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论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再造发展* |
范文 | 王林毅+++于巧娥 [摘 要] 教学能力再造是教师有目的、有意识、自觉主动发展的过程,是教师在日常学习中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能力进行重新建构的过程,是教师有意识的、持续的、自主的、系统的能力再提高与发展变化的过程。制约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再造发展的主要因素有:教学新理念的缺乏、对教学重视不够、缺乏教学能力的常态培训、教学能力的考核制度缺失等。针对这些问题的存在,要提升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再造必须做到:更新教育理念,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行为习惯;对在职教师形成常态培训机制,有效提高教学能力水平;建立合理、有效的考评体系,增加教师教学精力的投入;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促进教师自主发展。 [关键词] 教学能力再造;教师;高校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03-0084-02 一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再造的涵义 教学能力再造是教师有目、有意识、主动自我发展的过程,是教师职业生涯自我发展的需要,是教师在学习中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能力进行重新建构的过程,是教师在外在形势与发展观念的引导下,自觉主动地形成自己制订发展目标计划,自己选择学习内容,自己监控发展过程,自己评价发展效果的一种教学行为状态。 教师能力再造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化和常态化的过程。是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由旧质到新质的运动变化发展过程。所以教师能力再造不仅是一个塑造的过程,更是一个再次创造的过程。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只有自觉主动地不断重新构建自己的教学能力,并不断地让自己的教学能力具有生成性、发展性的特点,教师才会在原有的教学能力基础上获得提升与发展,进而再造自己的教学能力。 根据教学能力的内涵特点以及教学能力再造的现实变化,我们认为,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再造是教师在教学生活过程中,通過系统的培养与培训,经由教师积极主动的自我反思、自我学习和主动合作交流,在原有的教学能力的基础上再形成由旧向新的一种教学能力,是教师有意识的、持续的、自主的、系统的能力再提高与发展变化的过程。主要表现在教学知识不断丰富与更新、教学技能不断娴熟与提高、教学能力灵活运用与不断发展、教学风格不断个性化的过程。教学能力再造的概念充分说明了教学能力的可培养性、持续性、创造性和发展性的特点。 二 制约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再造发展的主要因素 1 教师对现代教学新理念缺乏深刻认识 长期以来,高校教师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与知识观的影响下,将教学看成是知识的传递与复制的过程,而不是把教学看成是一个创造与发现真理的过程,这种固有的思维定势和教学理念的惯性又是很难改变的。又因为教师对现代高校教学改革意义的认识不足,缺乏现代教育新理念,使教师在心理上和行为上容易产生惰性,在思想观念上重视不够,在转变教学理念的要求上不强烈,在提升教学能力的态度上不积极,没有真正把“能力培养”“创新发展”的理念作为自己的教学主导思想,致使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再造发展比较缓慢。 2 学校对教师、教学管理重视不够 在高校的教学管理中,由于学校领导对专业建设高度重视,而时常对教师教学管理的关注程度明显不足,导致学校疏忽对教学与教师的管理。高校都是以专业课程为核心来设置学时的,增加其课程的实践、实习与实训的学时,必然就要减少理论教学的学时数。教师还要完成一定数量论文、课题、出版教材与专业科学研究,在有限的时间完成相应的教学内容与任务,导致教师力不从心。学校领导又疏于对课堂教学的管理,致使高校教师研究教学的精神、钻研教学的业务不够,使得教师在教学中随意性大,自愿提高教学能力的动力不足。 3 学校对教师教学能力缺乏系统培训 高校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还没有形成系统性和常态性的机制。主要表现在:一是对新入职的非师范类专业教师一般采用岗前集中一周或十天的专业培训,培训时间短、内容多、效果差。二是培训的内容与教学能力掌握相脱离,重视教育理论知识的培训,忽视教学能力,特别是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教学技术、教学技能的培训。三是培训的形式大多采用“大统一”式,各个学科的教师在一起进行统一培训,无法满足各个学科教师培训的差异化。四是教师培训是终结性的,没有形成过程性的培训体系,多年没有对教师进行再一次的系统培训,更没有形成系统化和常态化的教师能力的培训机制。这样就导致教师教学能力长期得不到应有的有效提高。 4 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考核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 目前,各高校对教师普遍采用“重科研、轻教学”的考核导向。在对教师进行年终考核、评职、晋级、聘任、岗位定级等考核评价时,都是把科研能力的“硬性指标”作为重要依据,而忽视教学投入与教学能力的“软性指标”的评价。对于教学质量、教学实效性、教学投入等定性化的指标难以在评价指标中体现。这种“重科研、轻教学”的考核评价导向,严重地影响了以“教学型”为主的教师的教学工作积极性,使其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评价的“硬性指标”上。这样就直接导致教师对教学投入、教学能力提高的重视程度不够,致使教师教学能力再造的动力不足。 三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再造发展的路径 1 更新教育理念,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行为习惯 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所以,高校教师要在不断学习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教学第一”的理念。这种理念的建立不能仅仅停留在教师的思想观念之中,更应该具体体现在教学工作中的一切,并把它作为自己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成为自己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行为习惯,更要成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教师要把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思想作为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主导思想,并在教学中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与激情,用心用情用爱服务好学生,挖掘、加工、整合教学资源,把不断接受新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能力,看成是自己的职业道德与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需要。这是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再造发展的基础。 2 增加在职教师培训学习机会,有效提高业务能力水平 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再造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教学技巧与教学智慧的有机结合,而教师应有的专业培训学习、教育类知识结构、积极的教学反思和教学经验的积累等,则是影响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再造的主要因素。因此,高校要加强对在职教师的职业培训教育,多给教师进修、培训、访学、教学研讨、外出学习的机会,通过讲课比赛、分散听课和集中听课、观摩研讨课、老教授和名师的“传帮代”、各种教学大赛、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等多种形式,构建以教学能力发展为本的系统化和常态化的多维度的教师培训体系,以强化、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和教学能力为重点,切实把“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作为教师培训的重要任务来抓好。这是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再造发展的有效方法。 3 构建合理、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增加教师教学精力的投入 要将教师的精力投入到教学之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再造,就要积极建立科学、公平、合理、有效的考核评价激励机制。在建立考核评价机制上,应当从教师的育人能力(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教师的身心投入)和科研能力两个方面来把握。对于教师的育人能力的评价,以定性考评为主,通过对学生的调查、访谈和网上的评教,以及督导组、专家和领导的考评等多方面进行真实有效的考核。在教师科研能力的评价上,建立以严格的量化考核为主的考评机制,将发表的论文的数量、课题的立项数量、出版教材与专著的数量、科研经费的数量等进行量化打分。同时还要建立奖惩机制,对于在教学方面表现突出优异的教师应当树立典型,进行表彰奖励;对于在教学方面考核结果或表現较差的教师,取消其评优、晋级、评职的资格。这样才会促使教师加强教学精力的投入,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与业务能力水平。这是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再造发展的动力。 4 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促进教师自主发展 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教师教学能力再造发展的重要性,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改革的领导、督导、研究机构,这有助于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之中,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自主提高与发展。组织教师深入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探讨教学改革的途径与方法,对教学过程实施有效的检查、督导和评估,规范教师教学行为与管理,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教学质量。同时,在教师之间积极开展合作交流,建立教师教学合作共同体,对于教学实践中的“得”与“失”、成功的经验与教训,及时进行总结、研究与反思,不断地探索改进教学工作的方法与策略,让教师自觉主动地促进教学能力再造的发展,并形成教师自己的独特的教学风格。此外,还要让教师规划自己职业发展方向,既要成为教书育人的“教育家”,又要成为某一专业领域的“研究专家”。这是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再造发展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樊泽恒.提升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的技术选择及策略[J].高等教育研究,2009(8). [2]陈凡,吴跃文.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标准体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9). [3]毛洪涛.高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的机制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11(23). [4]于长立,卢丽清.有效教学追求下的教师教学能力探析[J].教育探索,2012(8). [5]朱新武.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3(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