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护患沟通技巧在老年患者健康教育实施中的临床效果评价 |
范文 | 王玉霞
【摘 要】目的:探究在老年患者健康教育中应用护患沟通技巧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我院老年病科2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100例,应用传统教育模式)、实验组(100例,应用护患沟通技巧开展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健康知识认知度评分、治疗依从性评分、焦虑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干预后健康知识认知度评分、治疗依从性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且干预后焦虑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6.00%)高于对照组(74.00%),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健康教育中应用护患沟通技巧可显著增加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效果更佳。 【关键词】老年;健康教育;护患沟通技巧;CICARE沟通模式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3--01 较多研究显示[1-3],大部分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度及重视度不够,导致在治疗期间,易存在依从性、配合度欠佳等现象,较难保证治疗效果,故除开展有效治疗工作外,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十分重要。护患沟通是临床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常用途径,且积极有效的沟通对构建良好护患关系具有较良好的促进作用[4],而传统宣教方法过于死板,加上老年患者接受能力、记忆力较差,较难达到理想的宣教效果,从而无法满足老年患者需求,因此,为保证宣教效果,可在宣教过程中应用护患沟通技巧[5]。我院在老年患者健康教育中应用护患沟通技巧取得了较佳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随机将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我院老年病科2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100例)、实验组(100例)。 实验组100例患者年龄为62-80(69.68±2.68)岁,男女分别为52(52.00%)、48(48.00%)例。 對照组100例患者年龄为61-81(69.71±2.70)岁,男女分别为51(51.00%)、49(49.00%)例。 两组资料经统计得P>0.05,可对比。 入组标准:(1)60岁及以上者;(2)依从性良好者;(3)可正常进行语言沟通者;(4)对研究知情者。 排除标准:(1)精神障碍、意识障碍者;(2)依从性欠佳者。 1.2 方法 对照组100例患者应用传统教育模式,在住院期间结合治疗需要对患者简单讲解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向患者发放医院制定的疾病知识手册,告知患者,有任何疑问,可及时提出。 实验组100例患者应用护患沟通技巧开展健康教育,在开展健康教育时使用CICARE沟通模式,即接触(C)、介绍(I)、沟通(C)、询问(A)、回答(R)、离开(E),具体为: (1)接触(C):在整个健康教育过程中,始终注意以微笑状和患者交流,且在交谈过程中能快速掌握其心理需求,在首次接触患者时,能礼貌称呼老年患者,轻声问候患者,以便给患者留下一个良好印象,在和患者交谈时通过开展家常式闲聊或聊些患者感兴趣的事情,以获得其信任,为今后开展治疗、护理工作打下基础,若在行走时开展宣教,会注意搀扶患者。 (2)介绍(I):在首次接待老年患者,先向其做自我介绍,如介绍名字简称、职务及职责,便于患者记住,告知患者,若有任何需要,可直接呼叫护士,并详细向其解释每次宣教的目的及意义,以增加其配合度。 (3)沟通(C):在沟通过程中,能合理选择沟通内容,例如重点向患者开展疾病知识、饮食教育、用药教育、生活作息教育,并能注意合理选择沟通时机,例如结合患者病情康复情况对其开展分阶段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内容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原则,加上老年患者的接受能力及记忆力均较差,而刚入院时,大部分患者心理状况常处于一个紧张、焦虑的状态,需先适应医院环境及作息时间,为保证教育效果,于患者入院2-3d后开始疾病知识教育工作,在宣教开始前,及时和患者或家属沟通,以获得其配合,每次宣教结束后,使用复述、提问、演示的方法来加强患者记忆,以达到巩固教育效果的目的,并对上次的宣教内容进行回忆,对于掌握程度不够的内容进行重复宣教。同时,在沟通过程中,能注意放慢语速,结合患者理解能力借助多种方式讲解宣教内容,必要时能适当使用肢体语言,例如患者存在焦虑、害怕等现象时,会紧紧握住患者双手,以增加其安全感。 (4)询问(A):在宣教过程中会轻声询问患者是否有困难、有哪些忧心的事情、有哪些需求,对于存在心理障碍的患者,充分结合了解的情况对其开展针对性心理疏导工作,并询问其对护理、治疗的建议。 (5)回答(R):积极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在回答时耐心、细致,避免出现不耐烦、冷漠等情绪。 (6)离开(E):宣教结束后,感谢和肯定患者的配合,并向患者强调需注意的事项,告知患者“为促进病情康复,不能过度忧心病情,要注意保持良好心态”,最后礼貌离开。 1.3 评估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健康知识认知度评分、治疗依从性评分、焦虑评分及护理满意度。 健康知识认知度评分:选择自制问卷(满分100分)对疾病知识、饮食知识、用药知识、生活作息知识进行评估,得分越高,则知识掌握度越好。 治疗依从性评分:选择Morisky量表(计分制为0-8分)[6]进行评估,评分越高,则依从性越好。 焦虑评分:选择广泛性焦虑量表(总分21分)[7]进行评估,评分越高,则焦虑情绪越严重。 护理满意度:选择自制问卷(满分100分)进行评分,对服务态度、服务内容、服务结果及服务积极性进行评定,其中<60分、60-80分、>80分分别表示差评、中评、好评,统计中评和好评结果。 1.4 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分别行检验、t检验,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则P<0.05。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健康知识认知度评分、治疗依从性评分、焦虑评分 实验组干预后健康知识认知度评分、治疗依从性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且干预后焦虑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如表1: 2.2 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6.00%)高于对照组(74.00%),P<0.05,如表2: 3 讨论 开展健康教育属于医院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较多研究均证实[8-11],开展健康教育工作不仅有助于患者或家属掌握更多有利于健康的知识,还可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以往不良生活习惯,对疾病康复具有良好促进作用。而护理人员作为宣教主体,为保证宣教效果,除具备高度责任心外,还需具备一定的沟通技巧[12-16]。 本研究在老年患者健康教育中应用护患沟通技巧取得了较佳的效果,这主要是由于在宣教过程中运用了CICARE沟通模式,上述模式属于临床中的标准化医护患沟通模式,强调以流程为导向,具有良好的规范性、有序性、双向交流性[17-18],研究发现,在宣教过程中,护理工作者可站在患者角度思考问题,能客观理解患者,能充分体现“以患者为中心”[19-21],例如在宣教中注重自我介绍,可让患者及时知道“我是谁、职责是什么”,从而有助于患者配合宣教工作,同时,在沟通过程中,通过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沟通内容、沟通时机以及每次宣教结束后使用多种方法来加强患者记忆等方式可有效保证宣教效果,并能让患者充分感受到被尊重、被关怀。 此次研究显示,实验组干预后健康知识认知度评分、治疗依从性评分较对照组更高,且干预后焦虑评分较对照组更低,提示应用护患沟通技巧可以明显增加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度,意识到配合治疗的重要性,从而更有助于治疗、护理工作开展,对改善治疗依从性具有积极意义,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其不良情绪,使其以较良好的状态接受治疗。同时,数据显示,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这主要是由于在健康教育过程中应用护患沟通技巧可有效增加患者好感,更能充分感受到护理人员的暖心关怀,从而有助于增加满意度。 综上所得,在老年患者健康教育中应用护患沟通技巧可显著增加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效果更佳。 参考文献 吴红英,范静怡,吴萍等.基于"互联网+"下的健康教育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出院患者健康素养及遵医行为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24):4-7. 杜淑娜,魏志华.SBAR沟通方式在住院脑梗死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19,28(5):915-916. 何丽芸,张国明,孟桂云等.流程化沟通模式结合微信健康教育在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33):4199-4203. 乔吉艳,于王锋.流程化沟通模式结合微信健康教育在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中的應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9):129-131. 陈镭,杨桂丽,李万仓等.PDCA循环模式在一起风险沟通事件中的应用[J].中国健康教育,2018,34(3):278-280. 李奉珍,王振芳.Teach-back沟通模式在住院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15):122-124. 孙红,赵玉香,钟耕坤等.AIDET沟通方式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15):108-110. 孙利静,韩雪,姜振华等.Teach-back沟通模式在不孕症门诊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16):75-77. 何丽芸,张国明,黄琴等.流程化沟通模式结合微信随访对肺结核并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防痨杂志,2017,39(10):1055-1062. [10]谭惠莲.护患沟通指引结合器官模型在宫颈癌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9,12(1):89-91. [11]陈春霞,胡素琴,王桂玲等.改良AIDET标准化沟通模式在门诊采血室的应用效果[J].东南国防医药,2019,21(4):420-422. [12]周默艺,陈湘玉.AIDET沟通模式对骨髓穿刺疼痛控制的协同效果评价[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7,3(12):47-51. [13]薛淑枝,赵广秀,赵小红等.基于AIDET沟通模式的健康教育在缓解晚期肿瘤患者疼痛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7):144-146,157. [14]吴蓉,姚若愚,陆巍等.SBAR沟通模式在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5):577-579. [15]向邱,李小攀,崔金锐等.基于CICARE沟通模式的动机性访谈在稳定期COPD患者健康教育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9,34(16):87-90. [16]王玲华,傅根莲,黄金鹏等.CICARE沟通模式在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18,17(11):85-87. [17]马胜男.CICARE沟通模式在冠状动脉介入术健康教育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8):123. [18]戴莉敏,孙婷婷.内分泌科患者及家属应用JCI标准执行健康教育流程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7,24(18):66-69. [19]蔡月英,平小娟,桑红琼等.以MI为主的沟通模式对慢性乙肝患者抗HBV-DC诱导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23):22-25. [20]郑慈娜,张小明,黄晓华等.健康教育联合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肺炎临床护理中的价值[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9,40(11):1439-1440. [21]化俊飞,马逊,刘秉诚等.治疗性沟通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26):144-14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