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后现代知识观与大学人才培养转型 |
范文 | 收稿日期:2014-03-12 作者简介:晏玉珍,河南工业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副书记兼副院长,讲师,博士。(郑州/450001) *本文系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3JYC860042)和2011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立项项目“当今社会公共道德问题研究”(2011FZX008)的阶段性成果之一。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后现代知识观主要特征,研究了后现代知识观下的大学教育知识转向的表现,提出了后现代知识观下人才培养转型的内涵。 关键词:后现代知识观;大学教育;知识转向;人才培养转型后现代社会学对知识问题进行了全面论述,其中当属利奥塔的知识观最为系统和成熟。让?弗朗索瓦?利奥塔是法国当代著名的哲学家和后现代主义理论家。在其代表作《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中,利奥塔对后现代的知识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论述,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后现代的知识观。他指出,现代科技的发展不仅促使社会进入后现代时代,而且对传统知识论形成了巨大冲击,彻底颠覆了对知识的传统认知。[1] 据利奥塔分析,在后现代社会中,知识的量化和可操作性赋予了知识全新的商品属性,知识的地位和作用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因此,我们已经迎来了后现代的知识时代,具体表现在知识位次的改变、知识永恒真理的解构、知识论述的多元化和知识信息力和生产力的凸显等方面。利奥塔提出的后现代知识观,对大学教育的知识追求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在大学教育从现代性向后现代的转型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后现代知识观的主要特征 (一)解构整体主义特征 后现代主义解构了知识永恒真理的假设。在利奥塔看来,所有被冠以真理的知识,其背后实际上是一个“后设叙事”想要获取掌控权的企图。因为,本质上来讲,真理是利用权力所形成的一套既定标准,并使其成为统治的工具。知识具有连续性和累积性,传统的叙事知识在长期承传中逐渐合法化,并不断强化原有知识体系,形成“后设叙事”,试图全面深入和广泛普及于各个知识领域。因此利奥塔认为科学就是在特定时代,由“后设叙事”将其合法化。利奥塔因此对所有基础、本质概念加以解构,提出了多元并存的知识观。后现代主义不主张整体性和同一性,强调多样标准和多元共生,反对以统一标准判定所有差异以获取统一话语权的“元叙事”的企图。[2]利奥塔呼吁人们向同一整体宣战,鼓励人们去挖掘各种差异,并努力维护差异性的独特存在和个性价值。可以说,这一观念和创新教育主张多元化、非同一性的理念有着高度的契合。 (二)消解权威主义特征 后现代主义认为,“实在”是建构而成的,它依赖于文化而存在,也就是说,随着时间推移,当文化形态发生转变的时候,“实在”的存在也随之产生变化。所以,知识并非是永恒性、普遍性的存在,换句话说,知识的基础并非必要性存在,意义和观点实际上是可以不断演化的,毫无规律和规范可讲,甚至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基础。也就是说,后现代主义站在文化层面去审视和阐释真理,它想追求的是不确定性,而并非人为制造超验真理。以后现代主义理论观点来讲,传统的二元对立模式产生了一系列有失公平的主次关系,带来了形式各样的霸权主义。后现代主义对权威话语进行消解,认为它禁锢、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对话才是知识被接受的核心要素,要求人们存同求异,尊重彼此。后现代消解权威主义,并非消解所有的权威,它只是针对话语霸权而言的,民主和权威的关系并不一定非要处于矛盾状态[3]。 (三)批判理性主义特征 以哈贝马斯的观点来讲,西方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实际上就是启蒙建设,而启蒙主义的核心就是理性主义。理性的属性在由启蒙向工具的转化过程中陷入了无法自拔的泥淖,理性主义开始脱离了其初衷含义,异化成了理性至上主义。后现代主义消解了理性至上,认为这一思想抑制人的感性功能,将生活陷于刻板化境地,遮掩了生活应有的诗意色彩。最终人的主体性完全沦丧为他者的物化。后现代主义指出,人性不仅包括理性,而且包括感性,尊重人性就要承认和正视感性存在,并强调恢复人的内在价值和精神信仰。 基于知识不确定性,后现代的知识观表现出了明显的多元化特征,更加强调知识的内在价值、生命价值和创新价值等。后现代主义对现代知识进行了强烈抨击,反对知识的外在价值。后现代知识观更加关注于认知多元化,不同理论是基于不同的事物观察视角,彼此之间是没有共通之处的,所有的理论都具有相同的话语权,各自的价值是无法取代的。个体生命具有决定性的内在价值,知识学习获取的目的就在于提高生命内在价值。后现代知识观更加关注于知识的生命价值、内在价值、创新价值。 二、后现代知识观下大学教育知识转向 目前,随着全球大学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期,特别是大学教育市场化运行成为全球各国大学的时代潮流之时,大学教育在后现代知识观的影响下,正在发生悄然改变。 ?教育管理?后现代知识观与大学人才培养转型(一) 大学教育对知识追求的后现代转向 在后现代知识观影响下,大学教育对真理的追求发生了重大改变,开始由传统的知识真理追求转向知识商品追求。后现代知识观对真理的存在性表示强烈怀疑。以利奥塔的观点来讲,永恒真理的论述属于一种“后设叙事”,必然同某种权利存在紧密联系。对后现代学者来讲,尽管真理存在,但并不是永恒存在,在多元的显现下,曾经坚信不疑的真理随时都会被新的真理所取代。后现代的知识观对真理认识的转变,对一向被视为传承永恒知识价值的大学产生了巨大冲击。在后现代的知识时代语境下,大学教育机构在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下,以多元的名义,发生了巨大改变。大学教育的知识观逐渐被打上了市场化烙印,而这样的变化在运作效能的逻辑作用下,自然而然地具备了合法性特征,但是在此过程中对知识真理的追求却缺少深入的反思。 这种将知识视为真理到视为商品的观念转变说明了大学教育知识追求的时代转向。但是,时代转向并不意味着大学教育对真理的舍弃,只是说,追求真理成为了大学教育的一大价值追求而已。大学教育仍然能够在传统领域继续挖掘具有全新价值的知识,也可以开辟新的知识领域和创造空间。但是在后现代的知识时代,知识永恒的观念被彻底颠覆,暂时真理的思想成为了主流知识观。所以,知识真理的概念也需要进行重新界定,大学教育机构的存在意义因此而发生了巨大改变。 (二)大学教育知识结构的后现代转向 1.人文教育的后现代转向 大学教育不仅是挖掘知识领域时代价值的机构,而且是陶冶学生道德情操和人文素养的重要场所。而人文知识在此方面起到关键作用,人文教育也成为了大学教育的主要方式和手段。人文教育的后现代转向,集中体现在大学通识教育的形成和发展。通识教育是对博雅教育的一种延伸性发展,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形式。当前大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之间的矛盾,体现在大学对功利的重视和对人文教育的忽视。这一矛盾的激化导致了大学的市场化运行,学生的需求日益市场化,大学教育机构就像一个以知识经营为主的现代企业。不管是在课程设置、教学计划,还是在人才培养目标上 ,都出现了明显的市场化特征,实用主义的浪潮日渐盖过人文教育的呼声。 2.科学教育的后现代转向 科学知识是人们求知方法和求知对象发生转变的必然产物。科学学科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代表了科学知识成果的日益扩大。在后现代知识观的指导下,科学学科已经超越了人文学科,成为学生入学的首选。在大学教育科学知识追求的后现代转向中,首先体现在对科学知识的重视上。对大学教育机构来讲,科学学科的资金获取渠道更为丰富,对学生吸引力也更强。对大学教育机构中的教师来讲,科学研究成果所申请的专利能够带来更多的名利。对大学生来讲,科学学科相比于人文学科,在就业方面具有更大优势。科学的得势是必然的,它已经彰显了自身的实用性和力量。所以,不管对象是谁,科学学科都是市场价值无限的知识领域。但是在重视科学知识的同时,大学教育也带来了科学知识的反动。科学技术确实改善了人类的生活,但过于强调科学就会形成科学至上主义。科学知识的合法化存在,将导致人文学科陷于边缘地带。博雅教育运动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在实用主义、自然主义和功利主义等思潮的影响下,大学教育机构过于强调物质效益和职业倾向,也引起了社会对大学教育的担忧。 (三)大学教育知识运行的后现代转向 知识是大学系统得以运行的基本材料,大学就是知识的加工厂。所有教育活动的开展,都是围绕知识进行的,对知识的发展、整理、传承和应用成为大学教育实施的基本方式。这种知识运行的方式可以总计为三个关键词,即教学、科研和服务。十九世纪以前,大学教育规模还不大,再加上各种条件和体制的限制,当时大学所传播的知识非常有限。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大学教育的规模日益扩大,大学教育形式也日益丰富,促使大学在知识传播量上得到了空前提高。大学是发现知识的主要场所。欧洲中世纪的大学生实际上就是人们崇尚知识、追求科学而组成的知识团体,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十九世纪之前,大学发现知识的功能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传授知识是当时大学的根本宗旨。柏林大学首次提出了科研教学的思想理念,从此,科学研究正式进入大学,拉开了大学现代化进程的帷幕,柏林大学也因此成为了全球大学的榜样。大学是应用知识的地方。一般来讲,大学中所有的教育活动都包含应用知识。特定层面来讲,运用知识直接服务于社会。随着大学教育的发展,大学教育市场化似乎成为了时代趋势。市场机制运行的最大原则是以最低成本获取最高利润,所以大学教育市场化发展也必然要以实际效益作为主要目标。由于大学教育市场需求的多样化,教育也需要提供个性化知识产品来充分满足消费者需求。因此针对大学教育的知识运行,不管是知识发展还是知识应用都围绕市场机制,这也是大学教育在知识运行方面的后现代转向,客观来讲,对传统大学教育的延续性发展带来了巨大破坏。 三、后现代知识观下人才培养的转型 (一)从批量生产到因材施教的人才培养转型 1.课程多元化改革,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 兴趣是创新的最大内驱力,大学的课程要结合学生兴趣进行合理设置,让学生拥有充分的自主选择权。要多学习和借鉴国外一流大学的成功模式,实施必修课程与自由选修相结合的课程改革,必修课程推行强制性,不仅包括基本的专业课程,而且还要涉及其他相关专业课程,包括文学、社会学以及心理学等,体现中西、古今、人文与科学的融合,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自由选修允许学生跨专业、跨学科选课,选修课学分只有达到相关规定要求,才能顺利拿到学位。在此过程中,首先要进行课程功能改革,以推动学生个性发展。课程设置不要受限于学科间传统边界,要积极探索学科的交叉融合。其次要进行课程结构改革,以学科、科研和市场互动为改革导向,完善大学教育课程结构。 2.评价激励多元化,发挥师生主体作用 大学要坚持传道授业的传统工作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将创新人才培养作为学术性工作来抓,积极构建完善的创新人才培养的评价激励体系。首先,不断深化教师评价机制改革。全面落实政策激励,将教学评价和职称晋级联系起来,提高教学的学术地位,培养一批素养高、专业高、理念强的优秀教师;要全面加推进教学专业化建设,构建以个人素养和教学业绩为导向的科学化、人性化和灵活化教学评价体制,为教师创造更大的教学自主空间;加强教学评价模式创新与实践,灵活运用学生评价、成果展示、同行评价等评价方式。其次,构建完善的学生评价机制。以实现学生综合发展为目标,有效推动学生的自主创造,强化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超越;构建完善的学生创新成果评价、奖励和保护机制,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在各种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 (二) 从约束控制到互动平等的人才培养转型 1.加强互动,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在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教师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具有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大学要以培养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全面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首先,要打破常规,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角色,鼓励学生发现、提出问题,打破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和从属局面,实现师生的良好互动。精心设计教学情境,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充分挖掘学生创新潜能,让学生由被动接受者变为自主探究学习者。其次,加强学生认知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让他们敢于挑战权威,不唯书,只唯实。在基础学科、专业学科等主干课程中融入更多的研究元素。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积极开展小班授课。 2.崇尚学术,鼓励学生进行自由创造 文化是大学教育机构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最根本特征。本质上来讲,大学文化就是大学所具备的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大学文化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大学凝聚力和创造力水平的高低。要营造崇尚学术的大学文化氛围,构建以学术为核心的大学文化体系,不断丰富大学的文化意蕴。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教师要以文化资本作为个人追求的目标,而不要将政治资本和经济资本视为根本。首先,要加强大学治理结构的改革,树立以学术为本的治理理念。扫除制约学生实现自由创造的各种人为障碍和体制障碍,构建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协调运行的治理体系。对于学校来讲,要充分实现校长治校、教授治学的治理结构目标。对于学院来讲,要充分实现院长治院、教授治学的治理结构目标。其次,树立学术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提高学术研究的规范性、科学性。要想实现学术自由就必须恪守学术道德。要加强文化成果的制度化建设,积极营造兼容并蓄的学术氛围,以包容的心态对待所有的“学者”,尊重每一个人的自由创造精神。在自由学术环境的长期熏染下,教师能够完善自我、行为世范,陶冶情操,淡漠名利;学生能够潜心学习、宽以待人,抵制各种学术不良之风。 (三) 从追求实用价值向追求生命价值的人才培养转型 1.强化学生生命追求,尊重学生理想 大学是大学生最为重要的精神家园。强化学生生命追求和树立正确大学教育理念存在密切的内在联系。大学教育理念一定要具有理想色彩,不仅要“脚踏实地”,而且还要“仰望星空”。站在大学理念树立高度来重视学生生命追求,就是要尊重和鼓励学生的理想主义,肯定学生对真善美的价值诉求,实现学生生命追求和提高大学创新力的高度结合。大学要在正确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以提高大学创新力为重要内容,加强发展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使创新成为推动大学深入发展的核心内驱力,重点加强教育创新、文化创新和学术创新,从而为大学人才培养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不竭动力。 2.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发展,彰显人文精神 要想充分挖掘和转化个体创新潜能,除了受教育环境等客观因素影响外,个体身心素质也具有决定性作用。大学人文关怀是推动学生身心素质发展的有效手段。人文关怀就是充分尊重人的主体性,肯定个体价值,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不断完善大学生的创新人格。首先要丰富人文关怀的实现方式。大学人才培养要和学生职业规划高度结合,帮助学生做好职业定位和人生定位,培养和提高应对未来的洞察力和适应力;要结合大学生身心素质的实际状况,组织形式丰富、时代性强、具有人文关怀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为大学生创造表达自我、完善自我和提升自我的机会。其次,要重视心理辅导对大学生身心素质教育的作用。关注并肯定学生各方面存在的个体差异,多表扬、多鼓励、多肯定和多包容,善于发现每一位学生的优点和个性,培养学生积极乐观、自信向上的正面情绪体验;及时对学生遇到的学习困难、生活困难或情感困难等予以有效帮助,培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结语 从大学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在后现代视域下的相互关系来讲,现代与后现代大学教育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十九世纪以来的社会精神文化世俗化、生命价值追求的确立、科学知识成果的不断扩大、社会组织结构的演变和意识形态多元化发展。从历史跨度层面来讲,现代性大学教育的产生可以看作是传统世俗大学到现代大众大学的过渡时期。但目前,随着全球范围内大学教育陆续进入大众化发展时期,特别是大学教育市场化运作成为全球大学的时代趋势时,大学教育的知识追求已经发生了重大改变。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讲的现代性大学教育是相对于后现代大学教育来说的,所以当我们在阐释后现代知识时代大学教育的概念时,实际上隐含着一个同现代大学教育呈断裂式发展的大学教育新阶段和新特征,也就是我们上文所讲的后现代知识观下的大学教育新特征和新知识追求。 虽然声势浩大的后现代主义知识观的时代热度已渐趋消退,但是其特有的精神气质却对社会各领域形成了持续深远的影响。在后现代的知识时代,大学教育作为人类理性化、科学化和组织化的学术机构,已经居于社会文化的主流地位,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知识“动力站”,在知识追求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出现后现代转向是不可避免的时代涤荡。 参考文献: [1]吴永祥.后现代主义对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意蕴[J].学术界,2013(11). [2]陈大兴.后现代理念下高等教育的知识追求与现实转向——基于利奥塔后现代知识观的探讨[J].全球教育展望,2012(8). [3]钟文强.后现代知识观及其对我国物理教材革新的启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2014年第4期高 教 探 索Higher Education Exploration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