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为什么古人多在“傍晚”送别 |
范文 | 于九录 摘? ?要:中国的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精华,以其短小精悍、言简义丰为后人所景仰。其所蕴含的丰富的信息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探究素材。对于课上学生的问题教师仅凭学生小组讨论就下结论有失草率。关于学生认为古人多在“傍晚”送别的问题,很多诗人就是为了表现内心的活动为情造境,这也正是诗歌的魅力。诗中体现的“傍晚”应该是采用“虚”的手法,借境抒情。由此,也提醒广大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诠释文本的内容,更要广泛占有材料,对材料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深入探究,才能在当今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的课堂上应付自如。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体诗;送别 中图分类号:G633.3?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9-010X(2020)14-0012-03 一、案例呈现 一次听课,课上学的是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在诵读后,教师带领学生分小组讨论诗的内容。当理解到“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时,一名李同学提出了问题,下面是实录。 生:老师,为什么古人多在傍晚送别? 师:你这个想法从哪里来的? 生:这首诗是晚上送武判官后作者写的。以前也学了一些诗是这样。比如“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还有“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等。 师:(沉思)不语。 师:同学们,你们怎么看李同学的问题,大家讨论一下。(给3分钟) 生1:我们组不同意李同学的看法,送别不全在晚上,如“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其中“平明”就是天刚亮(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生2:我小组也不同意李同学的看法,白天送别的诗也很多,如“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生3:我们组也不同意李同学的看法,如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就是写白天送别。 师:李同学提的问题很好,各小组也进行了认真讨论,得出了不同的结果。我同意各小组的意见。其实,古人送别时间不是固定的,因此写诗送别体现的时间也不一样。 听完课后,笔者总觉得心不实,有一种说不出的纠结。课后了解李同学学习很优秀,读了很多书,特别喜欢唐诗和宋诗。老实讲,这个课堂生成的问题非常好,是我们一般教师在备课、教学中很少思考过的,笔者决定回去认真研究一下。 二、研究现状 笔者发现,李同学的问题很重要,他可能是在自己知识储备积淀下深思熟虑后提出来的,也可能是课上灵光乍现脱口而出,但这实是对教师智慧和知识储备的一次拷问。 目前,虽然诗歌鉴赏类的著作很多,关于诗歌解读的文章也是不尽其数,而且还有源源不断的潮涌而来之势,但对诗歌中所体现的类同的内容谈得是少之又少,教师课上的轻率处理就不足为奇了。一方面是教参的引领导致教师没有做独立的研读;另一方面是教师的时间确实有限,很少有人能挤时间静下心来做深入研究。还有就是教师已经习惯于对文本就事论事的处理,陷入了一种僵化的教学思路里,学生生成的任何问题都可能让教师措手不及。 三、分析研究 在博大精深的中國古代优秀文化中,书法、绘画、唐诗宋词是其杰出的代表,而诗词就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是高度浓缩的信息库。部编教材初中语文共六册,收录了古代诗词多达84篇之多。而关于送别内涵的多达15首。要想真正让学生思考、理解、继承并发扬中国古代优秀文化,单凭对文本本身的解读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不断地广泛阅读,不断积累,深入思考和探究这一高度浓缩的信息密码,才能应对当前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生成问题。 关于“为什么古人多在傍晚送别”的问题,我们要澄清“傍晚”一词的概念界定。在古代,人们把“傍晚”不是定为一个时间点,而是一个时段。在诗中表现出来的具体物象大概有“傍晚”“黄昏”“晚风”“夕阳”“新月”“斜阳”“晚照”“昏鸦”“寒山”“暮霭”“余霞”“向晚”“日暮”“暮鸦”“落日”等(以下均以“傍晚”指称)。在诗中体现出来的情绪和情结基本是相通、相同或相近的。 这是一个特殊的时段。从时间上看,由白天渐渐转入到夜里,光线由明亮转为黑暗,在这种体验中人们常常感到消极、压抑、悲伤,进而产生前途未卜之感;从生活上看,世间万物由忙碌喧嚣渐渐转为闲适安静,这是人们开始从在外忙碌奔波到归家休息团聚的时刻,让人们自然地联想到家的温馨、平静、美好,而此时,如果有人不管任何原因还要外出奔波,这无疑会增加人们孤独寂寞、漂泊沦落的情愫;从温度上看,这个时段正是由白昼的温度高转为暗夜的温度低的渐变时期,自然会增加寒凉之感;从天气上看,可能是朗月星空,可能是疾风骤雨、可能是大雪满山、可能是波涛汹涌,在当时的条件下都是让人感慨良多,大有担惊受怕、极尽忧虑之能事的情感。这个时段是令人联想更丰富多情的。几种情感的叠加,就构成了其他时段无可替代、无可企及的蕴藉隽永的情境。诗人敏感地捕捉住这一时段所深蕴的情感内涵,喜欢用在自己的诗中。所以,“傍晚”是诗人表情达意最喜欢的时段,更能够表现出诗人复杂的内心情感。其实,古今诗人的情感是相通的。“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先秦《君子于役》)鸡纷纷地上了架,太阳渐渐地西下,牛羊下坡回了家。我思念的人不知何时能回家。“日头堕到鸟巢里,黄昏还没溶尽归鸦的翅膀,陌生的道路无归宿薄暮,把这群人踱到这座古镇上。”(臧克家《难民》)表现出夜色来临时的苍凉悲伤和对难民的担心忧虑。 当然,古人任何时段写送别都是无可指摘的,可能很多诗人即时作诗以表达自己的内心。特别是豪放派的诗人多直抒胸臆,振笔清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以博大的胸襟表达了对友人的祝愿。“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在潇洒中含着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 为什么古人送别诗中常出现“傍晚”呢?除上面分析的情况外,我们还要考虑历史文化的沿革,“‘长亭短亭,是指古时于道路隔十里设长亭,隔五里设短亭,供行旅停息。亦常用作饯别之所”。秦制,三十里一传,十里一亭。到魏晋南北朝时以“驿”代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庾信《哀江南赋》),民间沿袭下来做了迎宾送客的礼仪场所。“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郑谷《怀上送友人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李叔同《送别》)在诗中都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中国古代交通不便,音讯不畅,所以人们特别重视离别,这很可能是一生中唯一的相聚。常常送到郊外的“十里长亭”饮酒饯行。既是祭奠路神以保佑朋友一路平安,更是表达难舍难离之情。文人雅士饯行于郊外的十里长亭,还要边饮酒边吟诗,依依不舍,互诉衷情,常常盘桓至红日西坠,方依依惜别。这就导致了很多诗人在诗中送别时常常出现“傍晚”一词。 同时,“傍晚”这一时段承载了文人丰富的内心活动。即使是清晨或上午,作为诗人要尽可能表现自己,常常展开联想和想象为诗造境,以意宣情,也常常设定“傍晚”这一情境。特别是一些带有婉约风格的诗人更是在诗歌中借用“傍晚”的意象来表达内心的情感,以渲染高潮的离别氛围,凸显诗歌虚实相生的意境。“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这也就如陈满铭先生界定的“所谓的‘虚指的是‘无,是抽象;所谓的‘实指的是‘有,是具体。很多诗人在创作中通常是运用当时所见所闻所感的实际材料,同时,又运用凭借着个人内心的感受和想象所捕捉或制造的抽象材料。”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活动,以使自己的诗产生跨越时空的思绪和摇曳多姿的美。例如“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刘长卿《送灵澈上人》)即是如此。还有李清照的《声声慢》多种物象的叠加,“作者着力刻画黄昏、淡酒、大雁、黄花、梧桐、细雨等意象,描绘冷清凄苦的环境气氛,以此来烘托和渲染内心凄惨悲切的心情,构成一种动人的意境,使人更觉凄苦哀婉。” 四、研究结果 中国的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精华,以其短小精悍、言简义丰为后人所景仰。其所蕴含的丰富的信息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探究素材。对于李同学的问题笔者认为教师仅凭学生小组讨论就下结论有失草率。笔者个人认为很多诗人就是为了表现内心的活动为情造境,这也正是诗歌的魅力。诗中体现的“傍晚”应该是采用“虚”的手法,借境抒情。 就以《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为例,“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武判官要归京,不管心情多么的急切,不管军情多么紧急,要在连夜冒着大雪骑马返回迢远的京城,其危险性是多么的大,于情理不合。还有《峨眉山月歌》的诗人李白就是为了表达即将离开故乡外出闯荡,内心产生的美好憧憬和兴奋喜悦的情感。如果真的“夜发清溪向三峡”,可以设想,多么兇险的水道,尽管“峨眉山月半轮秋”的景色再美丽,生命应该是最重要的。 总之,广大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诠释文本的内容,更要广泛占有材料,对材料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深入探究,才能在当今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的课堂上应付自如。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