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议“互联网+”时代下如何激发小学作文教学活力 |
范文 | 谈春怡 摘 要:互联网时代正以其独有的方式推动着教育变革。“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写作情境,建设师生互动的立体平台,构建自主修改的开放空间,并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写作热情,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本文探讨了将互联网与小学作文教学相融合的一些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 小学作文;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4?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8-079-001 如今,“互联网+”已经无孔不入地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在教育行业的应用也十分广泛。小学习作教学中,教师常常觉得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和心血,但是学生的作文依旧写的“驴唇不对马嘴”。而互联网+时代则为小学生的作文学习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要转变教学观念,不断尝试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互联网,丰富学生写作素材,开拓学生写作思维,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写作方法,让作文教学效率倍增。 一、广泛阅读互联网信息,学生写作素材更丰富 写作文必须言之有物,下笔才能胸有成竹。可现实是学生们常常不知道应该写什么,很多学生提笔无从下手,冥思苦想、抓耳挠腮,而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状况,绝大部分原因都是因为自身积累的写作素材不够。而在互联网+时代下,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写作水平及困难之后,可以利用互联网针对性地给学生推荐优秀的教育网站,让学生在专业的网站上大量阅读寻找写作灵感,并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兴趣。而通过对互联网的利用,学生可以在网上观看当前的社会热点视频,了解最新时事,学习最新的语言和词汇,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从海量信息里挖掘出对自己写作有用的素材,积累名言警句,揣摩各种表达方式,而且学生在选择网站,选择阅读内容的同时,不仅提高了自学能力,也开阔了知识面,写作思路会逐渐被打开。 二、利用信息技术创建写作情境,提高教学效率 兴趣是小学生学习的第一动力,也是最高效的学习方法。传统作文教学中,学生作文的表达都在教师的掌控之中,写出的作文缺乏个性化表达。互联网+时代,教师可以利用信息网络给学生创设写作情境,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到写作中,激发写作兴趣。在学习苏教版小学语文课程中,第三单元的习作为写一篇关于介绍端午节的作文。虽然大多数学生对端午节这个节日都比较熟悉,但每个人对端午节的了解程度却各有不同。为此,教师可以通过PPT以及相关视频、影像资料让学生更为深入的了解端午节。如通过PPT告诉同学们端午节还被称之为“五月节、龙舟节”等,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忧国忧民的大诗人屈原而立。还可以通过视频将各个地区“赛龙舟、吃粽子”的场景播放出来,让学生感受到端午节的热烈气氛。通过这样的写作情景创建,学生在写文章的时候就会涌现出更多的思想火花,抒发更为真实的情感。 三、利用互联网技术,架设师生习作互动立体平台 传统习作教学,师生互动是有限的。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学生的“动”也是被动的。但教师巧妙运用互联网技术,师生习作课的互动就不会局限于课内的互动,还拓展到了课前、课后,这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课前,将习作话题通过QQ、微信、校讯通、班级网站论坛等多种形式抛出去,让学生在习作前围绕习作要求,展开素材搜集和讨论。学生有了自主权,提高了兴趣,“抓耳饶腮”的现象就减少了。有了课前的互动,课上的互动就显得更加主动与自然。课堂上,学生学习的方式更为开放自主,学生根据各人情况,自带ipad等移动设备,利用互联网,访问和共享习作相关信息。学生通过搜索引擎、班级习作论坛,多渠道、多维度与同学之间,与老师之间,与移动设备之间,产生深层互动,让教师完成“助教”到“助学”的角色转变。课后,一定有很多教学环节值得反思和改进,这就需要“乘胜追击”。教师可将习作评改后,遴选典型,发表主题帖,组织学生自改与互改。这样课堂的互动不仅是动态、开放的,而且是连续、完整的。 四、建立优秀作文资源库,让学生阅读更多范文 在信息匮乏的时代,作文教学中,学生只能阅读一两篇教师推荐的写作范文,资源的稀少注定满足不了多样化的写作需求,写作方法和技巧也很单一。互联网+背景下,网络教学资源可以便捷获取,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筛选出适合学生参考的大量范文,并建立适合学生学习水平的优秀作文资源库。这样,学生在学习时可以参考不同风格的作文表达方式,集大家智慧于一身,汲取有益成分,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最后写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文章。比如在《观察日记》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在网络上搜索优秀的小学生观察日记,让学生先观摩优秀习作,学习写作顺序和技巧,然后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日记写作,这样学生写作时就会有一定的章法可依,避免写作时的茫然。 五、有效运用互联网技术,强化教师作文评改 传统的作文评改方式都是教师在学生的作文本上用红笔进行标注、修改,然后下发给学生们,让学生自行观看和改正。教师会针对学生在作文中容易出现的共有问题罗列到黑板上,进行重点强调和指正。但是这种评改效果却并不好,学生难以真正重视自己作文中存在的问题。而教师如果通过互联网技术进行学生作文评改,则可以改善这一问题。通过“互联网+”实施评改,学生可有效利用有关的论坛,邀请全班同学对自身的作品予以评改。在互评时,能够自由地在论坛表达个人意见,教师也是其中的参与者、引领者和调节者。学生不但能够对他人的作品表达意见,同时还可予以修改,而后将修改的意见发送给有关作者。这样的修改模式不但为学生阐释个人意见奠定了基础,同时还有助于获得一系列的有益意见。 “互联网+”背景下,信息网络的运用给作文教学提供了无限可能,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作文教学形式,为学生创造无限的学习空间,重新认识作文过程,激发习作兴趣,不再畏惧作文,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及綜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吴何生.“互联网+”背景下小学作文评改模式的建构[J]语文知识,2016,14:36-38 [2]李燕芬.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个性化作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情报探索,2008. [3]李碧英.信息技术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J]软件导刊,200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