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如何在初中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
范文 | 曾九根 受应试教育影响,传统的初中化学教学中过于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从而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使得学生所学到的知识与生活严重脱节,普遍存在高分低能的现象.新课改下一直强调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很重要.化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实验性较强,初中生对于化学实验也表现出很大的兴趣性.我国化学家戴安邦曾说过:“化学实验教学是实施全呵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在新的教育教学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师应充分运用实验教学,以实验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引导学生形成一定的化学概念,促使学生在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体验和感悟到实事求是、严禁的科学态度和方法.在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粗略的谈一下如何在初中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创设实验情景,激发学生的科学意识 初中生面对化学实验是陌生的,他们对实验有着很强的期待感.想要达到实验教学目标就必须结合实验内容构建一定的情景.换句话说就是情景的创设是为实验教学目标的实现服务的.笔者在教学中,立足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去设置教学目标,创设实验情景,促使学生通过实验掌握知识的同时产生一定的科学意识. 如:在学习“燃烧”教学内容时,创设了一个小的实验情景,即:点燃两根火柴,分别将它们竖着放和平着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之后让学生进行观察.从氛围上凸显实验性,再次,引导学生进行尝试实验,反复进行这样点燃,激发学生内心潜在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去思考,很快学生得出实验结论:竖着的火柴燃烧后火焰会熄灭,而平放着的火焰则不会. 这样,结合教材内容,设置一个小小的实验情景,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对实验的热情.进而教师再抛出实验,有意识的留有思考空间讓学生动手操作并观察,自己去分析实验产生的现象等等,诸如上述中火柴放的方式不同,其火焰熄灭的结果不同等等,活跃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多元化的思维,从而为科学素养的形成奠定基础. 二、指导实验方法,强化学生的科学素养 新课改下一直倡导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的凸显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实验教学也是如此,其主体是学生,教学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来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并形成一定的科学素养.鉴于学生之前对化学实验的陌生,教师在实验之前很有必要指导实验方法,即:在进行实验前,让学生明白实验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实验用具的使用、实验的优化等等,指导学生严格按照规范的实验进行操作,并填写实验报告、规范记录实验数据、专业性的口语表述等等. 如:在学习“二氧化碳”实验教学时,笔者设计了可操作性强的实验——“雪碧中逸出气体的探究”实验,即:引导学生通过收集到的雪碧中的气体代替教材实验中的二氧化碳;操作要求是:将雪碧中的气体倾倒向阶梯式的燃烧的蜡烛;实验目标是:观察实验,通过实验现象(阶梯状的蜡烛是下层先灭,上层后灭),总结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的物理性质以及二氧化碳不能够燃烧也不能促使燃烧的化学性质,并延伸到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作用:灭火.在开展这个实验之前,笔者指导学生蜡烛的摆放、蜡烛火焰的高低和强弱怎样处理、烧杯的大小、选择什么样的集气瓶、实验过程中雪碧中气体的倾斜角度是多少、雪碧气体的流动速度、借助玻片进行遮挡等等.之后再让学生进行操作实验:结合教材实验步骤进行实践.在这轮实验之后,笔者结合实际问题趁势指导学生对实验进行优化处理,诸如:借助漏斗或者自制的塑料瓶漏斗实现雪碧气体的倾倒;二氧化碳溶解性方案的优化等等.这样,教师指导,学生操作,让学生自主的对实验进行选择、制定实验方案、优化实验方案等,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更让学生感受实验的科学性、严谨性等等,从而端正自我的实验态度,从根本强化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拓宽实验教学,深化学生的科学素养 初中化学实验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性,很多化学中的实验在生活中都可以找到原型,生活中包容着各种各样的化学原料和实验工具,诸如:贝壳可以做化学实验中的烧杯、塑料瓶剪一下可以做漏斗等等.在现如今社会发展迅猛的时代,科学实验是必不可少的,从某个角度来说,是有效的科学实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为了更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凸显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笔者认为,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可以将其与生活相融合,拓宽实验教学,将其延伸到课外,鼓励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尝试进行安全性、可操作性的实验,一方面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也有助于锻炼学生的综合技能,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笔者在教学中开展“家庭小实验”的活动,即:结合教学的实验进度,笔者设置课后实验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生活中的物品尝试进行实验,让学生感受实验的生活性,生活的化学性等等,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如:自制溶液实验、收集生活中的盐类、溶液导电实验、鸡蛋与白灰的反应、火焰实验、自制净水器、怎样检验生活中的软水和硬水、水溶解盐的实验等等.生活中大量的化学实验,通过让学生自己实践操作家庭实验,能够让学生更切实的感受化学的实用性,更深入的感受实验的科学性等等. 总的来说,初中化学是实验性较强的学科,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最佳途径.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化学教材从内容的选择和方式的呈现上都发生了变化,越来越注重学生综合技能和素养的培养.我们作为教师应灵活的运用实验教学内容,进而通过实验来引发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实验等,促使学生在自主实践中感悟化学知识,体验化学本质,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等,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的学习现象,从学生的角度来改革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推动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