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范文

    吴丽萍

    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育者,我们有必要有责任紧跟时代的步伐,为落实党的方针、政策而努力,真正培养出有理想、有纪律、有创新意识的接班人。那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落实这些任务呢?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加强对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如何在平时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呢?现以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相关内容的教学为例来加以说明。

    第一,对相关知识的讲授。其中所包含的知识点主要有十一届三中全会、农村经济体制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等,以及涉及的中共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等会议的主要内容。在讲授相关知识点时,要让学生理解一些概念,比如什么是经济体制改革、什么是市场经济体制。通过一些案例和自己的亲身体验,让学生了解相关背景,体会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第二,题目训练。题目要有典型性和针对性。

    例题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回顾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对外开放呈现出全方位,多层次,点、线、面相结合的特点。“全方位”主要是指

    A.全国范围对外开放B.全行业对外开放

    C.对所有周边国家开放D.对世界所有国家开放

    本题考查的主要内容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属于典型的概念题。结合课本所学知识,我们知道,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开放。所谓的全方位开放,有两层意思:一是对所有国家开放,所有国家既包括资本主义国家也包括社会主义国家,既包括发达国家也包括发展中国家;二是多层次开放,多层次开放就是国家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状况和不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地带,开放沿边、沿江地区以及内陆中心城市。

    例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方针指引下,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调整所有制结构,允许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多种经济形式、多种经营方式并存,实行国家、集体、劳动者个体一起上的方针,支持城镇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的发展。

    材料二198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指出:“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优势的根本前提下,实行多种经济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长期并存,是我党的一项战略决策……”2002年,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个体户、私营企业主等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部分……”

    (1)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有了什么发展?

    (2)有人说,现阶段的私营企业是20世纪50年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延续与发展,你同意吗?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3)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有什么启示?

    本题对学生的读题、审题以及语言概括能力要求都非常高。第一问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概括能力,归纳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部分”。第二问因涉及表明态度和分析理由,因此审题要仔细,观点要明确,要全面掌握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和私营工商业的状况。第三问考查学生的思维发散性和灵活性。

    第三,对知识的梳理和升华。本知识点主要体现在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国家根据当时的具体国情,通过对某些生产关系和环节的调节,促进生产力的提高,这种做法体现了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观点。在讲解这个观点时,首先,要讲清生产力的概念。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主要包括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劳动者和科学技术。因此,在分析某一时期的生产力时,必须将这四者进行全方位归纳、总结。其次,讲清生产关系的概念。它是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必然发生的一定的物质关系,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产品分配关系以及由它直接决定的消费关系。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我们要以时代要求为己任,在引导学生牢固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感悟,促使学生把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科能力,从而达成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養的目标。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5:5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