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立足高中历史课堂 培养学生唯物史观
范文

    赵红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非常清楚地提出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目标,那就是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作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的唯物史观是人类发展的历史客观基础与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与方法论,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键构成部分。笔者结合平时的历史教学,谈谈如何在历史课堂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

    一、坚持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出发,唯物地看待历史

    唯物史观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在人们所有的活动中,物质生产活动是其中最为关键以及重要的实践活动,其受到经济、政治以及阶级关系等各方面的局限以及影响。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就是当时的社会存在决定的结果。从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来看,工业革命的开展促使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也日益暴露,阶级矛盾激化。从阶级基础来看,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充分表明了无产阶级以独立政治的方式出现在历史舞台上。

    二、坚持联系与发展的观点,对历史现象展开分析

    所有的历史事件并非孤立出现,其都有自己发生的必然因素。但同一个时期下,经济、政治以及思想文化等因素都是互相影响、互相联系的,两者存在间接或者直接的关系。人的历史不断发展,就算偶尔出现重复,不过总的方向还是不断朝前发展的。

    例如,在1840年的鸦片战争中,中国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内因是清政府的闭关自守,腐败落后,再加上此时国内有农民起义,导致清政府没有力量对抗英国;外因则是英国已经进行了工业革命,武器非常先进,国家的发展也很快,这让中国与英国的国力差距变得更大。

    三、坚持从两对辩证关系出发,动态地分析历史

    两对辩证关系指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生产力决定了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则决定了上层建筑;反之,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生产关系具有反作用。

    例如,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战争中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其让当时的所有人力、物力都得到了有效的集中和利用。不过从长期的角度进行分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于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引起工农群众不满,引起了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根据有关资料可以发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并非是朝着社会主义过渡的方法。新经济政策则主要是通过经济的手段,利用市场以及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关系,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以及商品经济,这对于当时的国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其本质目的就是为了过渡到社会主义。它是在当时苏俄生产力落后、小農经济占优势的情况下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

    四、采用阶级分析的方法,通过现象挖掘本质

    在阶级社会中,人们的思想以及行为都会受到阶级的很大影响。在对阶级社会的历史进行研究时,需要利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展开阶级社会各类情况的分析研究,找出社会问题存在的本质因素。

    例如,梭伦改革。即便梭伦采取了有利于平民和下层民众的措施,但改革的最终目的是缓和奴隶主与平民之间的矛盾冲突,根本目的还是为了巩固奴隶主阶级的统治。至于梭伦为什么要制定部分措施来保护平民的利益,则是由于那个时代的平民和贵族之间的矛盾冲突已经非常激烈。平民反抗贵族的斗争时常出现,如果不及时制定有关措施,将两者之间的矛盾进行缓和,那么,奴隶主阶级的统治便非常危险。

    五、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以人为本分析历史事件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人民群众是非常关键的影响因素,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财富,他们创造出了非常多的精神及思想,对社会的变革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例如,中国历史上的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都因为没有发动人民群众而失败。新民主主义革命因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统一战线、进行土地革命和土地改革、发动人民群众,所以取得了成功。

    综上所述,高中历史学习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三观”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中历史教师应该立足高中历史课堂,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的培养,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历史发展的脉络和方向,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不仅如此,还要引导学生对社会进行正确的认识。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8: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