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方法的多样化 |
范文 | 孙晓明 摘要: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多样性,有利于学生掌握深层次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养成探究式的教学习惯。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多样化的意义、特点、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以此培养学生多角度、多方面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方法;多样化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1-0173 一、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方法多样化的意义 1.提高学生数学素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多样化问题解决的探索和研究,注重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积极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和解决问题。根据数学严谨的逻辑性、科学性和抽象性的特点,教师应及时启发和引导学生独立解决数学问题,使学生能够转换思维,逐步培养其严谨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和个性的全面发展,为丰富解决问题的方法奠定基础。 2.提高和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为适应小学数学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和灵活多样的教学原则,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采用新理念、新技术,引导小学生掌握一个案例推论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为学生多样化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打下基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通过新知识的传授和新思想的引导,打破固有的思维僵局,以此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进一步完善知识体系。 二、小学数学解题方法多样化的特点 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教学,即向学生传授相关的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主动获取知识和掌握知识。为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应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组织实施教学,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以此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因此,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还要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从多角度看待问题。学生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在课堂、讨论和生活琐事中能充分发挥自觉思考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促进数学发散思维的多元化发展。 三、数学问题解决的多样化存在的教学问题 1.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和鼓励不够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一些教师仍然以传统的教育理念为标准,对学生“满堂灌”,使得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没有很高的积极性,不能全身心投入课堂学习。教师不要求学生独立思考,这与新课改理念相矛盾,忽视了学生的自我意识。因为年纪小,要引导学生转换思维并不容易,但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的耐心、爱心和宽容,帮助学生树立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的信心,肯定学生积极的思维態度,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意识淡薄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小学生处于心理发展的不成熟阶段,可塑性较强,但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尚未得到充分发展,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大多数学生更倾向于用公式,解题方法多样化的意识很弱。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引导学生转变观念,加强多元解题意识的培养。 3.教师对课本了解不够 教材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主要材料,教师主要以教材为基础备课,如果教师不充分解读教材,不创设多种教学情境,只讲授表面的内容,学生只会学到肤浅的知识,而对知识的理解不深,这样就无法形成更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 四、小学数学问题多样化的解决策略 1.创设情境关注小学生的主体性 情境创设在数学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必要为学生创设一个适合的、熟悉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不仅可以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而且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乘法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以贴近学生的生活。小红去商店买笔,圆珠笔3元一支,小红买了4支笔,请问她花了多少钱?这种情况贴近学生的生活,更方便学生回答问题。 2.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的结合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指出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重要性。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今教学的要求,因此将多媒体信息技术引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几何图形”的教学中,多媒体信息技术将跨越时空的限制,清晰地展现几何的复杂结构,帮助学生多方面解决相关的几何问题。在小学应用题的教学中,由于几何问题的抽象性,学生不易理解,但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中动画和图片的演示,学生很容易就可以理解相关抽象术语的含义。 3.采用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快速发展,人们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当然也离不开教师。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索和研究某个问题或知识点,充分发挥学生在合作中的创新能力和想象力,鼓励学生充分表达对该问题的认知,在学生的讨论和交流中增进学生的友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把数学问题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在教学中,一些教师只追求数学答案的唯一性和标准化,从而忽视了小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严重脱离了学生的生活背景,使学生只会做题而不会应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备课、教学和总结的过程中,要认真观察学生的生活状况,选择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活教材”,以此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基本计算能力,更要培养学生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虽然现如今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但通过不断积累和改进经验,一定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福生.浅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J].科教文汇,2015(5):116. [2]周良国.浅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策略[J].东西南北:教育,2019(12):357.[3]肖勇.浅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J].数码设计(下),2018(4):96-97. [4]孙丽丽.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几点要求[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1):67.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雩山中小学34230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