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依托文化常识学习,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范文

    摘 要: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与文化常识的落实密不可分,但是基于现阶段的考试和教学实际,学生文化常识落实并不到位。从如何依托文化常识学习来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出发,提出了五种探索实践的方式,并做成果小结。

    关键词:文化常识;核心素养;实践探索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国家领导人强调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中国是一个有历史、有文化的文明古国,灿烂优秀的文化孕育了灿烂优秀的文学,可以说文学从属于文化,两者关系密不可分。高中生作为文化传承的主力,要提升文化自信,首先要有足够的文化储备,而语文课就承担了这一重要的任务。《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指出高中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里就包括了“文化传承与理解”这一内容,并提出语文课程要让学生“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理解文化多样性”和“语文课程应该引导学生自觉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因此,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与文化常识的落实密不可分。

    一、意义分析

    1.文言文理解需要文化常识

    文化常识的匮乏,带给学生最直观的影响在文言文或诗句默写上,学生往往因为不理解而出错误。以下在笔者是日常教学中发现的学生的默写错误:

    《赤壁赋》一文中,学生把“壬戌之秋”误写作“壬戍之秋”或“壬戊之秋”;《氓》一文中,学生把“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误写作“以尔车来,以我会迁”;《长亭送别》中,学生把“淡烟暮霭相遮蔽”误写作“淡烟暮霭相遮弊”;《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学生把“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的“祠”多写一点,变成写成“衣字旁”……

    在默写中出错也许只是一些很表层的问题,对文言文文本内容的不理解才是问题的关键。而要全面透彻地理解古人的思想,必定需要积累古代文化的相关知识。例如,在《季氏将伐颛臾》一文中,如果学生对“天子”“诸侯”“大夫”等称谓没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就很难理解孔子为什么会对子路和冉有大声呵斥。

    诸如此类的错误不胜枚举,对文字内容的不理解是造成此现象的重要原因,学生文化知识的匮乏是问题的根源。

    2.诗歌鉴赏依赖于文化常识

    诗歌鉴赏的重点在于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文化知识的匮乏,成为学生理解诗歌的绊脚石。来看浙江省2016年高考诗歌鉴赏题:

    北来人二首? (宋)刘克庄

    试说东都①事,添人白发多。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

    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②。

    十口同离仳,今成独雁飞。饥锄荒寺菜,贫着陷蕃衣。

    甲第歌钟沸,沙场探骑稀。老身闽地死,不见翠銮归。

    【注】①东都:指北宋都成汴梁。②宣和:宋徽宗年号。

    这两首诗在叙事上有何特色?试作简要分析。(4分)

    答案:(1)以对比加强叙事的抒情效果。用权贵歌舞宴饮,不问军情与百姓心系故国作对比,表达忧国忧民之情;以主人公一家亡国前后境沉的对比,表现百姓流离之苦。(2)以“北来人”的口吻叙事,表达情感显得更真实、自然。(3)叙事中流露出个人的情感。如“今成独雁飞”流露了主人公家破人散的凄凉与孤独。

    此题目的答案中提到了“北宋亡国”这一史实,涉及了“前朝遗民”的概念。如若学生缺乏与此相关的一些文化常识,仅仅依靠所给的注释,是无法将诗歌理解到位的。

    3.写作关注文化积淀

    我们来看2018年浙江高考语文作文题:

    浙江大地,历史上孕育过务实、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等思想,今天又形成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

    在与时俱进的浙江文化滋养下,代代浙江人书写了一个又一个浙江故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浙江传奇。

    作为浙江学子,站在人生新起点,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这个作文题考倒了一批学生,原因在于学生并没有领会“浙江文化”的精髓,也缺乏关于“浙江精神”或者“浙江籍”名人素材的积累,归根结底,是文化常识的匮乏。而这一类需要文化知识支撑的作文题,绝非浙江省独有,我们来看看2018年天津市高考语文作文题:

    生活中有不同的“器”。器能盛纳万物,美的形制与好的内容相得益彰;器能助人成事,有利器方成匠心之作;有一种“器”叫器量,兼容并包,彰显才识气度;有一种“器”叫国之重器,肩负荣光,成就梦想……

    从《老子》《韩非子》等作品,到许慎的《说文》,各家对这个字都做过丰富的解读,我们可以从构字法角度对其进行理解分析。在写作这篇高考作文时,能够加进去一些关于“器”字的古汉语和古文化知识,就能从多个维度多个层面对这个字进行解读,文章的文化味也会增添不少。

    4.高校招生的需要

    近年来,高校招生形式开始多元化,“自主招生”“三位一体”成为各大高校招生的一个重要形式,尤其是国内顶尖名校。在这些招生形式中,面试都是其中重要的一环。以下是各个名校在招生面试环节中曾经出现过的题目:

    (1)有人说传统文化只剩下了“吃”,请你谈谈你的看法。

    (2)請用三个词概括中国传统文化,并谈谈怎么让年轻人热爱传统文化,怎么把传统文化推向世界。

    (3)二十四节气入选联合国非遗有什么文化价值?请列举出其中六个秋季的节气。

    ……

    除了普通高校的“自主招生”“三位一体”环节会涉及一些文化常识的考题外,很多艺术类高校直接把“文化常识”作为编导类、播音与主持艺术类、摄影类专业的笔试必考题、面试的选考题,很多知名艺术类高校均这样操作。

    二、现状点击

    文化常识的积累和掌握对高中生的语文学习以及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关系密切,然而在我们真正的日常教学中,文化常识却常常被机械地简化为“背景介绍”,在教学环节上更是沦落为简单自学。笔者认为文化常识遭冷遇,原因有以下一些:

    1.高考不涉及

    浙江省开始高考自主命题以后,不直接考查文化常识,因此学生在这方面的知识积累自然非常匮乏。

    2.教师不重视

    考纲里不提,一部分“唯分数论”的教师也不想在此方面多下功夫,功利化的教学思想直接导致了功利化的教学内容选择。

    3.学生没兴趣

    虽然在日常教学中,学生会或多或少地接触过古代文化常识,但是当这些知识仅仅是留存于幻灯片上的浮光掠影,若没有趣味的支撑,学生也很难去关注。

    三、实践探索

    1.巧借文化常识,激活课堂教学

    很多时候文化常识之所以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是因为知识点的枯燥和零碎,但是如果能将它们有机地融合到课堂中去,也许会有双赢的效果。

    学生学习文言文时,眼里所看到的,也许只有枯燥的文言句式和晦涩牵强的思想内涵。而如果教师在备课中能够抓住一些文化常识作为切入点,也许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一教学过程中,笔者借助文化常识巧设疑点,寻找有效的探点,设置深刻的续点,以此助推学生更深刻地解读文本,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1)巧妙的疑点

    心理学家认为,一切的思维源于问题。疑点的设置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我们当然也可以尝试着把文化常识穿插到课堂疑点的设置中。

    《鸿门宴》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传统篇目,文本容量比较大,因此学生在学习时会存在一些畏难情绪或者是抗拒心理。此时,不妨把文化常识作为一个切入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笔者在本课的教学中设置了这样一个小问题:“司马迁为什么要强调描写鸿门宴上各个人物座次的安排及方位布置?”该问题的设置能够较好地引导学生去了解当时的各主要人物的地位和处境,增长学生的知识,帮助他们了解当时的形势、分析项羽的性格,进而启迪学生多角度地创新地看待细节。在这一教学疑点的设置中,我们既可以引导学生去归纳古人按座位按照尊卑贵贱排列的常识,又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去解读文本。

    (2)有效的探点

    阅读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只有将文本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我们的文化常识学习和课堂文本学习才能有效地结合起来,课堂的生机才能出现。因此我们需要在文言文学习中找到一个切实有效的探究点,从而让学生的主动性被激发。

    《庖丁解牛》一文中,血腥的的解牛场面被庄子渲染得像是一场艺术盛宴,但是学生却无法领会到文字的这种美,从而也更难理解到庄子希望通过这篇文章传递的养生哲学。笔者在《庖丁解牛》一文的教学中,试着抓住文中“奏刀霍然”的“奏”字做文章,首先将改字的甲骨文书写在黑板上——一个人头上戴着头饰,背后插着尾饰,两手在舞蹈——利用甲骨文的加入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进行下一步讲解。

    “‘奏原先就是指祭祀活动时人们和着节奏,与众人一起手拉手,载歌载舞。正因为这样,今天很多词语中都保留了这个意义。例如小提琴演奏、钢琴独奏、笛子吹奏等。”在激活学生对这个“奏”的理解的基础上,老师进一步让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并且设疑:“课文底下注解简单地将这个奏刀解释为进刀,如果让你换个更贴切的词语,那用什么为好呢?”学生七嘴八舌,最后统一认为用“挥刀”比较符合当时的情景。由一个“奏”字的甲骨文字形引出字义,并在此基础上激活课文情景,让学生还原生活场面,进而理解课文内容,不知不觉地达到了落实文言文重点实词词义的目的。

    (3)深刻的续点

    教学犹如一座丰富的矿山,教师必须不断引导、不断挖掘,方能让学生挖掘更多的宝藏。文化常识虽然不属于高考的直接考查点,但是如果能够借助文化常识来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那自然就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借助文化常识来设置深刻的续点,能将文本研究引向更广阔更充实更深远的空间,同时也刷新了学生原有的阅读经验。

    例如,在完成《陈情表》三课时的教学后,笔者试着留给学生一个课外探究作业:“李密在《陈情表》中对各个人物的称谓有什么特点?从中可以窥探出他什么样的性格?”在学生作业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对“慈父见背”和“舅夺母志”这两处称呼做出了分析,并且提出了疑惑。笔者借助学生这样的疑惑,进一步与学生一起分析中国古代“慈母严父”等文化常识,进而引导学生了解李密这种颠覆性的称谓实在包含了他对母亲的不满以及他骨子里重传统、知廉耻、明恩怨的性格特点。类似这种问题的探讨,很容易让学生了解古代臣子“一仆不事二主”“忠臣不事二君”的传统文化观念,教师能及时引导的话,就能有文化常识普及和文本深度解读双重收获。

    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够利用文化常识来对一些文本做深刻的延续性阅读,做到“批文而入”和“谢文而出”,那一定能促进学生个性化观点的表达和文本深度阅读能力的提升。

    2.依托研究作业,探究文化风貌

    (1)零散性作业设置

    日常教学中,笔者尝试在合理的教学环节设置与文化常识相关的小作业,引导学生通过对文化常识的研究,进而加深其对文本的解读。

    例如在《師说》的教学中,笔者曾经布置过这样一个小作业:“《师说》一文创作于科举考试成熟后的中唐时期,为什么韩愈还会发出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感叹?请结合历史作分析。”教师用这样的小作业,引导学生去窥探当时真实的文化背景,进而深刻理解韩愈的创作动机,为后续的学习做铺垫。

    (2)阶段性作业设置

    高中阶段学生都要开展假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我们可以试着将文化常识探究积累的作业融合到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去,利用小论文的形式将文化知识做一个深入研究。

    假期的时间比较宽裕,因此在这类作业安排的时候,我们可以兼顾知识性和趣味性。例如,2019年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大热,因此笔者在学生的长假作业中安排了这样一项研究性学习作业:选择一个切入点,盘点《长安十二时辰》中涉及的文化常识。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每个人都整理出了一份“盛唐文化常識美卷”,学生有人研究了“上元节”相关知识;有人研究了“唐朝的服饰与官职”;还有学生研究了“唐朝社交礼仪”……通过这次作业的安排,学生积累到了一定的文化常识,而这些常识对学生学习文言文和古诗词都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

    诸如此类的阶段性作业可以做一个系统性的归类:端午假期,开展“屈原文化”研究性学习;五一假期,开展古人的“休闲文化”研究性学习;国庆假期,开展古代国家的“祭祀文化”研究性学习……

    教师通过合理设计作业内容,让学生在具体的探究中领悟文化风貌,并帮助学生对相关的文化常识进行归纳整合,提升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3.重视教材梳理,落实日常记忆

    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一大弊病就是学生不读“书”,语文教学丢失“真唱”,一些教师在急功近利的心态制约下将教材打入冷宫,学生受环境氛围影响,也不知不觉远离了教材。殊不知,教材才是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因此,教师需要重视对教材中文化常识的梳理,教师要指导、督促学生把教材选文中涉及的文化常识进行分类筛选和整合,并结合课文的例句进行理解和识记,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以下是笔者在教学中让学生尝试整理的几个类别的文化常识及教材中的事例:

    (1)姓名称谓:“晋侯、秦伯围郑”(《烛之武退秦师》):“晋侯、秦伯”指秦文公和秦穆公,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2)官职考试:“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陈情表》):“拜、除”都是授予官职的意思。

    (3)天文历法:“永和九年,岁在癸丑”(《兰亭集序》):“癸丑”用的是干支纪年法,了解十“天干”和十二“地支”。

    (4)地理常识:“沛公欲王关中”(《鸿门宴》):古人习惯把函谷关以西称谓“关中”。

    (5)宗法礼俗:“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廉颇蔺相如列传》):古人在祭祀或行大礼前要沐浴更衣和清洁饮食,以示庄重和虔诚。

    4.专题归类研究,领悟文化精髓

    中国的文化常识一般都具有丰富性、系统性,比如关于“月”这一重要意象,我们可以衍生出“月相变化”“月的传说”“月的美称”等相关知识;比如关于“四时节气”,古代也流传下来许多独有的文化;再比如关于“官职称谓”“干支纪年”等方面都值得去做专题研究。

    教师可以结合这些内容,对古代文化知识进行分类,让学生通过诸如小组合作、资源共享、借助网络等方式进行某一方面文化知识的专题研究,深入地领悟文化的精髓。

    5.开展趣味活动,丰富文化积淀

    就高中生的年龄特点而言,兴趣依旧是比较重要的心理因素,兴趣可以提供动力,兴趣可以发展能力,而文化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兴趣是一个很重要的助推力。知识积累从量变达到质变绝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在日常学习中通过各种丰富的形式慢慢完成。

    笔者曾经借助学校“语文节”的机会,组织了一次“一站到底——文化常识知识竞赛”活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非常高,文化常识的普及落实工作成绩显著。

    教师可以设计一套比较系统的、日常的、持续的文化常识积累运作模式,不至于占用学生过多的时间,又能兼顾趣味性、实用性和深入性,进而达到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

    四、成果小结

    通过一到两个学年的实施探索,笔者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夯实文化常识基础;借助文化常识积累,加深学生理解文本;深入探究文化知识,提升语文核心素养。文化知识积累学习的过程,激发学生语文的探究、思维能力,体会并把握一些阅读文化论著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个人的精神品质。核心素养的提升,又进一步助推默写、阅读、赏析、写作等题型的得分。

    当然,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依托文化常识的学习也只是核心素养提升的一个方面,要提升学生的整体核心素养,还需要教师长时间努力,多方面积累。

    参考文献:

    [1]杨小冬.高中语文文化常识的教学策略[A].《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七卷)[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5.

    [2]徐世英.以“本”为“本”:“古代文化常识”复习方略[J].教育革新,2017(9).

    [3]向琴.从对人的称谓看李密的性格:《陈情表》人物称谓探究[J].语文月刊,2014(6):64-67.

    作者简介:陈昀,出生于1982年1月,女,汉族,浙江省杭州市人,本科学历,一级教师(职称),研究方向:高中语文教学。

    编辑 杜元元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4:4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