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在应用电化学课程体系中的应用与探索 |
范文 | 吴学领 赵尧敏 米立伟 摘 要:针对地方高校部分学生对专业选修课普遍存在的学习主动性较差问题,在应用电化学课程教学中积极探索并开展多元化考核方式,合理设计各考核方式的考核内容及分值权重。初步的教学效果调查表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均有明显提高,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得到了增强。 关键词:多元化;考核方式;学习主动性;专业选修课 目前,大多数高校将专业选修课期末考试成绩作为本门课的最终成绩,这一做法既不科学,也不具有教学促进性,因为它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和培养,且这种情况下容易出现师生妥协、考核结果“放水”现象,最终会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培养质量。探索新形势下专业选修课的课程考核方式,积极设计和实施多元考核方式,充分凸显了为学生负责,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同时也为教学质量的提高保驾护航。 一、多元化考核方式及结果分析 (一)多元化考核方式 目前多数高校已经在实施过程性考核促进教与学的改革,但这些基本是针对通识教育、学科或专业必修课而进行的。针对高校中第6学期多数学生尤其是优等生忙着考研,大部分学生对专业选修科“爱答不理”这一现象,如何使专业选修课不走过场、不降档,成为摆在任课教师面前的首要任务。为此,应用电化学教学组在授课前组织了对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学生普遍期待学习本门课程提高个人专业能力。为此,本教学组教师调整并拟定了多元化考核方式。该考核方式分为四部分:平时作业占20%,阶段性测验占30%,课堂综合表现占20%,期末论文考核占30%。 (二)结果及分析 1.学情分析 应用电化学作为物理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不仅与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化学工程等学科相关,还渗透到环境科学、能源科学、生物学和金属工业等领域,其研究内容涉及化学电源、电解质溶液理论、电化学热力学和电化学动力学。尽管它在课程设置上只是一门专业选修课,但讲授过程中教师要从基本的化学知识出发,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不断地在四大化学基础课上进行承接和递进。课程组针对学生的期望与诉求,在授课内容、设计及安排上精雕细琢。 2.过程考核结果 从课堂出勤来看,学生几乎没有旷课的现象。因为课堂上讲授的内容是电化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及电化学应用和产品的案例分析,这些内容可以促使学生在课堂上用已学的化学知识进行主动思考,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敏感性,最终拓展他们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所以他们对安排的相关作业完成得普遍较好。课堂上的讨论不拘泥于当堂课的内容和知识点,将讨论内容贯穿于整个应用电化学的课堂当中,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会被计入他们的课堂综合表现成绩中。间歇性的互动可以摆脱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同时对前几次课的重点知识进行再提问可让学生时刻保持一颗认真听讲的心,也让他们能够更辩证地看待学习和学习过程、考核和能力测试。 比如,讲授完锌锰电池知识点后教师设计了锌锰电池拆解剖析综合作业。对锌锰电池的拆解及汇报以两人一组的形式进行,学生可以自由组合,两人共同完成一份完整的电池拆解实验和汇报PPT。同时,要求学生以图片和视频的形式记录解剖电池的关键部件,剖析电池的结构及组成。在此基础上,两名学生共同撰写一份锌锰电池的拆解综合作业。这项作业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和实践兴趣,让他们在提高动手能力的过程中收获自信。 3.阶段性测试与期末论文综述 阶段性测试内容包括填空、判断、选择和论述题。试题内容在保持一部分简单记忆性试题的基础上,增加应用辨识、材料归纳分析和理论运用等概述题。通过测验发现多数学生的识记性题目正确率较高,而判断辨识题得分率较低。例如,学生在水性胶、油性胶的区分,电解质溶液描述以及理论电压方面出错率较高;从选择题角度看多数同学对铅酸电池正极板栅长大的原因、储氢合金的理论容量计算等掌握较为薄弱;在运用理论解析方面,大家对铅酸电池失效机制分析、氧化镍电极充放电过程中的晶型转化、电池荷电状态判定以及电极的制浆工艺认识不够深入。阶段性测验能够暴露很多在批改作业时发现不了的问题,通过对试卷内容的及时点评,使学生对应用电化学的基础理论部分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同时,阶段性测验也及时检验了教师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便于教师及时总结、纠正、改进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阶段性测验结合综合作业可以使学生找到应用电化学和传统四大化学的相通之处,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网络和专业认识。 学生进行期末考试一直被认为是考核学生学习效果的最有效途径。然而从无记名问卷调查发现,有72.7%的学生认为论文报告的形式是最理想的考核模式,远远超越选择开卷和闭卷的比例。这一方面说明了学生希望更弹性的考核方式证明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说明在全力备考研究生的大氛围下,他们更希望能轻松通过这门课。课题组还设计了让学生给自己的结课论文打分环节,从前期学生打分的情况来看,平时成绩优异和较差的学生在最后的结课论文部分均给自己打出了较高的分数,而成绩比较中等或中等靠上的学生打的分数和他们的平时成绩更接近,甚至有时候还略低一些。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现象。通过与学生讨论得知,平时成绩优秀者认为打一个较高的基础分一般老师不会驳斥,毕竟他们在过程性考核时表现较好,而成绩较差的学生是想通过给结课论文打高分来弥补前期过程性考核时基础分较低的问题。从学生实际上交的结课论文水准来看,整体水平比较差,存在论文格式不规范,内容拼凑性较明显,参考文献数量较少,缺乏对结课论文的加工与提炼等一系列问题。从中很难找出他们在学习应用电化学这门课后形成的独特认识,学生的结课论文整体表现不如预期。因此,以结课论文报告代替期末考试成绩的做法很值得商榷,至少在目前这种情况下,结课论文在总成绩中不应占据较高的比例,合理分值应在10~15分。 二、多元化考核对策及建议 针对多元化考核方式的优势及其出现的问题,本课程组在引入新型考核方式的同时,认为传统的考核模式(如闭卷考试)仍具有其不可替代性,需要改变的是传统期末试卷的分值权重与试题类型。教学设计的目的不仅仅是知识传递,还应包括能力培养和情感表达,因此课题组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提出如下考核建议。一是期末闭卷或开卷成绩占30%,并且建议一部分试题采用非标准答案考试。二是改原先的结课论文为课堂汇报调研成果。鉴于课时问题,可以让学生三人一组,结课时由任课教师随意点名其中一名学生在课堂上做简短展示,PPT上详细标明组内每位学生的分工,由全体学生见证汇报过程,教师和学生当场进行打分。这种考核方式也有利于学生深挖课堂知识点,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锻炼专业化的書面表达能力,真正意义上保证每位学生的课堂汇报调研成果不走过场、不掺水分。三是适当增加平时随堂测验。测验的目的是提高他们的主动思考、善于思考的能力,而不是仅仅为获得一个平时成绩,所以应注意增加开放性试题的比例,使学生不仅是考试的主体,也是思考和创新性思维的主体。四是加大平时成绩比重。这样可以堵住临时突击得高分的口子,使平时成绩合理拉开差距,真正意义上使平时成绩等价于学生勤于学习、乐于思考、善于归纳等能力的付出。 三、结语 从考核方式的源头出发通过合理设计多元化考核方式堵住靠临时突击获取高分的情况,让成绩真正反映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识水准。专业选修课程的考核,一方面是教师评判学生对应用电化学课程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有效尺度。另一方面,也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梳理传统四大化学与应用电化学知识的区别与联系,引导学生将以前化学学科的专业知识系统化重构。 应用电化学课程组提出一种不拘泥于传统期末试卷考试的多元化考核方式,将随堂阶段性测验、课堂讨论综合表现、结课论文、电池拆解综合作业等实践环节纳入成绩考核当中,摆脱过去单纯以平时作业和期末考试成绩作为学生学习本门课程效果的标尺。初步的教学实践结果表明,本课程考核方式的确立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学习中认识自我,感受自己的点滴进步,进而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 参考文献: [1]蔺丽娟.普通高校课程考核现状研究—以集美大学为例[D].厦门:厦门大学,2013. [2]夏雨,王周平.探讨多元化考核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和创新能力[J].科技创新导报,2015,(27). [3]董静雅,董事尔.“工程流体力学”多元化考核方式改革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8,(14). [4]杨辉,卢文庆.应用电化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5]王宝英,孙敏,秦葆丽.多元考核在大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中的应用和探索[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8,(39). 责编:嘉 悦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