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探索与思考
范文 史立伟
摘 要:大学生志愿服务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活动载体。以海淀区学院路街道的社区志愿服务为例,分析社区志愿服务的现状,总结社区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结合高校共青团引领大学生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的工作实践,探索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志愿服务;社区需求;长效机制
中国的志愿服务是时代发展与传统美德相结合的公益性行动。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及政府职能向服务型转变,志愿服务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志愿服务的精神理念也逐渐深入人心。依托大学周边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是近年来高校组织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途径。目前,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初具规模并形成一定特色,但相比于国外,我国的社区志愿服务起步较晚、理论滞后、实践不足。因此,进一步认清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现状和问题、建立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尤显必要和紧迫。
学院路街道志愿服务与社区需求融合现状分析
笔者对学院路街道4所高校大学生(共200名)发放“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活动调查问卷”,并对学院路街道下辖7个社区居民(共200名)发放“居民对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满意度调查问卷”,问卷有效率达83.4%,数据分析如下:
1.志愿服务活动范围大、种类多,但供求失衡
目前,学院路街道附近高校面向社区开展的志愿服务项目十分丰富,主要包括安全维稳、精神文娱、文教知识普及、扶老助残、卫生清洁等类别。在被调查的社区居民中,82.3%的人接受过大学生志愿服务,67.8%的人至少每月接受1次~2次志愿服务,接受频率较高。但目前安全维稳类和卫生清洁类比重近半,而文教知识普及类和扶老助残类相对较少,约占14%,不同类别志愿服务供求失衡。
2.志愿者角色定位不准确,志愿服务水平参差不齐
在高校层面,社区志愿服务仅作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重要补充,并未被大多数高校作为品牌项目打造。由此导致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大学生志愿者流动性大,缺乏系统培训,志愿者服务水平与专业志愿者还存在差距。调查显示,只有32.5%的志愿者“接受过相关培训”,而其中只有约40.7%的志愿者认为“培训的内容对参加志愿服务有用”。在访谈中,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表示,现有的志愿服务活动大多是高校团委组织的,很多学生在志愿服务过程中也是“冲着完成课程要求而来”,服务活动往往“敷衍了事”。从志愿者本身来说,部分大学生自愿提供志愿服务的意识比较淡薄,约有42%的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原因是“学校硬性规定或课程要求”,真正因个人兴趣爱好自愿参加的仅占19%。根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有83.76%的大学生参加志愿行动是团委统一组织的,自发参加比例为11.62%,[1]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当前大学生志愿者角色定位不足,志愿服务意识淡薄。
3.志愿服务活动缺乏长期性、固定性,管理运行机制不够健全
学院路街道高校分布密集,在我国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相对较早,许多高校在志愿者组织建设、志愿者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志愿服务活动认证、考核和激励机制建设方面都有所建树,但与国外相比仍存在制度化建设相对滞后、缺乏长效运作机制等问题。在被调查的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中,仅有15%为长期项目,“拥有固定活动开展时间,持续时长在一年以上”的固定项目更是屈指可数,85%以上为临时性活动。高校与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之间仍缺乏有效沟通和协调,信息和资源难以共享,在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管理、培训保障、考核激励、项目策划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缺陷,未能形成切实有效的项目管理机制、招募培训机制、考核激励机制和综合保障机制。
探索构建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
1.一个平台—构建统一的志愿服务活动组织管理和信息交互平台
推动志愿服务事业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构建一套科学的管理机制。高校不同于专业从事志愿服务事业的团体,在管理上较为粗放。高校与社区在志愿服务组织管理方面各自为政,缺乏资源交流共享,在实现志愿者与需求者之间的对接方面存在大量交叉、重复或遗漏现象。同时,缺乏细致统一的管理还将带来志愿服务认证和考评的困难,也不利于志愿服务的项目跟踪和监督调节。因此,亟需构建一套适合学院路街道实际情况的志愿服务管理体系,建立统一的志愿服务活动组织管理和信息交互平台,解决政府部门、共青团组织、社区服务组织多头管理的局面。定期开展联席会议、学院路地区志愿服务组织联合会等,加强沟通协调,整体上提高社区志愿服务的制度化、规范化、一体化。
2.两方联动—打造高校与社区两大行政主体的志愿服务合力
行政力量是推动志愿服务工作稳步发展和走向成熟的重要力量。在当前志愿服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途径的背景下,高校及社区团委仍需在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领域发挥主导作用,合作建立志愿者资源信息库与志愿服务登记记录制度,在整合志愿者的招募登记、指导培训、服务记录、反馈激励等功能的基础上加强沟通信息共享,实现全程管理。高校与社区拥有广泛的宣传资源,可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志愿精神宣传,加强社会动员,扩大志愿服务信息覆盖范围,鼓励多种方式参与志愿服务。引导志愿服务活动在高校团委和社区团委联合推动下有序发展,适当保持志愿者组织的独立性和自治力,充分尊重和保护其内在需求和价值表达,实现高校与社区合力推动。
3.三级架构—实现“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志愿者服务队”三级管理统筹
建立有效的志愿服务宣传动员与统筹管理体系是构建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重要途径。针对学院路街道的实际情况,在统一的志愿服务活动组织管理和信息交互平台之下,仍需形成“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志愿者服务队”多级管理统筹体系,并发挥其重要作用。首先,高校及社区团委在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工作中应着力于建设好志愿者档案,为志愿者培训挖掘外部资源,组织实施志愿者的考核与评优表彰,给青年志愿者协会、志愿者服务队提供法律权益、资金等方面的保障;其次,高校各级青年志愿者协会应着力于加强志愿服务信息发布平台建设,形成线上线下多层次、立体化的宣传体系,统一组织志愿者的招募考核,开展志愿服务项目管理、评估及物资管理;最后,高校各志愿者服务队作为志愿者管理与服务的基层组织,还肩负着组织志愿者培训和选拔培养优秀志愿者的重要任务。
4.四阶递进—建立健全志愿服务管理机制
在组织方面,建立志愿服务项目管理机制。实行项目公开化,设定专项专人对接负责,引进项目管理方法,在建设志愿服务项目前开展项目评估,重点考察项目需求、项目可行性和项目积极影响,增强志愿服务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建立健全志愿服务项目运作管理办法,实现“前有计划、中有监督、后有考评”,推动志愿服务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在培训方面,建立志愿者招募培训机制。高校建立结构完善的培训系统是促使大学生获得志愿服务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志愿者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2]根据志愿者的能力特长和志愿服务意向,建立覆盖专业培训队伍指导、志愿者交流共享、联合社会公益力量的立体化培训机制。
在激励方面,建立志愿者考核激励机制。根据不同种类的志愿服务活动,设计全面系统可量化的考核指标,对志愿服务效果进行考核,并将志愿服务考核结果与志愿者工时认证、评优表彰挂钩。建立“志愿服务基金”,一方面实现志愿服务利他性的社会义务和责任;另一方面实现志愿服务主体的自我满足与价值。
在保障方面,建立志愿者综合保障机制。高校应制定《大学生社区志愿者服务管理办法》,充分保障志愿者权益。针对青年志愿者协会等组织,高校及社区应寻求企业、公益性基金会等社会力量的资金支持,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志愿精神,普及志愿服务知识,增进社区群众对志愿服务的了解和认识,为志愿服务争取更多的社会支持。
参考文献:
[1]任园园,眭国荣.中外志愿服务法律保障制度对比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7):112-114.
[2]许人冰. 论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1(3):72-79.
(作者单位: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
[责任编辑:于 洋]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3:2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