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中国制造2025》的卓越工程师终身学习能力知识 构架思考 |
范文 | 朱慧杰 孙成城 王鸿毅 摘 要:從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遭遇新挑战及其对卓越工程师的需求入手,提出终身学习对于卓越工程师的必要性,并分析培养卓越工程师应具备的专业课程、通识课程、任选课程等知识构架,及其对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的影响。这种知识框架在提升学生自身素质的同时,也为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智造强国”所需的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提供理论指引。 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卓越工程师;终身学习能力;知识构架 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我国在2015年提出《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促使我国装备制造业向全球产业链中高端迈进。战略的实施离不开卓越工程师的支撑。卓越工程师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高端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当前,全球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蓬勃兴起,智能制造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正在催生大量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这对高等教育改革的创新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终身学习应贯穿于卓越工程师的整个成长过程。 一、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遭遇新挑战及其对卓越工程师的需求 为顺应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一方面,发达国家利用其技术积累和高端人才优势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在中高端制造领域抢先布局,欲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继续保持主导优势地位。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也希望凭借低成本的劳动力和资源优势,承接占领低中端制造领域。在这样的新挑战下,我国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促进制造业发展,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因此,高端人才、高技能人才对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以及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尤为重要。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的目的是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强国道路、建设知识创新型人力资源强国培养卓越人才。“卓越计划”的实施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动力,加快了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向工程教育强国、由制造大国到“智造强国”迈进的步伐。 二、终身学习的必要性 终身学习,顾名思义就是为了满足社会或个体的发展需求,贯穿于个体各个阶段的持续学习的过程。现代社会知识创造与更新日新月异,现在所学的内容不一定能适应将来的发展需要,人与人之间竞争力的核心在于学习能力而不在于掌握知识的多少。只有与时俱进,持续主动学习更前沿的专业技术,这个人才有可能成长为本领域的卓越工程师。而大学阶段建立的知识构架是否完整、科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卓越工程师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卓越工程师应具备的知识构架 高校对学生的培养过程,实际上就是促使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过程。“卓越计划”的初衷是满足社会发展对卓越人才的需求,社会需求又影响高校对人才培养的定位,二者共同决定了高校对人才培养所设定的层次和类别。因此,课程体系的设置不单单体现高校对学生的培养要求,更体现了社会发展对学生的要求。课程体系设置的广度与深度最终影响着每个学生发展的广度与深度。 “卓越计划”课程体系设置的实质是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终身学习的能力,促使学生在毕业后也能不断学习进而达到卓越。因此,“授鱼”不如“授渔”,让学生学会知识远没有让学生学会学习重要。与所学知识的数量相比,建立终身学习能力的结构框架对于卓越工程师的成长更为重要。首先,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以及知识的加速更新,人们对知识的获得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便捷,但存储大量知识并不代表能对知识进行有效管理、运用、重构和创新。由此可见,一个人获得知识的数量不能成为工程师卓越与否的主要标志。其次,数量型的松散知识点远没有结构型的知识体系在人脑中的留存时间长,专业技术知识只有和特定的知识结构进行有机镶嵌,才能避免因碎片化而被很快遗忘,从而失去其价值。再次,建立相对完整、有机的知识构架,能为学生日后不断吸收、提炼、存储、分析、运用和升华新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提供必要的能力,这也是其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和价值所在。最后,工程技术创新需要知识的有效迁移和转化,有机的知识架构比数量庞大的知识碎片更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和有机融合,而毫无头绪甚至是违背逻辑的知识迁移反而会阻碍工程技术领域的创新,不利于卓越工程师的培养。 (一)通识课程对建立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知识构架的作用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对于工程教育的教学往往只专注于知识体系构建,忽视了对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培养。通识课程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在现代工程活动中赖以生存和成长的团队精神、交流能力以及多学科、大系统的掌控能力。 如果把知识简单分类(如图1所示),为保证毕业生离校后的终身学习,高等教育应该让学生掌握方法论知识、价值性知识体系的内容和课程,这也是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设置重点所在。学会了如何学习,学生在毕业以后的工程实践中,才能在分析具体问题时抓住主要矛盾,明晰主要矛盾的症结所在,运用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和方法论,构建模型,反复试错,及时修正。只有这样,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才能在工程实践中螺旋形地得到提高完善,最终创新性地解决工程实践难题。同时,学生也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成长,最终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卓越工程师。如果通识课程仅仅注重事实性知识和工具性知识,那么,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就很难在实践过程中得到有效提升。 对于“卓越计划”培养的人才而言,“动手能力”的培养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系统工程。面对工程难题,卓越工程师首先应在方法论层面进行缜密设计:在“何处”动手,“怎样”动手,动手的“结果”,以及根据各要素间的相互反馈及时进行修正(如图2所示)。盲目动手误时误工,会导致工程成本攀升。同时,也不要把“实践能力”等同于“动手能力”或“熟练程度”。因此,通识课程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未来的卓越工程师的理性思维方式、正确分析和处理工程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工程伦理素养,使其不仅能正确理解和掌握事实性知识,更重要的是能从更广阔的历史视域、国际视野乃至人类命运等大格局层面,合理运用自身掌握的知识为社会做出贡献。因此,相较于公共课程,“卓越计划”的通识课程设置要求更高、格局更大、意义更深远。通识课程在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的同时,可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的乐观精神。 通识课程涉及史学、哲学、文学、法学、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理学、艺术学等,这些课程中的方法论知识和价值性知识融合紧密,再加上专业课程,课程设置体现出知识结构涵盖面广、层次多、社会意义深远的特点。因办学定位所限,单靠一所大学的教学力量难以胜任课程教授的任务,因此,某些课程可以通过优选或是跨系、跨校、国家精品课程共享乃至全球优质课程互鉴来实现。比如,在哲学课程中通过对各种不同的哲学观念进行比较,学生可以广泛吸收古今中外、文史政经等不同领域的知识精华,培养出积极向上的人生哲学,从而贡献正能量推动社会发展。又如,通过对数理逻辑、辩证逻辑、市场逻辑与法理逻辑的学习,学生能得到全面的思维方法训练。若通识课程的教学效果圆满达到预定目标,那么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就较完善而不会出现明显的缺陷。 (二)专业课程对建立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知识构架的作用 专业课程教育应以科学的方法论为指导,强化学生对学科或专业的基本原理、技术规律、推理逻辑等规律性知识进行系统性的认知和主动性的消化吸收,让其有机地镶嵌在自己已有的知识逻辑框架中。知识体系的形成,一要使知识结构有机化,二要使结构线索条理化。专业课程教育注重学生对知识深度的认识、精度的把握等,帮助学生把大量分散的、碎片化的概念、原理用主线串起来,变成主干分明、脉络清晰的知识网络。各高校应设置培养学生专业思维、提高学生专业素养的专业课程,而不是把“厚基础”简单理解为增加课时。 专业课程培养学生牢固掌握本专业知识,进而触类旁通,掌握本学科知识的基本原理,然后通过自学,掌握相关的跨学科知识的理性思维方式。以感性的理论知识和理性的思维方式螺旋形地有机结合,最终达到事实性知识与方法论和价值观的贯通,使学生在今后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同时,逐步成长为卓越工程师。 (三)任选课程对于建立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知识构架的作用 任选课的目的是帮学生构建适合自己发展的个性化知识结构,个性化教育仍然应该尽可能多地保留才能满足社会对于不同特长人才的需求。任选课程对于学生而言,是在科学指导下的自主选择,各高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精心设置,可以通过拓宽任选课的范围和层次来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教育的目的。 任选课因承担构建学生知识结构的个性化特征而不容忽视。首先,任选课课时要充足。其次,各高校要科学论证,系统设置,任选课结构要相对完整,层次要有深度地递进。最后,各高校应拓宽任选课资源,充分利用网上精品课程,如网易公开课、哈佛大学等名校课程视频,或是《百家讲坛》《地理中国》等著名文化节目。经过学校精心挑选、组织专家评审、科学认证后,将这些资源列入任选课程教学计划。 任选课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在符合学科专业要求的基础上突显出明显个性,这样的学生极具创造性,其日后成长为符合时代需求,甚至成为引领时代发展的卓越工程师的潜力也最大。 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是系统工程,通过科学设置系列课程体系来实现,目前我国高校的课程体系设计体现出了通识性和专业性的有机统一。然而,对于要实现《中国制造2025》所提出的战略目标的卓越工程师而言,其终身学习的能力不可或缺,因此,各高校在人才培养過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掌握终身学习能力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思维方式、伦理境界,以便他们在提升自身素质的同时,也为中国从制造大国转变为“智造强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健,邹晓平.怎样构建“卓越”的知识结构[J].中国大学教学,2017,(1). [2]罗建新,张春燕,孙爱明.“中国制造2025”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科研关系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9,(9). [3]张力.以成人教育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思考[J].继续教育,2017,(3). [4]李兴洲,耿悦.从生存到可持续发展:终身学习理念嬗变研究——基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7,(1). [5]田成义,李景山,梁亚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河南教育(高教),2018,(10). [6]顾明远.终身学习与人的全面发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7]林健.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的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5). [8]胡继勇,赵金安,张军帅,等.“中国制造2025”新形势下的专业教学改革思考①——以河南城建学院材料化学专业为例[J].科技创新导报,2019,(9). [9]夏建国,周太军.中国制造2025和应用型大学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5,(9). [10]梁峰,朱慧杰,王红强.基于《中国制造2025》的工科高校与中学教学衔接研究——以化学实验教学为例[J].河南教育(高教),2016,(6). 责编:初 心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