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创设有效情境 优化语文诗歌教学
范文

    蒲翠联

    摘 要:诗歌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它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富有节奏的韵律,表达作者丰富的感情。其浓郁的抒情具有直击心灵、激起情感涟漪的重要作用。感情是诗歌的灵魂,是诗歌得以被推崇的主要原因。郭小川曾说过:“没有感情就没有诗歌。”而感情只有在具体的情境中才能被有效地激发,因此,要想提高诗歌的教学质量、彰显诗歌的价值和魅力,教师就要创设有效情境,优化诗歌教学。

    关键词:初中语文;诗歌教学;有效情境

    在诗歌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一些具有感情色彩、直观形象的场景,能够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情境能够架起学生与诗歌的桥梁,拉近了学生与诗歌的距离,让学生通过这座桥走进诗歌的意境中,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从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一定的发展。本文就如何在初中语文诗歌教学中创设有效情境浅谈一点自己的理解。

    一、图画情境

    诗歌大多讲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作者的情感都寄托在景物中。因此,只有为学生再现诗歌情境,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图画的优势,为学生还原诗歌情境,为学生创设一个立体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如临其境,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引起情感共振,让学生在情境交融中充分感知、理解,使他们更能贴近诗人的情感。

    例如,教学九年级语文《沁园春·雪》,诗人咏雪言志,抒发了对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表达了伟大的抱负。全诗动静结合、虚实相生。为了让学生从直观上感受诗歌中的自然美景,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图画再现诗歌中的北国雪景:飞雪、冰封、长城、黄河、山脉、高原等图画,随着一幅幅图画的次第播放,学生仿佛身临其境,看云海茫茫、雪山巍巍、花松苍柏、郁郁青青,感受“江山如此多娇”。而对于虚景雪晴后的红装素裹,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图画的优势,为学生再现红日冉冉升起,放射出万道霞光,映红了高原上皑皑白雪的场景,弥补学生想象的不足。此景此情,使学生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不由喷薄而出。此时,教师再结合历史人物和当前的政治形势,就能促使学生很好地理解作者的伟大抱负,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深化对诗歌主题的认识,使课堂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初中生虽然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但由于诗歌内容丰富多彩,时间、地点跨度较大,使得学生对诗歌中的很多内容不能很好地理解,多媒体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为学生提供学习需要的相关图画,满足他们的学习需要,帮助学生全面、有效地理解诗歌。

    二、音樂情境

    诗歌本身就富有韵律,许多诗歌还被改编成音乐。从这个角度上讲,在诗歌中插入音乐,不仅能把诗歌的音律美、节奏美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还能够广泛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全身心投入诗歌的意境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感受诗歌的美好,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

    如教学九年级余光中的诗歌《乡愁》时,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插入罗大佑的歌曲《乡愁四韵》,让学生在音乐中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走进诗歌的殿堂,“滋生”淡淡的哀伤情丝,并随着音乐的起伏,体会诗人情感的细微变化,像第二节遗憾却又有丝丝甜蜜的情感、第三节深深的失落和痛苦、第四节的惆怅之情等。在音乐的节奏变化中,诗人的感情也被充分表现出来,让学生在体会诗歌意境美、语言美的同时,还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实现知识、情感的和谐发展。

    三、朗读情境

    朗读是学习诗歌的基本方法,也是重要方法。诗歌的情感往往在反复的朗读中才能细细品味出来,学习诗歌中缺少了朗读就味同嚼蜡,毫无滋味。人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也充分说明朗读的重要性,在朗读中能够做到口到、心到、情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说:“诵读诗歌,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可见,新课程对初中语文诗歌教学目标重新做出调整,把“积累、感悟和运用”作为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要让诗歌教学回归本位,重视朗读教学。

    如教学高尔基的《海燕》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海燕”的象征意义,“读”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赏析,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主动感知。如教学的一开始,教师范读课文,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接着,学生表情诵读,掌握好停顿、语速等,读出感情。最后,全班合作演读,分三部分演读,体会感情上的变化,收到震撼人心的效果。

    总之,诗歌是我国文化阆苑里的奇葩,它在传情达意方面有着无与伦比的重要作用,是诗人情感的寄托。教师要创设有效情境,让学生全面领略诗歌的艺术美,引导学生真正体会诗歌的魅力,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之情,推进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孔旭.语文教学中教学情境的创设与情境教学法的运用略述[J].汉字文化,2018(7).

    [2]胡良华.初中阶段诗歌教学的课程定位及教学内容的确定[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7(1).

    编辑 郭小琴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3: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