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论空符号的认知意义 |
范文 | 胡蓉 [摘 要]文章以英文诗“Slowly”为例,以认知语言学的图形-背景理论(Figure?Ground Theory)和得到国际符号学界承认的“空符号”理论为交叉视角,从跨学科的角度对“Slowly”一诗做出新的诠释。文章以上述视角对“Slowly”的分析试图论证,“空符号”不仅存在,且在特定的符号组合中(如诗歌文本意境中)具有特殊的、赋有鲜活生命力的认知意义。 [关键词]Slowly;图形-背景理论;“空符号”理论;认知意义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1)06-0141-03 有一首著名的英文小诗,名为“Slowly”,作者是英国女诗人玛丽·柯勒律治。这首小巧玲珑的形体诗的不同寻常之处在于,它只由17个英语单词构成(不含标题),却以精心的排列和出人意料的表达,令人印象深刻。 Slowly Heavy is my heart, Dark are thine eyes. Thou and I must part, Ere the sun rise. Ere the sun rise, Thou and I must part. Dark are thine eyes, Heavy is my heart. 一、關于英文诗“Slowly”的研究 对“Slowly”一诗精致的结构和隐藏的含义,国内不少学者已作过相关的翻译和研究,其中有代表性的如下。 缓步? ? ? ? ? ? ? ? ? ? 脚步啊,慢点! 我的心情悲戚,? ? ? ? ?吾心悲愁结, 你的眼神忧郁。? ? ? ?君目忧郁现。 你我必须别离,? ? ? ? ?终须两相别, 早于日出之时。? ? ? ?东方破晓前。 早于日出之时,? ? ? ? ? 东方破晓前, 你我必须别离。? ? ? ? 终须两相别。 你的眼神忧郁,? ? ? ? ? 君目忧郁现, 我的心情悲戚。? ? ? ? 吾心悲愁结。[1] “Slowly”一诗的创意与精致在于,全诗的八个诗行以a,b,c,d—d,c,b,a的倒序方式排列推进。第一节的尾行:Ere the sun rise(早于日出之时), 与第二节的首行完全重合,此时展现在我们面前是一幅灰暗、凄凉、空旷的画面。这画面伴随着诗歌的节奏一会儿自上而下徐徐展开,一会儿又自下而上慢慢卷起。[2] 我们认为上述对“Slowly”一诗的诠释落在平面上,只是从静态角度作分析,并未真正把握全诗的内涵。如果换成从空符号的视角进行认知,可对该诗作全新的解读。 二、空符号概念及其在图形-背景理论(Figure?Ground Theory)视野中的认知意义 (一)空符号概念的引入 众所周知,人是符号动物,人类一切有意识的活动都是符号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各门学科都是应用符号学,各行各业都是一定的符号部门。空符号是任何符号活动不可或缺、不可代替的特殊符号,其形态是“无声或无色或无定形”的“空位”“空格”“空白”“停顿”“中断”“距离”“放弃”或代码“0”“○”等。空符号(blank?sign)理论由我国著名学者韦世林教授提出,并于1999年在德国德累斯顿召开的第七届国际符号学大会上获得国际符号学界的认可。[3] 空符号理论认为,空符号除了具有一般符号的储存功能、认知功能、传播功能之外,还具有分隔功能、提示功能、衬托功能。衬托功能是空符号的有效发挥和实效体现,是其最具辅助性特点的功能。衬托功能是指空符号在符号活动中对于实符号有一种帮衬、烘托的作用。[4]其中最为著名的例子是图1这幅齐白石的绘画作品。 在这幅画作中,两只虾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但所有人都不会置疑齐白石为什么没有把水画出来,因为水就在那里,即使没有出现一丝波纹。在这里,“水”作为看不见、摸不着的“空符号”把这一对虾的灵气与精致映衬出来,若画出水的波纹,则无异于画蛇添足。 上述画作,属于绘画文面中应用空符号的经典范例。而在本文所探讨的篇章文面,特别是在诗歌语篇中,空符号的应用也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如以下诗篇《舔功》。 马雅可夫斯基把这首诗的诗句排列为“楼梯”的形状,读者不难发现,“楼梯”的形状固然归功于诗句中一个个作为“实符号”的具体字词的排列,但若不借助位于空白处的文面空符号,这个“层层递进的阶梯”就难以构建,诗中那些钻营取巧、溜须拍马的丑态就难以揭露得如此淋漓尽致。 (二)空符号与图形-背景理论(Figure?Ground Theory)的契合 图形-背景理论(Figure?Ground Theory)源自格式塔心理学,原本是空间组织的基本认知原则,后被引入认知语言学,被认为也是语言组织的基本认知原则,其基础为凸显(prominence)原则。图形-背景理论被认知语言学引入语言研究后用于分析句子结构组织,并被证明具有较强的解释性。 图形和背景各自具有特点。图形遵循普雷格朗茨原则,即拥有下列特性的事物往往被看作是图形:完整性、移动性、体积较小等;与之相对者为背景。Ungerer 和Schimid认为,小的物体、移动的物体及具有完形特征的物体倾向于作图形,反之则是背景。总之,图形是凸显出来的事物,是关注的焦点,是容易识别的事物,与之相对,背景是凸显焦点事物的参照点。[5] 我们认为,图1的齐白石画作中,“水”的空符号对“虾”所起到这种帮衬、烘托的作用实际上就是认知语言学图形-背景理论(Figure?Ground Theory)中的背景,因為在认知语言学的视野中,图形是观察者注意的焦点,是得到凸显的事物,背景则是观察者聚焦事物起到衬托作用的背景。 Talmy基于空间关系的图形-背景分离表对何为图形与背景作了基本的定位,[6]如表1。 因此,在诗歌“Slowly”中,第一节与第二节的图形与背景显然如下:Heavy is my heart与Dark are thine eyes属于静态的心性沉重与眼神的黯然;Ere the sun rise描写时间,但这个时间还未到来,属于在场景或意识上的未来,这也是一个背景。因此,在上述的这些背景之中,“Thou and I must part”这个诗句中的动作“part(别离)”作为图形得以凸显。但我们的分析并非仅至此为止。请看下例: The book is inside the drawer of the table in the house. 显然,此句中的the book是图形,the drawer of the table in the house是背景,为the book提供地点参照信息。但本例中作为背景参照物的表达空间与时间的词语本身内部还可再细分为下一级图形和背景:the house是the drawer of the table的地点背景; the table又可作为the drawer的地点背景。其图形-背景结构如下。 原句:the book is(图形)→ inside the drawer of the table in the house(背景) 一级细分:the drawer of the table(图形)→in the house(背景) 二级细分:the drawer (图形)→ of the table(背景) 但当“Slowly”这首诗的八个诗行以a,b,c,d—d,c,b,a的波浪形姿态往前推进的时候,诗歌的第一节与第二节之间的“空格”即“空符号”,作为全诗的更大的背景,从认知的角度来分析,就具有与众不同的意义。因此,“Slowly”这首诗的图形-背景结构如下。 原句:Thou and I must part(图形)→Dark are thine eyes, Heavy is my heart, Ere the sun rise(两节之间的)空符号(背景) 一级细分:Ere the sun rise(图形)→(两节之间的)空符号(背景) 二级细分:Dark are thine eyes, Heavy is my heart(图形)→ Ere the sun rise(背景) 从以上的分析可知,位于“Slowly”这首诗两节之间的空符号部分,作为一个更大的背景和动力,推动了全诗呈波浪形态发展,达到意境的高潮。 实际上,我们可以用以下方法反复吟诵这首低沉幽怨的爱情离别诗。第一节:Heavy is my heart(我的心情悲戚), Dark are thine eyes(你的眼神忧郁),Thou and I must part(你我必须别离), Ere the sun rise(早于日出之时)。读者读完诗歌第一节最后一句“Ere the sun rise”的时候,趁着两节之间的空白,刚叹了口气,为这对相爱的情侣即将分手而心痛惋惜之时,只稍过了几秒钟,于是接着往下读第二节,但起首又是“Ere the sun rise”,这一句带给我们的震撼远远超乎想象。英文原诗作者这里看似毫不经意地把“Ere the sun rise”“原封不动”地在第二节首句又重复了一遍,但真的就是“原封不动”吗?不!此时,距离我们吟诵第一节前一句“Ere the sun rise”可能只过去了“两秒钟”,但正是这“两秒钟”,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让我们回到一个多世纪前那个heavy and dark(既悲戚又忧郁)的夜晚,看到既生动又壮丽的爱情场景:时间又流逝了几秒钟,距离the sun rise那个必须分手的时间临界点愈来愈近了,天将破晓,分手在即……其内容实质,正好就是下一句所要表达的Thou and I must part(你我必须别离)的催逼。于是,让我再看你一眼,但只见下一诗行中的情人:Dark are thine eyes(你的眼神依旧忧郁,但随着时间的紧迫显然是更加忧郁)。紧接下来的诗行:Heavy is my heart我的心绪沉郁不堪,但此时(已进展到第二节)已非彼时(第一节)的情形,所剩时间更少,也更为紧迫,双方的心情则更为沉郁无助……但即将分手的事实终归是事实,于是就有了标题所示的诗眼——Slowly。读者可感受到作者想表达的“时光啊,且慢,让我和恋人多待一会儿吧”情绪。 也就是说,“Slowly”全诗是一个随着时空动态推进的过程,不仅仅是如有的学者所理解的“这(离别)画面伴随着诗歌的节奏一会儿自上而下徐徐展开,一会儿又自下而上慢慢升起” [7]这种完全机械重复的展示,因为这种理解只是体现了(情人别离)情境由上至下展开和由下至上卷起这两个反方向的、并无其他实质内涵的机械又呆滞的重复。这样的理解漠视了时间的线性、不可逆的流动性,致使上述那幅诗歌画卷的内涵因这种单纯、机械反方向的重复运动的诠释而深刻性递减。因为,“自上而下(第一节)展开和自下而上卷起(第二节)”这样的平面静态理解,无异于1+1=2这种简单的叠加。而我们在这里所理解的诗歌原文在第一节与第二节所呈现的是一个层递的复合关系(1+1>2)和不可逆的动态时空推进过程。全诗共有八行,从表面上看,第一节的四行在第二节中出现一字不差的重复,若仔细分析,其中真正的线性序列的重复只发生在这八句诗中的核心位置——第四行(第一节尾句)与第五行(第二节首句)的“Ere the sun rise”。这两行诗因时差的推进而导致事态严重性、紧迫性的加剧,从而呈现出历时性且不可逆的递进态势。因此,全诗第二节并非只是第一节自下而上的简单机械重复或再次机械反卷。诚如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所言“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8]也就是说,当我们读完第一节诗再去读第二节诗的时候,表面看似所有的诗行都重复了或反卷了一遍,但实际上已经不再是“同一条河流”。 更具体的分析是,如果把“Ere the sun rise”这行诗看作是一条河流的话,我们在第二节诗首行(犹如第二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中所读到的“Ere the sun rise”,早已經不是在第一节诗尾行中所读到的“Ere the sun rise”了。尽管诗句中所有的单词毫无变化,但是,两行诗之间的“空符号”部分,并非只是普通的“空格”或“空白”而毫无意义。相反,这个“空格”或“空白”意味着“时光的流动”,时过而境迁,the sun rise那个时间临界点在不断地逼近,读者在读第二节诗的时候,心弦必然绷得更紧,而男女主角的眼神更为忧郁,两颗心也将更加归于沉寂。于是双方都希望时光的脚步慢些,再慢些…… 三、结语 英国著名女诗人玛丽·柯勒律治的形体诗“Slowly”问世一个多世纪以来,其精巧的形体排列和细腻的表达,吸引了不少学者展开见仁见智的学术探讨。本文以认知语言学的图形-背景理论(Figure?Ground Theory),以及得到国际符号学界承认的“空符号”理论为交叉视角,从跨学科的角度对“Slowly”一诗作全新的诠释。本文以上述视角对“Slowly”的分析试图论证,“空符号”不仅存在,且在特定的符号组合中(如诗歌意境中)具有特殊的、赋有鲜活生命力的认知意义。 [ 参 考 文 献 ] [1] [2] [7] 张传彪.诗笔·译笔·钝笔——英汉语翻译与比较纵谈[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30-38. [3] [4] 韦世林.空符号论[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8-99. [5] UNGERER. F,SCHMID H J.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8:164; 260. [6] TALMY L. 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 Vol. I & II [M]. Cambridge,Mass: MIT Press,2000:183. [8] 邓晓芒.古希腊罗马哲学讲演录[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24-25. [责任编辑:黄 晓]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