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道德与法治课程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偏离与复归 |
范文 | 高柏 摘? ?要 我国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以引导和促进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法治素养提升为目的的综合性课程,统编初中《道德与法治》充分体现了该课程性质。故此,教师要打破“应试”教育思维,从帮助学生取得“高分”转变到助力学生成长。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用好新版教材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 立德树人? 初中? 道德与法治? 教育目标 2016年9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名称正式取代原有的名称——“思想品德”。时隔一年,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投入使用。从课程名称的修改到统编教材的采用,都透露出国家对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视。新版教材涵盖了道德、心理、法治、国情等方面的内容,并以初中生逐渐扩展的生活串联各部分内容,关切学生的全面发展。一线教师感到新版教材很难教:“浅显”的内容,没什么好教的;专业性强的内容,太难又教不了;各部分内容“庞杂”。这就使得在现实教学中教师“偏离”了该课程的教育目标。“复归”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必须理解并利用好新版教材来开展教学活动,必须关注学生成长、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一、误解教材,致使课程目标的“偏离” 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集中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1]。教材是传达课程理念的媒介,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教材不仅有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功能,还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功能[2]。一线教师使用新版教材时会不适应,是没有领会新版教材传达出的道德与法治课程理念——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3]。这一课程理念,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一致的。教师对新版《道德与法治》产生的误解,致使课程目标“偏离”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1.新版教材的知识体系被误读成碎片式拼凑 部分一线教师认为:新版教材是个“杂货铺”,把许多不相干的知识简单地拼凑在一起,每一课、每一单元、每一册的知识之间没有什么必然联系,各部分知识间不成体系。 统编初中《道德与法治》将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内容整合,不仅包含知识逻辑,更包含了学生成长的逻辑和学生生活扩展的逻辑。新版教材打破了知识逻辑的系统性,以成长逻辑和生活逻辑将课程包含的各部分知识串联为整体。七年级教材侧重学生对自我的认知、与他人的交往;八年级教材侧重社会、法治生活;九年级教材聚焦国情、国策。这些知识都是德育中的知识——“有助于道德的知识”。所谓“有助于道德的知识”是指能够帮助个体解释和认识现实状况从而更好地理解道德概念或选择道德行为、支持个体道德学习的其他学科的客观知识[4]。教材中所有的知识都是帮助学生道德学习的知识,并把知识逻辑与学生成长、生活逻辑交织在一起,这样编排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新版教材的内容被误解为浅显经验罗列 “内容太简单,学生生活中的小事儿也能写进教材?也需要放到课堂上来学习?”——尤其是起始年级的道德与法治教师,会产生这样的疑问。 杜威认为,成人的材料是学生的材料的可能性,而不是学生的材料的现状。成人材料直接成为专家和教师活动的一部分,而不成为初学者和学生的活动的一部分[5]。教师眼中“浅显”,的内容,正是适合学生学习的材料。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基础就是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新版教材正是贯彻这一课程理念。在学校德育中,学生自身及其道德潜能是道德教育的基础性资源,学校生活中的大事、小事是德育的根本载体[6]。 成长路上无“小事”: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面对成长中的烦恼,体会成长中的美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成长中的“我”,处理好与他人、集体、国家、社会的关系,等等。经由“立德”来“树人”,把学习者造就成为有人情味的家庭成员、有公共心的社会公民、有关怀美德的族群分子,是教育工作者肩负的社会重托与使命[7]。人是具体的、生活于现实生活中的人。离开学生的现实生活是无法帮助学生“成人”的。 3.新版教材的教育价值被“无情”忽视 一线教师在应试教育思维惯性的束缚下,对新版教材提供的学习内容产生疑惑,不知道学生能在自己的课上“学”什么“有用”的知识。 斯宾塞在1859年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问题,他的回答是科学。阿普尔追问“谁的知识最有价值”,他倡导知识要指向社会公正与人的解放。今天,我们还要问“培养什么样的人”和“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教材是落实国家课程要求,影响教学实施的重要媒介。新版教材的编写是在道德与法治课程目标指引下完成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旨在促进初中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3]。 学生最终是要学“德”,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材中的所有知识、学生独立思考和积极的能力最终都要统一到道德践行,进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 二、理解教材旨意,让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复归” 道德与法治课程承载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新版教材不再是脱离学生实际的道德范本,而是伴随学生道德成长的伙伴。直接呈现的道德训诫是不利于学生品德形成的,道德不是写出来的条条框框,道德是具体的,是蕴含在学生的生活情境中的。新版教材正是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再现学生生活,促使学生对自身熟悉的生活進行反思。 1.新版教材的知识体系关注学生生活 学生生活是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土壤,德育教材要扎根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才能使德育走向学生。新版教材以学生的生活为根基:从学生的学校生活入手,以“我”的初中生活与同学、老师、父母交往为主题;从学生的生活领域扩展到的社会入手,以“我”社会成员身份为主题;从学生生活所在的国家入手,以“我”的公民身份为主题。正如杜威所言,指导不是从外部强加的,指导就是把生活过程解放出来,就是把儿童的经验解放出来,使他充分地实现自己[8]。教材是通过呈现学生生活场景帮助学生反观自身现实生活,帮助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困惑,再超越学生琐碎的生活情境,为实现学生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获得未来幸福生活提供引导。 “学习”无疑是在校中学生生活中的大主题,无法回避它。统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二课就以“学习新天地”为题,直面学生生活。学生翻开教材看到“学习中也有辛苦”赫然出现在课文中,会引发强烈的共鸣,教材就是学生的“贴心人”。在这一课的“探究与分享”和“方法与技能”栏目分别向学生介绍了如何制定学习计划以提高学习效率、如何在课堂上记笔记以提高学习效果,并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中的苦乐与方法,教材最大限度地关切学生生活。此外,这一课中还由篆书的“学习”开篇,揭示学习的内涵外延并把生存、生活和学习的关系呈献给学生,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新版教材不只停留于对学生生活表面的探讨,在对学生具体生活事件感知的同时也加以相关概念和方法的指导;关切学生现实生活,解决学生生活中难题的同时更注重价值观的养成。 2.新版教材的内容组织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学生是道德学习的主体,个人道德品质最终是由自身建构的。从这一角度出发,学生会能动地选择和接受外界施加的教育影响,从而发展自身。学生阅读教材时,感受不到自身的存在,就很难把教材中的“大道理”与“我”联系在一起,教育的影响也将无从谈起。新版教材正是通过课文中无数的“我”将学生带入道德学习的场景中。教材不仅是学生文本阅读和学习的对象,更是把教材面前的学生和教材中的“我”共同“写”出来的对话体验式文本。 统编《道德与法治》在文本呈現和叙述方式上注重“我”,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一课“中学时代”提到:“我们告别小学”。“中学生活把我们带入别样的天地”。“我们站在新的起点上”。这里的“我们”,既指当下翻看这本教材的单个学生,也包含了他身边的同学们,更包含了被写进教材里的“自己”。新版教材把学生当成伙伴,诉说“自己”在成长中的喜悦、苦恼、困惑,邀请学生和“自己”一同成长,一同分享喜悦、感受苦恼、解决困惑。学生在教材的陪伴下,在教材中察觉“自我”,又在不知不觉中发展着自我。 新版教材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展开课文叙述,是对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尊重和主动性的激发。教材及其所形成的教材文化影响着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发展,无论学习能力多强的学生都要接受教材的作用与影响,学生认识实践水平的渐次提高多有赖于教材的学习,教材还是学生终身学习的伙伴和永不疲倦的老师[2]。课文不再以说教的口吻和灌输的语气对学生的成长“指手划脚”,更有利于学生学习活动的开展。 3.新版教材的教育价值实现强调学生品德形成 从个体思想品德的心理结构看,学生的思想品德包含着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个基本心理要素[9]。品德形成有其自身独特的规律——知、情、意、行,四者缺一不可并互相影响、联系、渗透、促进。新版教材不是直接告诉学生该如何践行道德,而是遵循品德生成的规律,注重在学生品德形成的过程中施加影响,引发学生对具体生活情境的情感体验。只有当个体的认识与相应的情感体验匹配时,个体才能接纳一定的规范、观念,在体验到某种原则的意义时,才会转化为行为。 统编《道德与法治》遵循了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在每一框题的内容板块组织呈现上循序渐进。课文正文与各栏目交相辉映,“运用你的经验”“探究与分享”“阅读感悟”“相关链接”“方法与技能”“拓展空间”,分别承担了调动学生基于生活的情感体验、引发不同情感体验间的碰撞、给予正面引导呈现积极体验、呈现相关知识帮助学生由感性认识发展为理性认识、倡导付诸于实践的功能。 新版教材的编排遵循了学生在认识、体验、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的路径,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知识的内化、能力的培养与思维和思想的掌握贯穿其中。 三、合理利用新版教材,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策略 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好的教材对教学观念有所传递、对教学方法有所暗示、对教学过程有所指引,帮助教师更好地实现育人目标。教师也要学会利用教材,并学会克服教材自身文本呈现缺陷而展开生动的教学实践,把教材中的课程理念实施在课堂上。 1.突破知识体系的束缚,关注学生个体经验 简单、直接、粗暴的灌输和说理只会引起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的逆反[10]。学生是自身生活的主体,是进行道德学习的主体。教师不能代替学生生活,同样也不能代替学生进行道德学习。教师的教应该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创建者、组织者、调动者、观察者和引导者。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不同的个体都有其独特的生活境遇,在家庭状况、身体外形条件、个性心理特征、精神情感状态、智力发育水平等方面都存在差异。这些独立、综合的个体又构成一个班级的学生群体,这一群体在教室中共同经历成长。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基于学生群体的普遍生活经验,在各种类型的课堂活动中利用不同学生的个体生活经验,来唤醒学生已有而不自知的经验,对个体经验的改造、丰富、加工、处理、提升、整合也有利于不同个体之间的彼此理解。在学生个体经验表达和提升的基础上,教师还要注重引导学生对个体经验不同程度上的反思,进而形成一定的理性认知,促进其思想品德的发展。 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第三课第一框“认识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无法告诉学生由学生自我感知到的自身是什么样的,只能通过组织相应的课堂活动让学生思考、表达和反观自己。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提供自我评价的方法、组织学生评价他人、提供正确评价他人的方法以及正确对待他人的方法等。最终达成学生的自我探索、发现和发展,鼓励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 2.摒弃教学内容的单向传递,与学生平等对话 道德的学习不能站在生活之外去进行,道德学习者不能是一个静观的凝视者,必须是一个行动的实践者[11]。“对话”在道德与价值观学习中的意义逐渐凸现出来,它首先是一种态度,其次才涉及教学方法层面[12]。所谓对话,就是交流。人类知识的进步是各种观点、方法之间相互竞争、对话的结果[13]。参与对话交流的所有人都是平等的,都有权利和能力畅所欲言。不仅需要生生对话、师生对话,更需要学生与自身对话,即自我反思与自我审视。 在七年级下册第七课“节奏与旋律”这一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填表的方式让学生梳理自己在生活中的不同角色以及承担的不同责任,并鼓励学生分享。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感知生活的多元,每个人都承担着不同的责任,要尽量扮演好每一种角色,不能顾此失彼。 课堂的话语权不能总是掌握在教师手里,教师倾听学生的心声、困惑,才有可能帮助学生成长、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在生生对话时,要让班级中不同学生间达成沟通、谅解,不一定要使全部学生持相同观点,但是要让学生了解“他人”是如何思考、表达的。对话的过程本身就是与学生共同达成价值观念的过程。在学生与自身对话时,要让学生觉知自我、反思自我,从而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 3.体现课程独特育人价值,与学生互动共生中达成教育目标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过程不可能是教师单向向学生输送“养料”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学习、共度时光、共同成长之旅。教师并不一定是这门课的知识领袖、道德权威与精神榜样[14]。教师也不可能是全知、全能和道德完满的人,教师和学生一样在教学活动中促进自我的发展。 教师在教授综合性课程时,会面临诸多压力和挑战。无论是在知识储备、生命生活经验、人格修养等方面都会或多或少存在缺憾,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在解决自身成长中面临的问题。特别是在教授七年级“梦想”“友谊”“生命”“情绪”“集体”等主题时,教师自身的困惑和问题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消解,又在与学生的互动中有了更进一步的思考。从这一层面上讲,道德与法治课程不仅促进了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同时也将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一同带动。这正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魅力所在,提供了人生命成长无限往复的可能性。 身处我国改革事业不断深化的时代,推动教育改革是时代赋予教师的使命。就教育事业领域而言,课程改革的推进、教材改革的开展、教学改革的实施,都对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从更名到统编教材的上线,无疑对教师提出了巨大挑战。教师要理解课程育人的目标、新版教材传递的教育观念:帮助学生成才的前提是成人,育人先要育德。关注学生生活,关心学生成长,助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养成,不应求全责备地追求成功,不能揠苗助长地摧残生命。教师要敢于面对挑战,抓住课程改革的机遇用好《道德与法治》教材,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在教学中与学生一起实现生命的“完满”。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Z].2014-03-30. [2] 曾天山.教材論[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7.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 钟晓琳,朱小蔓.再论德育中的“知识”与“生活”:基于义务教育品德课程改革的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14(06). [5]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6] 龙宝新. 走向“三本”:当代学校德育的实践归依[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31). [7] 龙宝新.课改全面深化中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科学论坛,2014(11). [8] 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赵祥麟,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9] 谢树平,李宏亮,胡文瑞.新编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0] 杨一鸣,王磊.彰显国家意志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新时代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思想刍议[J].中国教育学刊,2018(04). [11] 鲁洁.生活·道德·道德教育[J].教育研究,2006(10). [12] 钟晓琳,朱小蔓.主流价值通达学生主体生命: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的设计理路[J].中国教育学刊,2018(04). [13] 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14] 朱小蔓,王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对教师的期待与引领[J].中国教育学刊,2018(04). 【责任编辑? 郑雪凌】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