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构成要素及其培育策略
范文

    杨柳

    摘 要: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是学生整个数学生涯的奠基阶段,近年来,随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化,"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了当前教育教学的热点词汇。针对小学数学教师而言,深入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把握其构成要素,积极探索创新性的教学策略,是全面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探讨的中心。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构成要素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主要面对的是6~12岁的儿童,通过数学学习,他们能够对数学学科的方法、语言、思想都有初步的认识和体会。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概念提出已久,其提出的目的是让教师看到除去小学数学课程文本知识教授之外对数学学习的认知、思考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提高的重要价值。其构成要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数学人文

    数学人文强调的是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或动力,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更是原动力。”小学生年龄尚小,自我约束力差,学习兴趣的高低直接影响其学习行为和学习态度,只有学生在数学学习之前抱有好奇心,在学习之中找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才能保证他们在数学学习上的可持续性。

    2.数学意识

    数学知识内容丰富,包括数字运算、空间几何、应用问题解答等,数学意识指的是要努力使学生养成会综合利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实践应用能力。

    3.数学思想

    数学学科是一门工具性学科,数学知识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为其他理科科目学习而服务。数学思想包括抽象、推理和建模三个部分,关注的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思维品质的培养,引导学生在提高数学学习成绩的同时,实现从“考高分”到“会学数学”的突破和改变。

    二、提高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

    1.鼓励学生自主合作,倡导探究式学习

    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被动性突出,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较差。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把握住新课改对小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提高的要求,适当地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给予学生自由,鼓励学生去发现、提问和探究。例如,在圆周率以及圆的周长等相关知识的学习中,教师给学生提供教学工具,让学生亲自动手去测量圆一周的长度,直径、半径等,鼓励学生参照圆周率发现的历史,对照自己动手测量的结果,加深小学生对圆的认识和理解,了解到圆周率的实质,摆脱过去只是死记硬背公式或字母π的含义的学习弊端。同时在学生体会到了动手探究,合作学习对自己学习上的帮助后,会产生更大的探究欲望,加之教师的良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相互讨论的自由和时间都大大增加,其数学自主探究能力得到提高,数学核心素养的提高就会出现事半功倍的良好局面。

    2.加强数学学习和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数学思想

    数学学习与学生的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同时方方面面的知识也渗透了其核心素养,但是很多数学老师却忽视这一点,为了考试分数而向小学生的灌输数学公式、概念等。小学数学教师要从数学学习的生活化特点入手,要知道“教育即生活”的原理,加强生活与课堂数学学习的联系,如连最简单的儿歌《数鸭子》就是数学数字学习相关。此外,数学应用题常常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者学习经历为背景来展开数学问题,由此数学教师应当带领学生一起,从真实生活中去发现和挖掘数学教学资源。例如,在学习“速度”“快慢”等概念时,单纯地让学生记住“速度就是单位时间内的路程”然后直接进行数字运算,导致大部分学生知识理解学习效率低下。教师可以从学生生活入手“同样是从学校到家的距离,骑自行车要25分钟,公交车要15分钟,爸爸开车接你10分钟就足够了。”这样把数学知识生活化,学生对速度的快慢有了更直观、具体的理解,难度大大降低,这种学习经历多了,他们也会慢慢学会举一反三,无形之中,数学意识和数学思想都得到了培养。

    3.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好奇心驱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并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更能有助于他们去思考和推理,达到开发智力、培养数学思想的目的。而创设有趣、吸引力强的学习情境,则能在课堂的第一时间抓住小学生的注意力,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数学课堂学习中。数学活动是孕育小学生核心素養的基地,小学数学教师要设计与儿童身体、年龄、心理特征等相适应的课堂学习情境下与数学活动融为一体。例如,在以“1,2,3,4,6,7,8,9”完成“□+□=□+□=□+□=□+□”等式时,学生对于“平衡”或“等式”的概念薄弱,教师可以以生活中“跷跷板两端保持水平需要两边一样重”,“托盘里的物体一样重天平的指针才不会左右偏移”等情境去引导学生,当学生在经数的认识与想象出来的物体相结合,就能想到“该问题是找出等式关系,而没有相同的数字,则是两数相加和与另外两数之和相等的关系”。这样的情境的创设,能够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励他们从已有的学习生活经验中展开新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进一步思考问题、推理、验证解决方法的有效性,有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从理论向现实情境的迁移,实现知识、技能和情感的三维综合发展。

    综上所述,把握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要素,积极创新教学方法,才是切实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整体水平,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突破之路。

    参考文献:

    [1]于嘉文.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实践研究[D].沈阳大学,2018.

    [2]李奎,马丽君.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建构初探[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7,33(4):36-39.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0:4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