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例谈建模过程对概念生成的作用 |
范文 | 徐丁辉 【摘 要】本文以“DNA分子结构”一节的教学为例,阐述构建模型对于抽象概念的简单化、形象化、具体化的作用,通过讨论模型建构历程,引导学生借助物理模型展开探究,主动构建核心知识。 【关键词】模型建构;DNA分子结构;构建历程 模型作为一种认识手段和思维方式,是科学认识过程中抽象化与具体化的辩证统一。建立模型的过程,是一个思维与行为相统一的过程。在现代生物学研究中经常使用模型方法,通过寻找变量之间的关系,构建模型,然后依据模型进行推导、计算,作出预测。借助模型开展教学,不仅可以将陌生的、非直观的和不确定的事物及思想转换为熟悉的、直观的、确定的东西,从而形成科学概念。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过程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笔者结合科学家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故事,沿着科学家的历程,阐述采用建模方法进行教学的设计思路和体会。 1.教材分析 “DNA分子结构”位于人教版必修二第三章第2节。在构建模型的探究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分组学习、合作学习,积极参加讨论交流,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自我创造中获取DNA分子结构的特点和DNA分子的特性。为学生理解DNA分子的稳定性,学习DNA复制、基因的表达、基因突变、基因工程等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在高中生物知识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学情分析 根据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高中学生思维达到了一定的抽象逻辑推理水平,具备较好的认知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通过《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酶本质探索》《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等科学史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从材料中分析、获取信息的能力;《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等模型的构建学习训练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拓展迁移的能力,因此,借助一些素材,搭建模型,对学生进一步提高这些能力有莫大的帮助。 3.构建活动的设计及意图 为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减轻其认知负荷,帮助其理解得出DNA双螺旋结构的抽象过程,有效建构模型,体现“以学论教”的生本原则,本课的教学策略设计如下:①通过以DNA双螺旋结构的科学过程为主线,用分析资料、提问、讲授并结合多媒体演示的方法,得出结论,根据得出的结论一步步构建DNA双螺旋结构的物理模型,在科学史实与抽象概念之间架设桥梁,有效突破生物核心概念的教学。②在搭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时,通过分组探究活动(4-5个人一组)对DNA的结构分析,锻炼团队协作探究的能力,从而改变教师的“一讲到底”,学生积极参与,较好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4.教学过程 4.1情景创设,开启探究。展示“DNA鉴定究竟有多神奇”的视频,了解DNA鉴定过程中人体哪些部位或代谢物能作为DNA鉴定的材料,不仅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增加基础生活常识,让知识应用于生活,亦能成功地引发前概念,为迅速思考问题做好准备。设疑:DNA的功能是由什么决定的?引出本节课的主题:“DNA的结构”。 4.2模型建构一:展示资料1: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认识到:组成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是什么?学生阅读并回答:1分子脱氧核糖核苷酸=1分子磷酸+1分子脱氧核糖+1分子含氮碱基。学生画出一个脱氧核糖核苷酸的结构图。教师展示正确结构图,并对照材料说明,让学生分组搭建单个脱氧核糖核苷酸,继而搭建多个。结束后教师还可通过提问补充如5号碳等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回顾已学内容“DNA分子的基本单位”,通过先画简图,再利用材料搭建基本单位,在搭建过程中,不同组学生搭建可能会有错误,通过展示,认识错误并修正。 4.3模型建构二:展示资料:DNA是由许多个脱氧核糖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教师可继续设置问题:刚才的这些脱氧核糖核苷酸如何连接成单链呢?同学们是否可以尝试拼接DNA的一条单链?比一比哪组连得最快?等问题来激起学生兴趣。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自行搭建,由于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理想体,这也就意味着学生构建的DNA单链会有所不同,可先不点明,为后面DNA结构的多样性埋下伏笔。还有的组的学生已经将两条DNA链都搭建好了,教师也不必指出,进一步构建过程中学生自然会发现有的两条链无法配对,允许犯错,知识的记忆才会更深刻。 4.4模型建构三:先展示资料:沃森和克里克以威尔金斯和其同事富兰克林提供的DNA衍射图谱有关数据为基础,推算出DNA分子呈螺旋结构。 继续设疑:哪种螺旋结构呢?教师可接着展示DNA双螺旋结构的构建过程预习单,让学生自主阅读书本,小组讨论,完成预习单。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得到的信息,去搭建完整模型。搭建完成后,由幾组上台展示自己的成果,总结自己组构建模型的想法,并尝试结合模型描述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 设计意图:①双螺旋结构的构建过程中,主要是想放手让学生更多地参与活动,所以不必多讲,让学生在不断的发现错误,不断修正模型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知识点,组合出DNA结构的主要特点。②在整个教学过程,尤其是构建空间结构这个教学环节,有关DNA分子结构的相关知识都由小组讨论得出,留给每个组更多空间,更多自我展示的时间,能够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一组学生讲,另一组学生的补充修正中,核心概念的印象会更深,且不容易遗忘。在充满成就感、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在老师的鼓励和同学的欣赏中找到自信,体验了成功的乐趣,加强了学习生物的兴趣。 5.教学反思 在整个教学中,笔者将DNA结构模型的建构过程分解,以科学家的探索历程为主线,从“基本单位—单链—平面双链—立体空间结构”逐步探究深入,由简单到复杂,符合学习的认知规律,学生学起来有层次,有章法,有利于学生构建脱氧核苷酸的结构和DNA的结构的核心概念。 在搭建模型过程中,学生就会自然的了解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等模型建构完后,由小组内分析讨论得出,将原来一节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变为学生的自己发现,自己概括,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印象深刻。 该套模型模型教具颜色丰富,可操作性强,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可较好地引起学生兴趣,一改往常对生物学教具兴趣缺乏的现象。该套教具的不足之处是,脱氧核糖的模型最好能制作出5号碳的位置,以便于学生理解识记。 通过以科学探究活动为支撑点的建模过程,是落实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一条有效途径,可以帮助学生从感性知识上升到理论分析,构建科学概念,并能对照模型阐述DNA结构的特点。将这一本身较为抽象的知识,通过模型建构的形式展示出来,学生在拼接模型的过程中,获取属于自己的直观性经验,更容易让学生记忆深刻,在体验中获得的知识才能融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去。 【参考文献】 [1]邢红军.论科学教育中的模型方法教育.教育研究,1997年第7期1997:53~56 [2]陶睿.可拼接DNA教具的制作.生物学教学,2018(2):3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