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展评学习法”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
范文 | 陈文 摘要:历史与社会是一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课程。但由于历史教学的特殊性,需要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大量记忆。学生在枯燥的环境中难免产生倦怠,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积极引入展评学习方法构建开放性的历史课堂,提高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基于此,本文将主要论述“展评学习法”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关键词:展评学习法;初中历史课堂;有效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7-0114 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历史课堂从原来的教师讲述、学生接受的单一模式转变为生动开放的展评课堂。历史教师要积极总结经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通过多种评论模式切合住历史事件的切入点,以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打造高效的历史课堂。 一、“展评学习法”的概述 历史具有开放性、真实性的特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史实、文献开展评论。所谓展评学习法,需要多重学生的参与,由学生A进行展示,学生B进行评价加展示。展评学习法可以给学生表达自我观点的舞台,同时能够帮助历史教师快速了解学生对于历史史实的观点和掌握程度,进而引发新的思考和回答。在历史课堂上应用展评学习法,能够快速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促使课堂内部不断表达交流辩论切磋,帮助学生从多个方面认识历史事件对现在的意义。因此,教师应该合理设置教学任务与展评核心,构建高效的历史课堂。 二、“展评学习法”在初中历史课堂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历史作为初中学生新接触的学科,部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不到位,对历史发展的走向不明确,一旦开展评述时思维逻辑就会出现错误,评述过程中大多会照搬网络上的观点,没有形成自我的思维体系,导致课堂效率低下。 任何一种课程形式的培养都需要时间,历史评述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但在现实教学过程中课时较短,历史教师的教学压力大,不能全面的进行教学,学生容易形成惯性思维,学习效率不高。此外,由于展评学习方法比较开放,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经常会偏离主题,历史教师对于课堂结构把握不到位,课堂讨论内容与课程大纲严重脱轨,教学效率不高。 三、“展评学习法”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应用的有效措施 历史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展评学习法的重要性,依托历史课程的开放性,通过历史文件和历史事件引导学生展开评论,合理选择展评课题,以小组之间的模式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 1.以小组形式促进展评效果 教师要充分明确本班学生的实际水平,合理选择展平内容,达到教与论的高度统一,通过不断的修改磨合,在实践过程中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交流讨论的欲望。教师在展评过程中要努力調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兼顾优秀、中等、后进生不同层次的学生,针对每节课的教学重点,深入浅出的进行讲解,集中精力突破重难点问题。 例如,对于历史意义、历史规律等开放性问题,教师可以将其转化为开放型论点,利用小组的学习模式使学生不断交流讨论。通过小组汇报的方式,鼓励学生以PPT、演讲的形式进行展评讨论,提高学生对于历史史观的认识。学生在小组讨论过程中会查阅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快速了解史实背后所处的时代背景,体会真正的阅读史料方法,并掌握有效的学习技巧。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小组得出的结论进行评价,对表现优秀的小组要给予奖赏,保证全体学生参与到课堂进程中来,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通过答题积分制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反思历史现象所折射的社会规律。 2.依托历史文献开展综合展评 历史学科与自然学科不同,它有自身独特的魅力。教师要善于借助课本知识与历史文献,帮助学生在大量的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使学生养成自主分析材料、理解材料的能力。借助史实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可以以基础的场景学习入手,进行主观的历史人物身份模拟,提高学生对于整体历史背景的认知。同时,作为历史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民主教学,把学生摆在与自己相同的位置上进行交流,具有一定的容错心理,不要苛责学生,要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存在的问题,使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形成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的学习习惯,充分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拓宽学生的历史视野。 例如,教师在讲解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时,教师要以学生熟知的长征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自主模拟“红军长征会晤”与“遵义会议”时的场景,帮助学生体悟当时人物内心的真实想法,深刻理解遵义会议的重要性,使学生认识到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提高学生对于历史史实的感知能力。 3.形成综合的展评体系 历史学科与自然学科不同,历史学科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特点,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多元化看法,在课堂上求同存异,通过不同学生的展评进行综合分析。学生甲在发表看点后,教师可以采取两种不同的模式,第一种模式就是以补充为主线,其他学生在甲同学的观点中向下不断延伸。另一种展评方法就是其他学生表达与学生甲不同的观点。教师要综合应用纵向展评和横向展平两种方法,在提高学生思维深度的同时,拓宽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开放性认知。通过适当的介入升华历史知识背后的意义,使学生能产生层次记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难点, 例如,教师在讲解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总结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通过不断总结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横向比较不同国家之间的整体,纵向探究一战、二战的必然原因,使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历史史观。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身上存在的长处,因材施教的制定教学策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减轻自身的教学压力。 总之,展评学习法不同于传统的“填鸭式”教育,同时也对历史教师提出更加专业的要求,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听取学生对于课堂的看法,鼓励学生展示自我观点,以小组制的模式进行报告,提高学生对于展评学习方法的认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理解、掌握应用历史知识。 参考文献: [1]顾元胜.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J].学周刊,2020(1):54. [2]郭德俊.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8(22):142. (作者单位:浙江省泰顺县第七中学32550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