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范文

    唐纬 周莉

    【摘要】本文针对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展开深入研究,分析导致大学英语教学中出现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原因,探索其主要影响因素;之后,以实现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有效解决、促进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全面渗透为目的,分別提出三点有效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英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

    【作者简介】唐纬(1982.09-),女,汉族,广西桂林人,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英文翻译,中西方跨文化传播比较研究;周莉(1971.11-),女,汉族,广西贺州人,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研究方向:文学学士。

    【基金项目】2019年度校级课题:《中国文化》课程思政,课题编号:JG201905。项目负责人:周莉。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指的是:高校英语教材中中国文化内容欠缺,导致学生在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流时,能够流利地表述西方文化,却难以表述与中国文化相关的内容。目前,我国大部分大学英语专业教学由于受到一些因素影响,导致中国文化在英语教学中出现失语现象,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及教学成效的提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改善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失语现象,是相关高校与专业教师应加以重视的问题。

    一、 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原因分析

    1.大学生普遍缺少对中国文化知识的积累。根据相关研究表明,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高校英语专业教学质量因受生源多元化发展所影响,生源质量难以获得保障,很多高校大学生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存在的差异性较大,所具备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还有部分高校大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时,并没有意识到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以及在全球化格局下中外交流广度与深度不断延伸的发展趋势,导致其自身所具备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薄弱,对中西文化的差异和中西文化的融合更是显得力不从心。因而,大学生对跨文化交际中中国文化的忽视与不重视,更是直接导致大学英语教学中出现中国文化失语现象。虽然有个别高校在构建大学英语专业教学体系及师资队伍,在办学过程中倡导中外英语教师合作授课,其出发点是为让学生在学习大学英语专业知识时,能够更好地体会两种不同文化的魅力,提高学生对英语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实现学生深度学习,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我国大部分高校大学生对于母语文化始终是比较陌生的,他们普遍缺少对中国文化知识的积累,自身所具备的文化体系也比较匮乏,这导致大学英语专业跨文化交际活动难以顺畅进行。

    2.大学英语教师对中国文化知识的课堂引导不到位。我国大部分大学英语专业教师因受教学压力与人才培养压力等多方面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普遍会以培养学生英语口语能力、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及理论知识的培养等为核心任务,深入钻研其人才培养方法,而忽略了对中国文化知识的深入挖掘与合理利用,使其在教学中普遍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现象。而大学英语专业教师存在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教学成效,导致其在教学中对学生的中国文化知识引导与教学内容拓展不够丰富和深入,从而难以发挥其真正作用与价值。还有在少数大学英语教学中,专业教师因自身对中国文化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对于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转换也并不理想,所以使其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对于学生所提出的中国文化翻译问题,如“糖醋排骨”怎样用英语来表达等,通常会忽视,做不到真正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所以,大学英语专业教师应如何提高自身的中国文化素养,加强中国文化知识在课堂中的引导,是克服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促进两种文化有效融合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大学英语专业教师应加以重视的问题。

    3. 大学英语教材缺少中国文化素材的融入。大学英语教材是学生认识中西方文化的重要媒介之一,学生能够通过教材内容的讲解深入了解到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及价值意义。但我国现行的高校大学英语教材内容,却极少会涉及或基本没涉及中国文化,普遍以西方英语文化为主。比如,《新起点大学英语教程》(修订版)、《实用综合教程》(第二版)等,这些大学英语教材的编写普遍比较注重语言与文化的结合,若是不考虑到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存在,那么这些都是很不错的教材,对于学生的发展也有较高的帮助。但是,由于现阶段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愈发严重,而这些教材又并未将中国文化作为教材素材融入教材当中,在教学参考书提供的背景材料里,也仅设有与课文相关的西方英语文化介绍,并未拓展中国文化内容。所以,大学英语教材不仅无法为英语专业教师提供丰富的中国文化素材进行整合教学,同时还会成为英语专业教师开展中国文化教育的束缚,若是英语专业教师不能跳出教材中的束缚,那么学生所接受的文化知识内容就是单一的西方语言文化,对于中国文化却只能含糊其词,难以掌握正确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方式,故而形成了中国文化失语现象。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应对措施

    1.加强大学英语教师文化素养培训,提高其对中国文化的重视。首先,可积极引导大学英语专业教师多参加一些除了教学技能研讨类培训活动外的,与中国文化相关的培训活动,如茶艺、书法、太极拳等,通过参与此类培训活动来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同时,相关高校还应定期组织本校英语专业教师到相关中国文化企业单位进行参观学习和参与企业战略部署等,通过深入中国文化企业,直观地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及在市场发展中的重要性和价值意义,了解现阶段的社会企业对富有丰富文化素养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以及重视程度,以此来提高大学英语专业教师对中国文化的重视力度,提高其将中国文化渗透到英语教学活动中的意识。除此之外,高校还可以通过引进一批中国文化专业人才队伍与相关文化学者,定期到校内为大学英语专业教师进行培训,为其传授更多利于传播中国文化的教育方式及实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文化的路径,并通过为大学英语专业教师引荐更多英文版本的中国文化读本及中国古典书籍,来提高大学英语专业教师中国文化素养与英语表达能力,从而使其能在英语教学中向学生传授更多的中国文化知识,从而有效地解决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

    2.整合大学英语教学素材内容,融合中西文化教学资源。大学英语教材作为英语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的设置决定着大学英语教学方向及教学成效,同时也是解决中国文化失語现象的根源所在。所以,相关高校应重视对大学英语教学素材内容的整合与修订,积极在教材内容中渗透中国文化素材,实现中西文化教学资源的有效融合,为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解决与完善提供强而有力的支持和保障。首先,相关高校可通过深入挖掘蕴含中国文化题材的已出版外语教材,将其作为本校英语教学素材内容的整合方向与路途之一,如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发行的《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1–4》(第三版),就是很好的一本英语教材,其中不仅结合四六级考试中的汉译英翻译题型,同时还重选取一些关于中国文化的题材,从Book2便可以看出,其中至少有八个单元分别涉及中国书法(calligraphy)、丝绸之路(the Silk Road)和七夕节(the Qixi Festival)等,都是紧扣中国文化的教学素材。将其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中,作为英语教材特色拓展素材,则有助于实现中西文化教学资源的有效融合,深化师生对中国文化的认识与理解。除了在英语教学素材中融合中国文化素材,还可通过实施地添加最新报刊信息,如《China Daily》等英语报刊中与中国文化有关的文章等,为学生搭建起英语语言与中西文化结合的桥梁,促使其主动地学习中国文化知识,成为积极的语言使用者,让学生愿意说中国文化、敢于说中国文化。

    3.在校园文化中渗透中国文化,帮助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改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还可从校园文化的建设方面着手,通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中国文化,为学生营造富有中国文化气息的校园生活环境,使学生在这种富有浓厚中国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形成中国文化体系,加强对中国文化的认识,了解其文化价值与深刻含义,进而坚定其自身文化自信。比如,相关高校可在校园内设置中国文化宣传栏、宣传板报、横幅标语等,加深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然后可适当借助校园网站、广播室、媒体资源等制作中国文化第二课堂,如《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国家宝藏》等,通过组织此类文化活动丰富第二课堂,提高学生参与中国文化交流活动的积极性。其次,相关高校还应定期组织大学,举办英语跨文化交流活动,通过在英语跨文化交流活动中与外国友人与国内文学家之间的交流,来深化对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理解和认识,以此来培养大学生能够使用目的语准确、流畅地表达母语文化内容的能力。此外,相关高校还应借助互联网平台,建立中外文化交流平台,以开放性、共享性与自由性的管理模式,鼓励我国大学生、外国友人、中国文学家等入驻此平台,通过实名制注册账号,在平台中进行自由交流与互动,引导学生利用此平台中的多元文化资源,主动与他人学习中国文化相关的英语表达形式,以此来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与改善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失语现象。

    三、结语

    总之,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解决与改善,可通过在校园文化中渗透中国文化,帮助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加强大学英语教师文化素养培训,提高其对中国文化的重视和整合大学英语教学素材内容,融合中西文化教学资源等三方面来实现,不仅有助于改善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以促进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段传铬,汪艳辉,傅婵妮.“中国文化失语”现象调研及对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启示——以湖南科技大学英语专业为例[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11(06):60-64.

    [2]魏晓红.“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与大学英语课堂改革[C].外语教育与翻译发展创新研究(第七卷).四川西部文献编译研究中心, 2018:29-31.

    [3]张琨,孙胜海.“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对大学英语教材编写的启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28(07):105-107.

    [4]朱琼莉.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研究述评[C].中国跨文化交际学会、国际跨文化交际学会、美国中华传播研究学会.第十届中国跨文化交际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跨文化交际学会、国际跨文化交际学会、美国中华传播研究学会:海南省翻译协会,2013:1499-1507.

    [5]李娅琳.我国外语教学中本土文化失语现象分析[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7(04):108-11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3: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