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依托科研训练项目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范文

    【摘要】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简称SRTP)是本科实践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本文从分析江西科技师范大学SRTP项目实施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其成效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以期进一步提升我校大学生科研训练的效果、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关键词】大学生;科研训练;创新;实践

    【作者简介】胡红霞(1978-),江西南昌人,汉族,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英美文学。

    【基金项目】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7年校级教改一般项目《依托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培养研究》,项目编号:JGYB-17-78-75。

    如今,科技信息飞速发展,现代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能否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直接关系到国家科技进步及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由此,许多国内高校都将培养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课堂上基础理论知识的讲授,更离不开课外严格的科研、实践能力的训练。多年的实践证明,开展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是改革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举措、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分析了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现阶段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依托这一项目提升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高素质人才。

    一、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简介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主要是各高校通过设立创新基金,采用大学生自主申报的方式来给予资金支持,以鼓励在校大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科研项目的研究,让他们积极参与科研,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索。这一计划在国内外高校已经实施了很长一段时间。早在196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就已经提出并且实施这一计划。当时,这项计划命名为“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The 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ies Program),旨在支持和鼓励具有一定专业基础的本科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随后,许多西方高校竞相效仿。该项目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国外已经形成较为完整和系统的运行体系。1995年,清华大学率先在我国提出“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并在第二年开始实施。自此,国内高校也逐步筹建大学生科研训练平台并推出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簡称SRTP。

    SRTP项目是培养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有效形式和重要途径。目前已成为国内外普遍认同的一种人才培养方式。它充分利用高校的科研资源和科研条件,发挥教师和研究人员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为学有余力的大学生提供直接参与科学研究的机会,让学生以实践研究的方式进行学习,培养其科研素养、启发其创新意识,从而提高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这种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培养方式,为学生的创新和开拓能力的施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二、我校实施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的现状分析

    在借鉴国内高校实施经验的基础上,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自2006年开始启动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迄今已有13年的历史。该项目一般由院校两级组织机构负责具体实施。学校教务处总体规划和统筹安排,各学院由教学院长牵头组成科研小组具体负责学生科研项目的遴选、监督、评价、审核和验收工作。我校领导一直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将它作为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建设项目之一,并与其他教改项目紧密结合,努力探索出一套适合我校人才培养目标、模式和方案的大学生创新能力训练体系。2019年,教务处又将该项目细分为“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和“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以鼓励和推动大学生的科研和实践创新。

    1.项目实施状况分析。为了解我校SRTP项目的实施状况和效果,本组成员在问卷星平台上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问卷中设置了15个测试问题。我们邀请了52名来自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各个专业的项目参与者填写了问卷,问卷有效率100%。这些问卷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第一手数据。从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大多数参与者对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的实施效果持肯定态度,他们普遍认为参与这个项目对自己是十分有益的,以下是我们从问卷中提炼出来的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收获:

    (1)通过项目研究,学生了解了科研项目从选题-查找文献资料-开题-撰写研究论文-修改论文-投稿-发表-结题的整个流程;

    (2)学生初步学习了一些科研论文的写作方法和格式要求;

    (3)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提升了他们的科研兴趣和能力;

    (4)由于项目研究一般是团队合作完成,学生锻炼了自己的协作、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5)锻炼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他们的写作能力有所提高,实践创新能力也获得较大的提升;

    (6)学生积累了一些科研经验,为他们后期申请国内、外大学读研和后续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帮助很大。

    综上分析,13年来,我校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大多数参与者反馈良好。目前,我校各级各类科研训练项目的有效宣传和开展,对提升大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创新意识起到了很好地引领和推动作用,使得参加的人数越来越多,参加的科研种类和实践活动内容越来越丰富,学生的学术视野和科研素养越来越高,毕业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青睐。

    2.项目实施仍然存在的问题。虽然,我校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目前仍然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有待解决:

    (1)多年来,我校院级项目的研究经费是800元左右,校级项目的研究经费是1500元左右,省级课题的研究经费是2000-5000元,国家级项目的研究经费是1万元。据问卷结果显示,超过三分之一的项目参与者认为他们的研究经费不足,无法支撑项目的研究工作。根据调查,上知网的普通刊物两个版面的版面费是1000-1500元,因此,我校院级和校级项目的研究经费明显不足;

    (2)本组成员均亲自指导过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根据我们的观察发现,学生的项目在获得批准后,大部分学生并未立即开展项目研究工作,指导老师必须反复催促、提醒,学生才会慢慢开展工作。虽然最后大多数项目都能结题,但大多数参与者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甚至有些学生虎头蛇尾,导致项目终止。

    三、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有效策略

    针对目前该项目实施存在的问题,本组成员提出了一些解决策略和应对方法,以期进一步提升我校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的实施效果。

    1.指导教师应加强对SRTP学生的指导和监督。大多数本科生习惯了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被动学习,他们主动做科研的意识较为薄弱,且缺乏一定的科研知识储备,因而,科学研究和学术对他们来说是一件陌生而遥远的事情。即使是一些积极参与科研、对科研抱有一定热情的同学,也缺乏对科研持之以恒的研究精神和严谨、钻研的治学态度。如果他们在项目研究过程中遭遇各种问题,如:研究方法、问卷设计、数据收集、分析等,就无法保持研究热情,甚至选择逃避、消极怠工或放弃,使得研究停滞不前,敷衍了事,甚至不了了之,导致项目延期或终止,使科研训练效果大打折扣。

    鉴于此,指导教师从项目立项之初,就应该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监督。教师可预先告知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然后与学生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可使学生在遇到实际问题而退缩之前就了解到科研工作的本质。本科生的自控力普遍较差,指导教师需要时时关注他们的研究进展、发现他们的问题并及时给出建议。这一过程教师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可以保证科研训练项目获得预期的效果。

    2.加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一般高校的科研训练项目都是以团队为基本单位进行的,这就涉及学生之间合理地分工与协作,取长补短,互相学习。教师应鼓励学生认识到合理分工能提高项目研究的效率。当项目研究遭遇困难和阻力的时候,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来讨论和解决问题,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团队的力量远远大于个人的力量。因而,科研训练项目除了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科研素养,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团队意识和人际沟通能力,这对于他们日后走上工作岗位极其有益。团队协作还体现在高年级学生指导低年级学生,以传、帮、带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科研热情,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3.学校应适当增加资金投入,加大支持力度。根据我们的问卷调查,34.62%的参与者反映他们的项目经费明显不足。1500元以下的研究经费无法支撑项目的研究。经费不足就会打击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积极性。因而,我们认为学校应加大支持力度,增加资金投入。而学校也认识到了这一问题并积极整改。2019年,我校教務处对院、校级项目经费进行了较大幅度地调整,院级和校级经费均提高到了2000元,基本可以满足学生需求。

    四、结束语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在当今充满竞争与挑战的环境下,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已成为当务之急。高校应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科研训练计划项目以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以及应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我们对一些读研或参加工作学生的调查发现,参与过科研项目的学生一般都能较快地适应新环境、创新实践能力较为突出。

    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科研创新意识,学校应尽量让每个参与者都能得到科研训练的机会,了解科研、喜爱科研、熟悉科研,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动手能力和高度的责任心,从而迈出科学研究的第一步。

    参考文献:

    [1]韩曙.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6(05).

    [2]韩雪蕾,李建新,林峰.高校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浅析[J].科教导刊,2014(07).

    [3]蒋玉想.利用科研训练平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J].科学技术创新,2014(15).

    [4]杨胜香,郗玉松.科研实践训练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高教论坛,2015(09).

    [5]赵婷,周典等.基于“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的科研训练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J].中国校医,2013(08).

    [6]张朝磊,杨芳.通过SRTP培养大学生科研素养与创新能力的探索[J].中国冶金教育,2016(04).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5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