维是地理学基本的思维方式,主要包括地理要素的综合、时空的综合和地方的综合三大部分。借助綜合思维,学生能从整体的角度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分析,发现和理解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解释其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复杂性。综合思维素养不仅关系到学生地理学习的质量和效率,也关系到学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敏锐性和科学性。 本环节通过信件纠错的形式分析南京和北京天气与气候的差别,从而归纳出天气和气候的特征,并联系自己的家乡,综合分析自己所居住的家乡天气和气候具有怎样的特点,增强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追问: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近几年我国冬季的雾霾事件已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恐慌,你们认为雾霾和人类的哪些活动有关呢? 活动三: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主教学问题: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子问题一:信件中的空气质量不良与哪些因素有关? 子问题二:与人类活动是否有直接的关系呢?人类活动会对大气产生哪些影响?(联系资料,讨论) 子问题三:人类应该怎么做才能重现多彩蓝天? 人地关系是地理核心素养最基本的价值观,它包括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发展观等。人地关系的认识包括三大部分,第一,认识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并能辩证地看待自然环境对人类发展的影响;第二,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并知晓人类在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自然规律;第三,认识到人地关系是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知晓人地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具有可持续发展观念。 本环节通过近几年的雾霾事件,带领学生探讨人地关系的第二步骤和第三步骤,通过查阅资料和小组讨论的形式,探讨人类活动对大气(空气)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及方法。 【教学反思】 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在整个地理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的,核心素养指导下的教学设计应该抓住其构成要素,将核心素养分解为每堂课需要达到的关键能力,对应课程标准相关的内容并结合教材内容创设情境,进行教学设计。 本课通过设计南京和北京的同学互传信件,引出“如何辨别天气符号”,并通过小小气象员的形式,对某地天气特征进行播报。对于本课重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笔者通过对信件内容进行更正的形式,并联系各班学生家乡的资料,辨别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以问题引领解决本课难点。对于本课难点内容“举例说出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通过小组搜集资料、分析、讨论的形式完成,既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又增强了其对人地关系的理解。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