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
范文 | 徐明光 新课改下英语阅读内容更加具有时代气息与人文精神,也更加丰富多样,新的教育理念下对高中的英语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英语教师落实好《英语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并以此指导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语言的学习离不开大量文本的阅读,阅读能有效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沟通世界的桥梁,拓展视野的窗口。在新课改理念下,英语教师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在新的教育环境下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1. 应用语篇整体教学模式 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以字句的逐次分析与紧抓语法的教学方式为主,导致学生在英语的阅读中出现各种问题。比如学生对字典形成依赖心理,不管熟悉不熟悉字词,都要查一下字典;学生能准确说出每一个词的意思与用法,但不明白句子的应用;把句子或段落打乱,学生找不到其中的关联;对于文章中意思婉转表达的情况无所适从。因而阅读教学中语篇整体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将词放在具体的句子中,将句子放在段落中,将段落放在语篇中,将所有知识点串联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网络,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明白作者行文的心理,进而达到提高学生语言运用意识的目的。 具体应用于教学活动,教师要从语篇中段落之间的关联与承接方式引导学生对语篇层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进而利用段落之间的关系解读语篇。重视句子教学的同时把握好语篇教学,达到宏观与微观的统一。在课堂教学中要把语篇的层次结构讲解清楚,以达到学生理解行文的内在规律,将语篇看作整体阅读,让学生理清逻辑关系,以便更好地理解文意。 2. 培养文化背景意识 语言本身就是对特定地域环境下人文风情的反映,包含有特定的文化信息。新课改的教材设置也注重体现英语使用国家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地理等,包罗万象又富有时代气息,英语阅读是英语综合能力应用的过程,如果对当地的文化与风俗认识不足,就算阅读本身没有障碍,也不知道文本究竟在表达什么,影响对文本的理解。因而英语的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文化背景意识,对当地人文风情的介绍有利于学生理解语篇的意思,也有助于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阅读不仅是对于文本意思的贯通,更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观察世界的平台。阅读不仅是语言的积累与应用水平的提升,更是学生扩大视野的窗口,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学习不同的地域风情与文化内涵,让学生以全新的视角认识世界。 3. 结合多种阅读方式 新课改下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凸现出来,学生个体能力的发展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针对不同的文本采取灵活多样的阅读方式,才能提高阅读的效率,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略读,略读是为了对文本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而进行快速浏览,找出关键词、句与段,以达到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尽可能多的有用信息的目标;查读,查读的目的是在短时间内寻求特定的信息,与略读不同的是,查读要求教师首先给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在文本中进行查找,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寻找文章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与事件等,学生经过查找后给出答案;细读,在对文本有了大概的印象后就要进行细读,即为了理解文意详细阅读,遇到不认识的词要根据上下文揣摩,摆脱对字典的依赖,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研读,对文本进行多次阅读思考,理解行文的内在逻辑性与内在涵义,表达阅读体验,以活跃学生的思想,培养创新精神。 4. 重视阅读后的活动 新课改注重体验式教学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文本阅读后的活动中,改变传统教育阅读流于形式的弊端。学生在完成文本的阅读后,需要相应的活动将阅读体验反馈出来,既可以让学生对阅读方法技巧、文意逻辑进行掌握巩固,也利于教师对阅读效果检查,以便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语言的学习离不开大量文本的阅读,课本所选文章难免有所不足,所以课外的阅读扩展同样重要,通过大量阅读可以完成词语的积累,语言知识的巩固,锻炼学生的阅读技能。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与课文相关或相近的文章,进一步巩固课堂教学的效果。 5. 结语 提高英语阅读能力,不仅关乎应试教育环境下学生考试成绩的提高,也是新课改对学生阅读提出的要求。能力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师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运用语篇整体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文化背景意识,更要注重阅读方法技巧的训练与阅读体验的积累,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让英语阅读成为学生了解世界的平台。 参考文献 潘艳荣. 浅谈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J]. 教学与研究, 2014(05). (作者单位:山东省平度市经济开发区高级中学)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