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乡村留守初中生开展“家庭化学小实验”的成效分析 |
范文 | 窦成丽 摘要:2018年10月我有幸参加了仪征市刘集中学俞桂飞老师主持的扬州市级课题《乡村留守初中生开展“家庭化学小实验”的策略研究》.经过前期的积极准备,现已顺利开题.研究了一段时间之后我觉得该课题选题贴近我们乡村初中的化学教学实际.我校化学组的老师带领学生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关键词:留守?家庭?成效分析 课题主持人俞老师任教于仪征市刘集中学,这是一所典型的地理位置特殊、地处农村的学校.而我校地处仪征市西北部,與安徽省接壤,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初中.参与该课题伊始我就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交流和学习的机会.我校化学成绩一直处于仪征市中游水平,一直想有所突破.借助本课题的实施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也可以提高教师的核心素养.事实证明:针对留守初中生实施家庭化学小实验的路径、方法以及存在的困惑等方面开展的研究逐步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也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下面我从四个方面阐述. 一、通过此项研究,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乡村中学的学生不同于城里学生,他们学习化学仅仅局限于教师的讲解以及有限的电视、网络等途径,他们的认知水平远远赶不上城里学生.城里学生汲取化学知识的途径很多,比如有的中学上化学课人手一个平板电脑,学生可以自己搜索自己感兴趣的化学知识;有的学生很小的时候就参加一些培训,例如机器人培训;还有的学生父母都是高学历的,甚至本身就是学习化学的,在他们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给他灌输一些化学最基本的常识知识,等等.参与该课题研究之后,我每周二下午第三节课都安排一节“家庭化学小实验”反馈课.我班的学生在反馈课上都参与度很高.比如有一节反馈课的主题是“如何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课前一周我就让学生回家利用周末时间完成该实验.该家庭化学小实验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在家里寻找一种能除去水垢的试剂.这就需要学生要有足够的化学知识储备,根据课上讲的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而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但是家里没有稀盐酸,有的学生自然就会想到寻找家里厨房中的酸性物质是食醋.剩下来就是实验步骤的确定了.有的学生完成得很好,设计了如下步骤:首先,寻找一个含有水垢的暖水瓶,观察水垢的颜色;其次,将约50ml食醋倒入水瓶中,观察现象,充分震荡水瓶,并盖好瓶塞;最后,过半个小时后倒出水瓶中的物质,观察水垢的颜色,并用清水洗涤水瓶,再观察水瓶的底部.通过该实验的探究设计,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二、通过此项研究,深化了化学课堂知识 家庭化学小实验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家里进行简单的、安全的实验,是课堂实验的补充和延伸.化学是一门实验学科,许多实验仅仅依靠课堂演示是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的.教师指定一些家庭小实验,学生可以上网查询操作步骤,也可以上网购买简单的实验器材,还可以在家里寻找可以替代的实验用品.学生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有的可能会通过自己思考解决,有的解决不了的也可以寻求老师的帮助,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仔细思考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的知识.这个过程会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反过来也会促使教师对已经讲授的知识回头再思考.无论对于学生还是老师而言,此项研究都会深化课堂知识.比如有一节反馈课的主题是“利用厨房中的物品来除去铁锈和铜锈”.学生初步接触这个家庭小实验就有点懵,回想老师上课讲的稀盐酸可以除去铁锈和铜锈.问题就变得简单了,只要在厨房里找到一种酸性物质即可.食醋正好满足这个条件.这个家庭小实验就变得简单易行了!通过这样的训练不仅能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水平,也加深了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三、通过此项研究,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留守儿童比较特殊,他们有的父母一方外出打工,有的父母双方均外出打工,他们平时绝大多数时间都是跟爷爷奶奶在一起,由于与父母的沟通很少,缺少关爱,业余时间枯燥,一定程度上使他们在学习上主动性和自觉性不高.通过此项研究使这部分学生的业余时间变得充实,他们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一些化学有关的知识.因为一个家庭小实验的顺利完成需要学生思考实验仪器、实验步骤等.尤其是实验器材的选择,学生会寻找生活中的替代品,甚至可以自制器材.在这个过程中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通过开展乡村留守初中生“家庭化学小实验”的活动,学生对于化学的学习兴趣增加了很多,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生源的流失,增强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袁振国《教育新理念》 教育科学出版社. [2]刘知新《化学教学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