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如何构建高效语文课堂 |
范文 | 朱会云 摘 要:所谓高效课堂,是指以较少的投入,收获较好的效果,简单来说,就是教学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构建高效课堂,教师应该着力从课堂上下功夫,从根本上改变原来那种费时费力却不出效率的状态。从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展开具体论述。 关键词:高效课堂;预习阶段;交流展示;教师点评;扎实训练 新课改实施以来,对高效课堂的追求呼声居高不下,这主要是因为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过分干预,学生压抑个性,导致原来的语文课堂缺乏生机和活力,自然收效不高。而课改之后,我们扭转了原来那种教师为主体、学生唯命是从的不良局面,使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得以深刻体现,所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极大地激发出來,他们能够主动投入学习活动中,对于不懂的知识自己去合作探究,大胆实践,整个课堂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也充分体现出了课改之后语文课堂的高效性。 所谓高效课堂,无非是和传统模式中的低效相对而言。它是指能够以尽量少的时间、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却收获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简单来说,课堂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教师所追求的目标,这种课堂也应该是学生所喜爱的课堂,所以教师应该着力扭转原来的不良作风,采取务实高效的教学办法,从根本上改变高投入、低收获的课堂,改变那种费时费力不讨好的状况。 具体来说,语文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在课堂上引导学生: 一、从课前预习入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新课改提倡的高效课堂,教育我们应该把语文学习延伸到课外。课前可以针对所学文章进行有效预习,结束之后进行及时巩固,这些都是学好语文的办法。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自学,教给他们必要的自学办法,同时在刚开始教授的阶段,教师要做到由扶到放,即最初时,由教师带着学生学习预习的办法,然后教师跟随指导,直到学生能够独立预习为止,让他们熟练掌握所教办法,从而有效提升我们的预习效果,也为打造高效课堂奠定良好的基础。 具体来说,笔者在实际教学中是这样做的:首先,教师在布置学生预习一篇课文时,引导他们疏通文本中的生字词语,扫除阅读过程中的“拦路虎”。接着,借助工具书查阅所圈画出来的不懂的词语,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经验,或请教周围的同学、教师,或者上网进行查找,当理解了文本中的生字新词之后,这时学生对课文文本也有了基本的了解,这时,再次进入文本展开深入阅读,以勾勾画画的方式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独特见解。然后在头脑中简单进行归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呢?并且找出自己没读懂的内容进行勾画做标记,在接下来的学习阶段进行请教或者分析,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二、交流展示阶段,告诉学生分享所得 交流展示阶段是针对学生在自我学习过程中发现自己不懂的地方,小组之间进行切磋交流,先在小组成员之间把自己读书过程中的收获及时向小组成员汇报,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记录反馈,接着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范围内进行汇报交流。我们展示交流的内容非常丰富,可以是自己独特的见解,也可以是自己思考不出来的问题,或者是小组成员思维碰撞之后闪现的新火花,这些都是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广泛交流的,教师要时刻关注每一组成员之间的汇报情况,针对教材中文本的不同类型进行分别指导。当学生能够在小组汇报阶段积极主动地去分享,一定会获得自己更深层次的独特的阅读体验。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课文《二泉映月》时,学生通过小组交流,教师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分享,从而达到几种思想碰撞出新的结论来。有的学生提问非常有思想:为什么阿炳最初跟随师父来到二泉的时候,什么也没有听见呢?那么成年后为什么可以听到那么多丰富的声音?这都是因为什么呢?教师及时对学生提出的新问题、新论点进行鼓励,号召他们读书就要自己深入地读、高效地读,从而收到预设的学习效果。 三、教师点评阶段,力求收获得以升华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教学离不开阅读,争取把书读透、读薄、读得烂熟于心,非常熟练。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深情朗读,从而进行点拨和感悟,即用心去感悟文本中的人物形象,感悟作者使用的艺术语言,感悟字里行间流淌的浓浓情意。此时,教师可以通过营造应景的气氛,把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起来,让他们入情入境,读出应有的感情来,使他们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升华情感,然后和作者达到深层次的共鸣,感悟作者的语言魅力,体会遣词用句的精妙之处。同时,对于一些精彩的部分,我们积极号召学生把它们背诵下来储存在大脑中,从而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和财富。 例如,在教学《二泉映月》时,学生在合作交流阶段,通过提问、研究、共同探讨,明白了阿炳虽然双目失明,但是依然没有泯灭对新生活的向往,同时由于他所处年代的特殊性,导致他没法像我们现在一样生活幸福,他遭受着社会的压迫、阶层的歧视,但即使受到生活的重重打击,他也没有向生活屈服,而是在内心深处发出倔强的呐喊,勇敢地用自己的手指和乐器发声,阐述对生活的别样理解,所以才能够谱写出如此震惊世界的作品。学生通过课堂交流展示,教师的点拨和指导,便能够感悟到字里行间的情感,读起来抑扬顿挫,令人动容。因为文章特别精彩,所以全班学生自发地把它背诵下来了。 四、巩固训练阶段,检查知识有效落实 所谓的巩固阶段,即能够通过切实有用的形式对学生所学内容进行检测,例如出检测题、提问、组织小实践活动等,对学生当堂掌握知识进行巩固,并且结合本班实际,进行拓展训练,从而培养学生的灵活应变能力及举一反三的能力。 总之,只要教师能够明确课堂的几个步骤,进行有效指导,不越权,不代办,相信学生的能力,把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就一定能够打造新课改所倡导的高效课堂,从而有效提升语文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孙宏斌.打造高效课堂时教师的角色定位[J].中学生学习,2012(3). [2]刘海刚.高效课堂所倡导的理念分析[J].课外语文,2014(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