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英语思维导图构建——分析思维导图在写作中的运用 |
范文 | 王芳洁 【摘 要】为适应新课程改革,思维导图逐渐被引入英语教学领域,受到广大英语教师的青睐。英语写作是英语听、说、读、写四大基本技能之一,写作能力反映了学生的词汇掌握、语法理解、句型熟练及语言表达等的综合运用能力,是英语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英语思维导图写作教学并不乐观,存在一系列问题。本文将从思维导图的概念、特征、理论基础及其绘制出发,分析当前高中英语思维导图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现状,探讨构建高中英语思维导图写作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英语;写作教学;问题与策略 引言 思维导图是一种教学辅助图示,由英国著名学者东尼·博赞提出,它主要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来表征、组织和阐述知识的,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既要激发高中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又要提升高中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由此,教师应积极将思維导图融入英语写作教学中,充分发挥思维导图的最大优势,以图示的方式清晰地展现写作思路,消除高中生英语写作的畏难情绪,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1.思维导图 1.1思维导图的产生 思维导图是由英国著名学者东尼·博赞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他认为,思维导图都是有颜色的,都有从中心发散出来的自然结构,都使用符号、词汇、线条和图像,遵循一套简单、基本、自然、容易被大脑接受的规则。他还认为,思维导图绘制的过程就是运用创造性思维,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桥梁,把学习内容由语言转化为形象,再由形象转化为图示的存储过程,是加深知识理解和记忆的过程,也是知识巩固与提升的过程。 1.2思维导图的概念 从思维导图的产生中可知,思维导图就是一种认知与思维工具,以图示的方式来组织和表达观点和思路。具体而言,他能通过中心辐射结构将左脑词汇、符号、逻辑等与右脑的图像、颜色、线条、空间联系起来,从而实现可视化思维的效果。 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有利于帮助学生理清写作思路,弄清主题间的关系,有利于开启学生的写作思维,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实质上,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也嵌入了“头脑风暴”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巩固写作知识、提升写作能力,或重新建构新的写作知识网络。 1.3思维导图的特性 一是具有主题性。绘制思维导图的先决条件就是要确定中心主题图像;二是具有辐射性。再弄清各知识点与主题的联系,由中心向四周辐射,形成二级分支;三是具有附属性。由次要话题构成关键图像或线条上的关键词,附着在高级分支上;四是具有节点性。各分支形成一个有联系的节点结构。由此可知,思维导图是一种发散思维工具,有助于提升高中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以一张针对学科的思维导图为例(如图一): 在上面思维导图中,以学科为中心,由学科想到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及地理,每一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特点,如:数学,具有抽象、逻辑的特点,以此类推。 2.英语思维导图写作教学的理论基础 2.1全脑思维 全脑思维,又称“左右脑思维”,是一种建立在20世纪70年代脑科学发展基础上的创造性思维模式。美国脑神经心理学家Roger Sperry和Robert Ornstein发现,大脑左右半球分管不同类型的精神活动,左脑负责词汇、逻辑、顺序等,右脑负责色彩、空间、想象等。而且人的左右脑开发不平衡,左脑活跃,右脑还尚未得到开发与运用。思维导图正是开发“全脑思维”,激发大脑潜在功能的有效工具。它能将左右脑功能相融合,实现理性思维与非理性思维的统一。 2.2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就是由一个简单的问题出发,而所产生相关相逢与联想的思维过程,能够扩展、延伸,逐步形成新的可能性。而思维导图能极大地调动大脑左右半球的功能,激发大脑潜在的创造力,使学习者思考的范围更广、思路更清晰,从而形成一种有效的发散思维图示。因此,作为一种最有效的发散思维工具,思维导图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习的自信心,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强化创新教育,这也是新世纪素质教育背景下新课程改革所大力提倡的教育。 3.高中英语思维导图写作教学模式的构建 第一阶段,拨开云雾见月明。教师阐释思维导图的内涵、特征,让学生认识、了解思维导图。教师应根据教情、学情甄选适合思维导图写作教学的内容,再带领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如:人教版高中必修一Unit1 Friendship,教师边讲解边绘制思维导图,在讲解过程中,让学生分组讨论The best friends,并能运用关键词汇(已有词汇或通过工具书查找的词汇)描述出来,以重新建构英语词汇网络,有利于学生复习巩固已学过的英语词汇,也有利于学生提升英语词汇积累。而教师则在绘制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绘制思维导图的方法,强化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技能。 第二阶段,以“读”促“写”,提炼精髓绘结构。在第一阶段理解思维导图绘制思想与方法的基础之上,教师应多通过课内外阅读文本示范思维导图绘制的要点,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思维导图绘制技巧。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以图文并茂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教学生从文本中提取关键词、萃取精华的方法,以把握阅读文本的写作主旨与整体结构。在阅读文本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中,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整体感知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得以提升,潜在创造性思维得以开发,为英语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三阶段,师生互动创佳图。这一阶段是高中英语思维导图写作教学的核心阶段,主要包括确立主题、添枝加叶、绘制成图、形成语篇四个基本环节。以Unit1 Festivals the world为案例,以“Chinese traditional festi vals”为写作话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常识和理解,来绘制思维导图,通过自主探究,理清写作思路。比如:“The Mid-Autumn Day is coming.”教师可以采用自主学习策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撰写作文,思维导图可以以自己喜欢的任何一种图画方式展现出来。在思维导图绘制过程中,好的写作灵感、思路就会闪现,并能运用经典句型、句式表现出来,也就解决了英语作文无从下口的问题。在明确写作构思之后,就是细枝末叶上的构思,即词汇、句式、句型等的运用。因此,教师在注重写作构思的同时,也应注重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教学原则。教师应引导学生写每个分支的关键语句,用丰富的词汇和句型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最后,就是把搭建好的写作框架与灵动的词句组成语篇,从而形成一篇佳作(如图二): 在中秋节这个写作话题中,学生想到中秋节来历、中秋节民俗、中秋节民间传说、中秋节文学作品,中秋节主要由哪些民俗呢?祭月和宴饮。民间主要有嫦娥奔月和兔爷的传说等。 第四阶段,突破限制绘心声。在思维导图写作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突破传统的模仿写作理念的局限性,以自己理解的方式绘制自己的心声,表达自己的想法。作为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应该善于开发学生的智力,激發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创作能力。 4.英语思维导图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4.1英语思维导图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高中生思维活跃,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潜在的创造力,因此,思维导图写作教学更容易走进高中生的内心,挖掘他们潜在的创造力,全面开启他们的创作思维。但是,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过于重知识,轻能力,并且高中生迫于学习的压力,总认为这是浪费时间和精力;其次,教师的创作思维能力有待提高。教师依然坚持采用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思维导图仅作为教师辅助性的教学工具,缺乏思维创造性,思维僵化,不能充分发挥思维导图拓展学生思维、开发学生创作思维的最大优势。 4.2英语思维导图写作教学问题解决的策略 首先,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精神,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质与教育教学的能力,不断培养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发散性思维是思维导图教学的关键,而且高中生正处于思维成熟的关键时期,教师必须具有引导学生思维拓展、开放思维的能力;其次,教师应注重写作词汇积累。语言学习离不开词汇的积累,在思维导图写作教学中,教师注重写作构思的同时,不能忽视写作词汇、句型、句式的积累,否则写作教学便成了空中楼阁。 结语 总之,教师应自觉培养自身的专业素质,培养创新思维,突破传统写作教学理念,积极构建英语思维导图写作教学模式,创新实践新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思维导图的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Buzan, Tony ,and Barry Buzan. The Mind Map book: How to use radiant thinking to maximize your brains untapped potential[M]. New York: Plume,1993. Buzan ,Tony, and Barry Buzan. How to Use Radiant Thinking to Maximize Your Brains Untapped Potential[M]. UK: Plume Books,1996 [2]陈茜.高中英语思维导图教学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4 [3]陈星焱.思维导图运用于小学高年级英语写作教学的实证研究[D].苏州大学,201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