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谈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如何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范文

    吴永忠

    摘? 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他们独立思考,提升他们的学习动力,在快乐体验中积极投入数学教学活动,推动教学的高效开展。本文立足于小学数学教学角度,分析了小学数学学习中让学生快乐学习的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数学;快乐学习;课堂教学

    一、精心组织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教学“规律”这节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欢快的节奏寻找其中的规律,在唱歌的时候可以巧妙地设置一些动作与节奏,促使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下快乐地学习。这样不但能够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性,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在学习乘法这节数学知识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编写趣味十足的顺口溜。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可利用“上山打老虎”的歌曲——一只老虎两只眼四条腿等,以此延伸歌曲的含义,在歌词中融入乘法口诀,促使学生在游戏中更快、更准确地掌握乘法法则,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二、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忱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基础知识点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结台起来,突出重点,并强调课后复习和预习的作用以及课后指导的意义。对于不同的知识点,教师应运用与之对应的教学手段。如此一来,知识掌握牢固的学生能够深化对已学知识的认识,而学习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也可以渐渐理解换算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

    三、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新课程改革明确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合适的情境帮助学生在情境中掌握知识。对于小学数学课堂而言,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创设贴近实际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与记忆,推进课堂教学的生活化。

    例如教师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一课时,可以创设一些相关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余数”的含义。可以准备60个鸡腿,让学生充当小小打饭员,在保证公平的情况下,给班里的28个同学轮流发鸡腿,每人发了2个之后,还剩下4个。此时,可以提问同学们“一共有多少个鸡腿?”“我们班一共有多少人?”“每人分得几个鸡腿?”“还剩下几个鸡腿?”在这样的情境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答案列出“60+28=2余4”的算式,让学生在切实的生活情境中加深对余数的认识,掌握相关的计算方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在快乐体验中展开学习,可以有效提升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在思维活跃的情况下进行深入思考,有利于促进教学活动深入开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立足于教材内容,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在充足的探索空间中深入理解数学知识,提升探究能力,在学习中收获快乐,从而推动小学数学多样化教学的高效开展。

    参考文献:

    [1]曹鹏,符方健,郑春雨,等. 营造快乐和谐的数学课堂氛围——海口市小学数学课程调研报告[J]. 教育教学论坛,2013(32):80-81.

    [2]沈书平. 激活课堂 诱发兴趣——小学数学快乐教学浅谈[J]. 决策探索(下半月),2013(04):47.

    (責任编辑:陈华康)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2: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